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所造成的連鎖反應,自然會遠遠超出江誠原本的想象。
最直接的一個後果,便是未來的社會發展,在很多細節處,與江誠前世的記憶出現極大偏差。
就比如現在的鎂團,便在資本的裹挾下全力紮入了前景看似更好、回報更豐厚的外賣市場。
而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其前世作為立身之本的團購業務。
又比如說海為手機,在推出擁有獨特全新概念雙攝係統的ate旗艦機型,成功搶下國內高端機市場的這塊大蛋糕後。
反而在前世大火特火的水果4,在海為麵前節節敗退,在華夏國內市場陷入了乏人問津的尷尬境地。
就在這個月早些時候,海為最新成立的子品牌榮耀,率先推出了第一款主打千元價位低價市場的榮耀數字係列。
這個操作,比起前世榮耀發布的首台數字係列,足足提早了4年的時間。
甚至比主打性價比起家的小米1,還要提前一年。
——單純就這兩件事情,會對整個時代的發展產生多大的影響,江誠就已經無法想象。
而他自己能夠預知未來這一優勢在如此巨大的時代變革麵前,作用越來越小。
所以,江誠自然是居安思危,儘可能的跟緊時事,以便自己做出更正確的決策。
遊覽了一會網頁,他的視線突然一瞥,在門戶網站的國內資訊這一塊,看到一個不太醒目的標題。
華北地區大型地產集團高盛集團瀕臨資金鏈危機
——高盛集團謝家?
腦海反應過來,江誠當即抱著八卦吃瓜的心思,點開了這條新聞。
大致遊覽了一番,原來是在謝家振被逮捕收押之後,一則是因為董事長兒子謝家振爆出醜聞,二則是紅珊方麵擠兌了手中持有的高盛集團商票,直接導致了嗅覺靈敏的另外多家投資集團見勢不妙,同樣也采取果斷措施收回並切斷了對高盛集團的資金投入。
而好巧不巧,正好高盛集團有幾筆大型貸款悉數到期,這下子好了——一方麵,集團現金流被抽走了,另一方麵,銀行貸款到期,甚至因為高盛集團所麵臨的困境,導致對方甚至連一筆過橋資金都籌措不到。
也不是全弄不到,如果那個時候,董事長謝承高願意大量拋棄集團優質資產套現,進行斷腕求生的話,也不是過不去這個坎,就如同前世的小目標王拋售億達絕大部分地產項目,從而挽救了整個億達集團那般。
但偏偏這哥們也是頭鐵,手上把持著不少好項目硬就是不肯鬆口讓出去。
這一來二去,劇情就像極了江誠前世所熟悉的某大一般,整個集團一下子變陷入了流動性危機。
原本可以成為小目標王,結果硬是成了皮帶許。
接下來的事情,對於任何集團企業來說,可就是噩夢般的惡性循環了。
拿不出錢還貸款、集團信用破產、引發商票擠兌、員工工資拖欠、項目悉數停擺、集團估值越來越低
直到最後,資金鏈徹底斷裂的高盛集團,再也沒有能力籌措到任何資金。
因為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已經準備好了刀叉,隻等著高盛集團這最後一口氣咽下,好一擁而上分奪而食之。
餓死自己,喂飽彆人——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當然,這些事情,江誠也是才剛剛知道,他自己壓根就沒有出手。
實際上,在謝家振被逮捕之後,貴人多事的江誠便無意間將謝家的事情忘在腦後。
現在看起來,還真是應了那句,惡有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