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少重傷將士是被武器傷及頭部和胸腹等要害,這些有內傷的恐怕是凶多吉少。
據那兩個郎中估計,這四百餘重傷將士能活下個一到兩成就已是不錯了。
唐世勳與一眾將領們聽到這皆是麵色沉重。
馮丁亥牙關緊咬,他的眼神既無奈又愧疚。
當馮丁亥和汪慶達在蘆洪市進行後備營的擴軍時,後備營的右部便由他統率,左部、中部和後部則由汪慶達及其‘和尚’弟兄們所統率,至於前部則是‘混搭’,前部千總是汪慶達的嫡係,副千總則是汪慶達的人。
這既是唐世勳的意思,也是汪慶達和馮丁亥兩位正、副統領達成的共識。
右部的九百三十四個將士無疑是馮丁亥的嫡係,而在昨晚亥時發動的黃陽堡戰役之第一戰,即攻打楓木衝的獻賊營地,由於段四爺在今晨子時便突然在黃陽堡內燃起烽火,馮丁亥不得已選擇強攻楓木衝營地,以儘快趕去黃陽堡。
結果楓木衝之戰馮丁亥的右部傷亡了近五百人!之後他帶著剩下的四百餘右部將士去攻打黃陽堡的西營,進而又有百餘弟兄傷亡。
要知道後備營的前後左右四部在此役當中總共傷亡一千二百餘將士,而馮丁亥的右部就占了一半!眼下馮丁亥的右部隻有三百餘弟兄是能動的,他這右部已經算是被打殘了,而其中的重傷者有多少能挺過來?是以他對這些英勇作戰的弟兄們極為愧疚。
但同時馮丁亥又極為無奈,畢竟右部隻有百餘人是門灘來的‘老兵’,其他的近八百弟兄都是在蘆洪市招募的新兵,除了藤製盾牌和長槍,就連好多刀盾手的佩刀都是豁口殘缺的,更莫說甚盔甲了。
後備營在牛角壩鎮之戰、雷溪坪和廟山伏擊戰當中雖繳獲了三百來副盔甲,但那是汪慶達的中軍部將士去打的,那些盔甲汪慶達分給了左部一百副,剩下的都讓他小舅子吳誌堅留在了中軍部。
至於馮丁亥的右部,除了在蘆洪市時被分配了兩副盔甲給正、副千總,就連把總也都沒得盔甲防護,否則右部第一司的把總又豈會在攻打楓木衝營地時重傷身亡?
直到拿下楓木衝以後,馮丁亥的右部將士才從死去的獻賊身上扒拉了三十餘副盔甲下來,在之後攻打黃陽堡的西營時,若非有這些身披盔甲的將士在前麵硬頂著,恐怕馮丁亥的右部將士死傷還會更多。
唐世勳自然察覺到馮丁亥的沉痛之色,但他此時自是不會當著眾將領的麵去安慰馮丁亥,他對那鎮撫部的旗總點了點頭示意繼續彙報。
旗總遂接著彙報其他事情,在破曉之前,那段四爺隻剩西牆一帶和西門外的軍營,眼見黃陽堡已無法守住,段四爺命手下將士在西牆上對西街各處投射火箭,同時還命手下副將倪酉生焚燒整個軍營。
這副將倪酉生乃是祁陽城倪大虎的遠親,他負責的是西門外軍營的防務,眼見軍營外皆是後備營將士,背後則隻剩西牆一線,哪還有地方可逃?
