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自從3月25日被圍攻,再加上我開車送桃姐回家的事情上了熱搜後,我的熱度依然持續飆升。但對我來說,這種事情早已是常態。
在過去的二十多天裡,我和老狂之間沒有任何聯絡。我想,他有他的事情要忙,我也有我的工作要做,就沒有過多乾涉。他應該也是這樣想的。
25日結束後,我回家好好休息了一晚。
26日早上,又投入到新的劇組生活中去。28日,我和老枝枝一同前往青州,進行了《西遊外傳:大鬨天宮》的試鏡,緊接著很快便投入到了拍攝中。雖然我在其中的戲份不算太多,但在劇組裡,我能幫的忙都會儘可能地去幫,所以並沒有閒著。
直到3月30日上午,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拍攝後,我才於下午回到了家中。下一階段的拍攝將於清明節後開始,地點還是在青州。而我也終於可以舒舒坦坦地享受半個周末,再加上後邊的清明節假期。
4月1日這天一大早,我被八點半的鬨鐘鈴聲驚醒。我熟練地隨手關掉床頭櫃上的鬨鐘,本想再睡一會兒,卻迷迷糊糊看到了一條微博推薦的消息。於是,我草草洗漱一番,坐在窗邊的皮沙發上,打算仔細看看這條消息。
看到“我國優秀警員乾部匪程英女士於今日淩晨3點多,器官衰竭,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133歲。願一路走好!”這條熱搜,我的思緒頓時回到了6年前。
那時,我因拍攝《金龍女警》而有幸結識了劇中女主的原型——匪程英女士。她是上世紀一零年代至四十年代的優秀警員,為國家緝毒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金龍女警》正是改編自她的光輝事跡,從她加入警隊到一案成名,再到最終退休,成為國家警察最高榮譽的雷霆九警之一。這部電影也是我的成名之作,讓我紅遍了全國。
想當年,127歲高齡的匪女士還精神矍鑠地為我講述警隊的各種知識以及擒拿術的基本要領,讓我對警察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對我的拍攝產生了莫大的幫助。可如今,卻收到這樣一條噩耗,心中不由得一陣傷感。但生生死死本就是人情世故,我並沒有因此淚流滿麵。
評論區裡大多都是發表哀悼的言論,也有的討論起了我和《金龍女警》。他們依然覺得是我的演技以及這部優秀的電影,將匪女士的事跡發揚光大,繼續傳承下去。作為劇中的女主角,也是和原型人物有過較長時間接觸的人,我覺得我應該發條動態表示一下哀悼。而且,老狂不在的這些日子,我確實好久都沒有更新動態了。
可我翻遍了手機的相冊,都沒有找到任何一張與匪女士有關的照片。
我仔細一想,似乎是由於匪女士的身份比較特殊,所以並沒有留下任何照片和我作為紀念。但我突然想起來,當時和我一同去采訪的還有王導劇組裡的攝影團隊。於是,我決定打一通電話詢問一下王導,看看他那邊是否有與之相關的照片。
電話很快接通。
王導:“喂!小珂珂,愚人節快樂!哎,造化弄人啊,真是不用多說。你打電話過來,是想向我詢問有關匪女士的事情吧?”
我:“哈哈哈,果然還是王導夠了解我呀!確實如此。作為整部片的女主角,當時也是我親自去拜訪了她。現在,匪女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我怎能不做個表示呢?但是我手機相冊裡沒有與之相關的任何照片,就想著你們那邊應該有存儲吧?”
王導思考了片刻,說:“有……應該是有。不過,你直接發文紀念不就好了,乾嘛非得要照片啊?如果需要當年的采訪信息,我倒是可以直接發給你一份。”
我:“不了。我覺得還是直接來一張圖片,然後簡單地發文紀念一下,這樣簡單又明了,而且更具有一點誠意!”
王導:“哦,好!那你稍等片刻,由於匪女士身份比較特殊,這你是知道的,所以很多信息一直都沒有公開。不過我們存檔這邊確實有一些是當時你和她的合影。那就先掛斷了,待會兒發給你。”
我:“嗯,好。那麻煩你嘍,謝謝!”
王導:“好。掛了,不用謝,咱倆誰跟誰啊,客氣啥?”
我:“嗬嗬嗬!是了是了,不過是些客套話而已。王老師傅依然是那麼客氣啊!”
王導:“嗬!你這丫頭!”
說著,掛斷了電話。不一會兒,我就收到了王導發來的一張照片,是我摟著已經白發蒼蒼的匪女士,比了個剪刀手的一張合影。為了表示感謝,我又發了一個謝謝的表情包給王導,接著將這張照片分享到了微博,並發文道:
4月1日,愚人節,真是造化弄人。唉……匪“老先生”一路走好,但願來日方長……”
這一條就算是這段時間以來的動態了,不管上不上熱搜,那都不關我的事了。目的隻是作為一條動態發布出去,同時悼念一下這位大人物。
發布完動態後,我繼續開始日常操作的下一步。到衛生間隨便洗漱了一下,然後外賣點了兩個包子,一杯豆漿作為早餐。這段時間以來,我的早餐幾乎都是這樣解決的。畢竟由於我性格太過火爆,桃姐建議我儘量少出門晃悠,而我也懶得用法力變換形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吃完早餐,我繼續享受我的周末生活。老狂不在的日子,我又回歸了以前的宅女時代。
看會書,打會遊戲,不知不覺一個早上就這麼過去了。穿著居家服,半天的時間就這麼溜走了。
午飯依然是外賣,這樣就不用洗碗了。吃完午飯,我把外賣的垃圾丟到街邊的垃圾桶裡,不然就會被桃姐說成是懶惰和邋遢了。雖然我曆來不做家務,但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該有的形象還是得有,家也還是得有它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