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位就是個太監,名叫高起潛,是皇宮禦馬監的掌印太監,這次是奉崇禎皇帝的旨意前來監軍的。
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鑒於前朝宦官禍國的教訓,多次下達聖旨內臣不得乾預政事,犯者斬,並刻在一塊鐵碑上,立在皇宮當中,以警戒後繼之君
可惜效果不大,才過了幾十年,在明宣宗、明英宗時期,宦官們就開始公然乾預政事了,就連朱元璋留下的那座鐵碑,都被大宦官王振偷偷挪走了。
之後宦官乾政的情況愈演愈烈,更出了立皇帝劉瑾,九千歲魏忠賢這般的大權閹,每遇大的戰事,必由宦官監軍也成了一種常例
“參見督師大人”
“參見監軍大人”
“免禮吧”
盧、高二人分彆落座,而後八名將領按照官職高低在大堂上站成兩排,一起抱拳行禮。
秦鋒官職最低,站在了最後麵,趁著行禮之際,偷偷打量了高起潛幾眼,同時想起一件事情。
當初自己帶人截殺八大晉商的走私商隊,繳獲了三件寶物逆鱗刀、望遠鏡,還有一大箱子圖冊,裡麵記載了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地圖,還有幾百位文武重臣、公侯伯爵、宮內宦官的資料,其中就有高起潛。
記的圖冊上麵對高起潛有這樣一番評價自稱通曉軍事,實則紙上談兵,且心胸狹窄、善嫉貪功、膽小如鼠,實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小人
有這樣一位監軍,盧象升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太好過啊
另外嗎,派這樣一個卑鄙小人擔當監軍重任,說明崇禎皇帝沒有識人之明
接下來,眾人一起商議與女真人開戰的事情。
八部人馬齊聚陽曲城外,總兵力超過了十二萬之眾,而入侵的兩支女真軍加起來隻有六萬人,雙方兵力二比一,明軍一方占著絕對優勢。
問題是,明軍的戰鬥力比起女真人來差的太遠了,彆說是二比一,就是四比一也未必打的過啊。
這一仗,該怎麼打呢
若是打敗了,皇帝降罪下來,可不是鬨著玩的想到這裡,盧象升、高起潛皆是眉頭緊皺。
不想這時候,平陽鎮總兵官薑瑄站了出來,抱拳行禮道“啟稟督師大人、監軍大人,末將有一計策,或許能打敗女真人。”
“哦,薑總兵有何妙計,速速說來”
“諾,以末將之見,女真人兵分兩路而來,分彆由奴酋杜度、阿巴泰統領,我軍若同樣分兵拒之,隻怕勝算不大。
莫不如命一位將軍帶領本部人馬,牽製住奴酋杜度部,與此同時,督師大人、監軍大人帶領其餘人馬攻打奴酋阿巴泰部,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將其一舉殲滅,而後再揮師攻打奴酋杜度部,將其殲滅”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好辦法,的確是好辦法”
聽完薑瑄的計策,盧象升認可的點了點頭,可眉宇間的愁色絲毫未減。
計策雖然不錯,可前提是要有一位將軍帶領本部人馬牽製住杜度部才行。
杜度部有三萬精銳人馬,杜度本人亦是久經戰陣、驍勇善戰,執行這樣的牽製任務,幾乎與送死無異了。
在場一眾將領當中,誰有膽量肩此重任呢
盧象升的目光掃視過去,被掃中的將軍皆低下了,臉上露出畏懼之色,隻有站在最後麵的秦鋒,昂首挺胸、神色不變。
這時候,平陽鎮總兵官薑瑄又說話了。
“督師大人、監軍大人,末將推舉一人,絕對可以擔當牽製重任”
“是誰”
“秦鋒、秦將軍”
“哦”
“秦將軍足智多謀,驍勇善戰,之前的京畿之戰中,曾經帶領本部人馬多次擊敗女真人,由他擔當牽製重任,絕無問題”
薑瑄說的斬釘截鐵,心中則是十分得意,之前秦鋒殺了自己手下一百多名士兵,氣的自己火冒三丈,當時就想帶著兵馬前去算賬。
可是想了想,天威軍戰力強悍,硬碰硬的話,自己恐怕不是對手,仇報不成,還得吃個大虧,這才強忍怒火,等有了合適機會再報複。
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麼快。
讓秦鋒負責牽製杜度部,等於羊入虎口、必死無疑,對自己而言則是借刀殺人、拍手稱快
問題是,督師盧象升會采納自己的計策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