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妙了,太好看了。”凝香從各個角度拍了十幾張這千年菩提樹的照片。
特彆是那隻伸進石縫的手更是讓人難以忘懷。
看完千年菩提樹之後,他們來到了卓瑪拉康。
卓瑪拉康是1300多年前的土司斯那多吉在達擁府邸後修造的一座觀音廟。
因年限過久所以在原有的21尊度母經堂上進行了重建。
廟裡總計陳列了21尊度母,是度脫和拯救苦難眾生的一族女神。
是藏傳佛教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
也是巴拉人們逢重大節日或正月十五禮佛的場地。
根據舊址分為兩層。
一樓為千佛殿主尊為無量光佛或阿彌陀佛乃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石林虔誠地參拜了觀音廟,凝香則在偷偷地笑,想不到這傻子居然那麼信奉求神拜佛,甚至拜觀音。
拜完觀音,石林帶著凝香來到了巴拉村。
“巴拉”一詞源於藏語音譯,意為自巴塘遷徙而來的藏族村落。
巴拉村坐落在香格裡拉大峽穀中部的格宗雪山下、海拔2900米的山腰上,沿崗曲河穀垂直而上700米左右的地方。
巴拉村的房屋建築是非常獨特的純藏式土牆碉樓。
牆厚樓高。
底層作畜廄。
二層作夥房、宿舍、倉庫。
三層為佛堂和客房。
屋頂插著風馬旗,屋頂平台設一煨桑台。
巴拉村處於海拔2900米的緩坡上,有利於雨雪淋下以便減輕對房屋的壓力,碉樓式有利於收打青稞和每天的煨桑。
真的各地有各地的特色,這次讓凝香大開眼界,學到了不少東西。
隨後石林又帶著凝香遊覽了香巴拉天然佛塔。
“香巴拉佛塔”屹立於巴拉格宗神山東北方,是巴拉格宗秘境主要景觀之一。
天然而成的金字塔形,形似藏教裡裝載舍利和經卷的佛塔,被譽為“上天賜予天然而成的佛塔”。
在佛塔的前方,兩座大山形似端坐誦經的喇嘛和展開的經書。
三座高山遙相呼應,譽為“佛、法、僧”三寶。
在寒風中屹立千年,守著風霜雨雪和歲月寧靜。
傳說中,帶領仁稱拉姆去尋找天堂的喇嘛最後在此修煉成仙,化為佛塔成山。
終與天堂咫尺相隔,繼續守護著通往天堂的淨土和在此居住的香巴拉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實在是太美奶了!”石林也不禁發出了一聲由衷的讚歎。
石林和凝香的腳步沒有停下來,剛遊完香巴拉天然佛塔,又來到了格宗雪山下。
格宗雪山位於香格裡拉市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交界處。
海拔5626米,是香格裡拉市第一高峰。
同時也是景區最大的一座神山。
山體的坡度很大,山勢險峻。
格宗雪山又稱格宗奔鬆峰。
格宗奔鬆呈金字塔狀,西南向的山體受氣候影響,風蝕、雪蝕嚴重,積雪較少,山槽多為碎石。
東北側山體4500米以上可見積雪,向上多為雪岩或冰岩混合。
4600米處有一鞍部,較為平緩。雪山主峰為錐體,坡度較大,攀爬難度較高。
相傳格薩爾王的大將能青卡瓦格博曾身穿鎧甲,身騎白馬,手持寶劍在此與心愛的姑娘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