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年初十那日夜裡,唐夫子在門灘西碼頭營地內宣布要建立‘唐家軍’,並欲提拔葉重遠、白老二和龐大田三人為參將之職。
雖說葉重遠對唐夫子開出的職位與軍餉皆很是滿意,但他畢竟是童古將軍的嫡係,如今童古依舊重傷昏迷,葉重遠如何能背信棄義投到唐夫子的帳下?
要知道當初童古重傷後,葉重遠與二千餘騎兵由瀧泊鎮趕回零陵城南門外時,子詡公子唐世績拿著翟將軍的令牌與葉重遠說,在童古將軍傷愈之前,望葉副將聽從唐夫子調遣,且餉銀糧草定然不缺雲雲。
當時葉重遠並未過多考慮便答應了下來,但他再三提醒唐世績,他隻是暫時歸唐夫子調遣,絕不是想要改換門庭。
雖說童古將軍乃是翟將軍的義子,但一碼歸一碼,童古的騎兵營乃是童古和葉重遠等人一手打造的!這可跟翟將軍無關。
故此在大年初十那日夜裡,當葉重遠聽唐夫子說要建軍以後,已是看出老爺子的吞並之意,但除了他和童古麾下的另幾個騎兵將領以外,白家倆兄弟和龐大田等人可都沒有拒絕唐夫子的建軍提議。
而就連葉重遠統率的二千三百餘騎兵當中,亦有好幾個將領低著頭喝悶酒,也不看葉重遠,可見其心裡恐怕也不太排斥正式歸於唐夫子麾下。
其實這二千三百餘騎兵也不是一條心,其中隸屬於童古騎兵營的隻有一千人,另一千三百人則是由衡州府、寶慶府乃至長沙府的好幾個騎兵營當中抽調而來。
他們之所以聽從童古和葉重遠的調遣,是因最初的軍令就是聽從童古的轄製,況且童古的嫡係幾乎占據一半,其餘將領自是不會有甚異動。
然而到了如今的情況之下,整個南部防線的錢糧大權都在唐夫子手中,這二千三百餘騎兵的將領們可就更難一條心了。
因此葉重遠自是不會當眾跟老爺子撕破臉麵,他隻是委婉地提出他不能替童古將軍做這個主,一切待童古將軍清醒之後再做定奪雲雲。
誰曾想唐夫子當時就臉色一沉,語氣決絕地說‘既然葉副將不願加入老夫的隊伍,那就請另謀高就吧!之前歸你統率的二千餘騎兵,若有願意跟你走者,老夫概不阻攔!’
當老爺子此話一出,舉座皆是死一般的寂靜。
葉重遠也不是個好性子的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於是他果斷地起身告辭離開了主帳,而他最鐵杆的幾個將領亦是緊隨其後。
正當葉重遠要率領他麾下的幾十個親兵趕回西塘觀營地,以帶著願意跟隨他的騎兵們離開唐夫子的勢力範圍時,子詡公子唐世績急匆匆地跑來拉住他的馬韁,好說歹說勸他在門灘西碼頭營地再留宿了一晚。
要說在唐夫子的整個南部防線當中,葉重遠跟唐世績的關係無疑是頗為緊密的,因為唐世績乃是童古將軍在寶慶府時親自任命的騎兵營首席幕僚,葉重遠自然清楚這一點。
不過葉重遠也很不滿唐世績投靠唐夫子,當初在寶慶府時若非有童古將軍的照拂,唐世績的家人能有好日子過?這不是忘恩負義嗎?
當然,葉重遠即便不滿卻也得耐著性子留下來,因為管著後勤的唐世績手裡還有五萬兩銀子的軍餉沒發給葉重遠,且童古將軍也在門灘營地養傷,葉重遠自然想帶著童古一同離去。
而唐世績在大年初十那晚與葉重遠同宿一間軍帳,並問他既是不願繼續跟隨唐夫子,今後該何去何從?
其實葉重遠也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要說在唐夫子麾下的這段時日,有一點是葉重遠極為認可的,那就是唐夫子繪製的地圖可從來不會藏私,因此眾將領對於全局的了解委實很是清晰。
那晚葉重遠冷靜下來之後也漸漸想清楚了,自己離開唐夫子的南部防線隻有兩個地方可去,一是湘口關的莫將軍,二是東大營的柳將軍,至於南邊的申家軍自是不會考慮,因為葉重遠還想著帶童古將軍北上衡州府不是?
而唐世績自然也知道葉重遠就是這二選一,他為葉重遠分析,莫將軍乃是孫將軍的嫡係且跟翟將軍素來不合,當初翟將軍在大江口時被官兵圍攻,不正是莫將軍坑得翟將軍精銳全失才遭軟禁?即便葉重遠去投奔,莫將軍又舍得給多少軍餉?
反觀柳將軍這邊,雖說之前也是孫將軍的麾下,但畢竟沒有莫將軍與孫將軍那等親密關係,且柳將軍背後有當地的秦家等豪門望族支持,還能愁沒有軍餉?
況且柳將軍麾下隻有原孫將軍最嫡係的五百精騎,其餘的全都是步兵,若是葉重遠去投奔,柳將軍豈非要倒履相迎?
還有一點最是打動葉重遠,如今湘口關以北的湘江航道全都被官兵占領,而就連葉重遠當初來馳援時走的九衝嶺、楚江圩至高關嶺這條北線的陸路通道亦是被官兵占據,無論水路還是陸路,想要北上祁陽縣就必然要突破官兵的防線。
而葉重遠也想明白了,他麾下全是騎兵,難道不打陸戰卻去打水戰?這豈是明智之舉?
因此在正月十一的上午,在唐世績的斡旋之下,葉重遠拿回了本屬於自己的五萬兩軍餉,帶著肯繼續跟隨他而去的一千童古部騎兵,還有重傷昏迷的童古,直奔東大營而去。
這委實讓柳將軍大喜過望,那可是一千精騎啊!他拍著胸口承諾絕不會撤銷‘童’字旗,並將童古將軍安頓在東大營內,又派了郎中和侍從日夜看護。
柳將軍還鄭重其事地委任葉重遠為參將,許以優厚的軍餉,又贈予葉重遠一幢位於府正街的宅邸,而後帶著葉重遠等一千精騎奔赴高關嶺前線。
葉重遠自然很感激柳將軍,但他又如何曉得,無論唐夫子還是柳將軍,這兩個軍頭實際上就是當初篡奪孫將軍與童古將軍等人兵權的利益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