於是倪酉生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他讓手下親信跑出軍營去向馮丁亥投降,而倪酉生則帶著手下嫡係跑去西牆望樓上把段四爺給劫持了。
不過倪酉生並未立刻投降,他要等馮丁亥的準信,即放他一條生路,否則他便燒了軍營裡的糧草輜重玉石俱焚。
馮丁亥當然願意接受倪酉生的投降,何況誰不缺糧草呢?但倪酉生說空口無憑,要他給出保證。
這可把馮丁亥給難住了,他要如何給倪酉生保證?好在黃爺以前曾見過這倪酉生,而倪酉生也曉得他乃是龐大海的得力乾將,有了黃爺的拍胸口保證,倪酉生方才命手下棄械投降。
此時倪酉生與其嫡係手下五十餘人被軟禁在西營一角,由後備營的將士在看管,是殺是放由唐世勳定奪。
黃爺聽到這嘴巴子一陣蠕動,他險些就想開口給那倪酉生求情了,畢竟是他拍著胸口保證過的事,若是公子砍了倪酉生的腦殼,他黃爺豈非成了不講信義的卑鄙小人?
嶽老財則在旁用手肘推了推黃爺示意他稍安勿躁,就以嶽老財對世勳公子的了解,公子該不會這麼坑黃爺才對,何況那倪酉生可是祁陽城倪大虎的遠親,這留下來多多少少都能了解些祁陽城的情報不是?
那鎮撫部的旗總自然不曉得黃爺在想甚,他隻是據實彙報而已,隻聽他接著說道,這西營內的糧草輜重沒被燒毀無疑是幫了我軍的大忙,有了西營的這批糧草,這數千將士至少在接下去半個月內的口糧有了基本保障。
軍械方麵,西營內存有刀槍棍棒與盾牌等五百餘件、勁弩與軟弓各二百餘副、硬弓八十副、各類箭矢近萬支、輕型霹靂炮五門、虎墫炮二十餘門、火藥二百餘斤、生鐵千斤、熟鐵三百餘斤等。
另有繳獲死傷與俘虜之獻賊身上的兵器一千餘件、盔甲三百餘副等。
除了糧草軍械,西營內還有白銀四千餘兩、三十二匹馬、雞鴨魚豬等少量肉禽、油鹽醬醋酒等若乾桶、棉布若乾匹等等。
而黃陽堡的四麵城牆上各有四門火炮,彈藥與火藥尚算充足。
鎮撫部的旗總將手中的本子翻到下一頁繼續彙報,按著公子昨日在戰前會議所指示,各營將士在攻入黃陽堡之後皆未縱火,是以東街、南街和北街的房舍基本保存完整。
而段四爺在破曉時命獻賊向西街投射了諸多火箭,好在滅火及時,被焚毀的商鋪屋舍不多。
另有黃陽堡內的諸多商人、祁陽城各豪門望族在此的宅子與各類商鋪酒肆等皆已暫時封管,是否全部歸公還請公子定奪。
在東大街有兩間糧行,其糧倉內的存糧皆有五到六成,是直接收繳亦或平價收購亦等公子定奪。
還有從段四爺和倪酉生在黃陽堡內的兩座大宅中之繳獲也頗豐,計得黃金一千一百餘兩、白銀五萬三千餘兩、精良盔甲三副、精良刀劍十餘把、金銀首飾和玉器瓷器等七十餘件、糧米十二石、精鹽四十餘斤、各類臘肉與生肉二百餘斤、家禽若乾、布匹若乾、丫鬟與仆人等二十五人。
至於東碼頭那邊,由於獻賊的戰船依舊在距離碼頭兩裡之外的湘江之上盤桓,且時不時地開炮轟擊碼頭,因此鎮撫部的人還未對碼頭的諸多商鋪與倉庫進行清點。
最後,這鎮撫部的旗總鏗鏘有力地朗聲道“公子,唐夫子向來最重視軍中的賞罰,有功勞的,鎮撫部絕不能記錯,而有違紀行為的,也絕不姑息!”
說罷,這旗總意味深長地瞥了黃爺和農昆一眼,挺直腰杆坐回了凳子上。
黃爺和農昆皆是臉色一沉,心裡邊已是忍不住暗罵,這幫鎮撫部的鳥人可真他娘的油鹽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