其中一子名叫嬴雍,頭腦比較聰明,彆人都往遠處跑、往山中跑,以躲避楚軍的追殺,嬴雍則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往被楚軍占領的鹹陽城跑,還在距離鹹陽城不遠的驪山始皇陵附近居住下來,並靠著這手燈下黑的辦法,成功逃脫了楚軍的追殺,存活下來
之後嬴雍為了安全起見,不敢顯露嬴姓子孫身份,於是以國為姓,改名秦雍,那便是咱們的第一始祖了
第一始祖身份特殊,為保自己和子孫安全,故而在修寫族譜之時,隻記載了寥寥幾筆,而這個秘密隻有秦家曆任族長和少數長者知道,不敢外傳”
聽完秦子霖的一番講述,秦鋒不禁有點發懵,啥情況,秦家的第一始祖竟然是公子高的兒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孫子
如此說來,自己就是秦始皇的後裔,身體裡流淌著皇族血脈,這也太厲害了吧
得知自家祖先的出身之後,秦鋒瞬間有點飄飄然起來,可是仔細一想,又飄不起來了,為何呢
很簡單,華夏曆史悠久,皇朝更迭頻繁,光是正統皇帝就出過四百多位,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西夏西遼那種不太正統的皇帝就更多了。
如此多的皇帝,個個三宮六院、嬪妃如雲,沒事就在後宮造人,其後裔的數量就可想而知了。
不客氣的說,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擁有皇族血脈者多如牛毛一般。
姓劉的,很可能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
姓李的,很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後裔。
姓趙的,很可能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後裔。
陳姓、任姓、荀姓、祁姓、吳姓就更厲害了,其祖先能一直追溯到華夏三祖之一的黃帝身上
如此想來,秦始皇後裔的這個身份,也就沒啥可炫耀的了,也不會受到特殊關照。
話又說回來了,在華夏民族的文化中,一直信奉著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一思想,對血統還是比較看重的,故而世人皆以出身名門望族為榮,那怕不是名門,也要想辦法變成名門,給自己的臉上貼貼金。
比如隋文帝楊堅,其祖先本是山東地區的一介寒族,毫無門第可言。
楊堅當了皇帝之後,認為自己的出身太差了,不光彩,於是想方設法、編造故事,硬說自己的祖先出自赫赫有名的弘農楊氏,乃是關西孔子東漢太尉楊震的後裔
還有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淮右布衣,祖上輩輩都是窮苦人,用窮苗苦根、賤姓寒門八個字來形容一個不為過。
當了皇帝之後,朱元璋認為自己出身太差,有損皇家威嚴,於是追認了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為祖先,以此抬高自己的出身
同樣的,秦始皇後裔這個身份,現在是沒什麼用處,可未來的某一天,或許就能派上大用場了,可以往臉上貼貼金,來個名正言順嘿嘿
另一邊,秦子霖繼續小聲講述著第一始祖的事情。
秦雍在始皇陵附近定居之後,娶妻生子、繁衍後代,慢慢的形成了一個村落,便是現在的秦家村。
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因為戰亂、饑荒等緣故,秦家族人們也曾離開過秦家村,到彆的地方生活。
但隻要戰亂、饑荒一結束,秦家子孫們便會搬回來,或者分一支族人回來,重建秦家村,繼續為始皇帝守陵
而為了避免麻煩,始皇帝後裔這件事情,秦家人一直保守秘密,隻有少數人知道
其實到了現在,就算這個秘密公布出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這是祖先定下的規矩,後代子孫們隻能遵守
“叔父大人,藍田山、驪山相距不遠,您若是有空閒的話,不如前往秦家村一趟,見見族人們,同時祭祀祖先,不知意下如何”
“這個嘛好吧”
秦鋒略加思索,點頭答應下來,準備去驪山一趟,見見同族血親們,祭祀一下始皇陵墓,順便再做點彆的事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