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王秀荷給宋宜琛十來日的時間,若是在三月中旬還沒有做到讓她滿意,自己卷鋪蓋走人!
這是要擼掉他的職務啊?宋宜琛如何還敢忤逆王秀荷的意思?
這人呐,一旦被逼到一定的程度無非是爆發或破罐子破摔,而宋宜琛無疑是前者,因為他輸不起!若是他不能得到嫂嫂王秀荷的支持,那他如何實現自己的執政理念與抱負?他宋家單隻靠他大哥宋宜璟又該何去何從?
因此宋宜琛一反之前的溫和態度,以鐵腕手段整頓珠山與水口山等地的吏治與裡甲製,且轄區內的難民全部被登記造冊進行嚴格管理,又如對‘鶴珠糧道’的沿途設立諸多民夫歇腳點以方便運輸等等舉措。
雖然宋宜琛不可能在半個月內就做到路不拾遺,但零陵縣境內各鄉鎮市集、塘堡據點與碼頭的治安與穩定民心等方麵,就數宋宜琛負責的珠山與水口山這片區域治理最佳。
故此,宋宜琛得到了府衙與零陵縣衙的雙重褒獎,或許這當中也有府縣兩衙官員奉承王秀荷的緣故,但宋宜琛的行政能力也確實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至三月中旬,宋宜琛快馬加鞭趕去牛角壩鎮赴任,他接替的是小狼山寨出來的老人宋銓之,當他與宋銓之交接之時,那場時間不長的見麵無疑對他的觸動極大。
宋銓之在交接之時與宋宜琛談及了他的執政經曆,當宋銓之離開小狼山寨去往蘆洪市之後,唐世勳委任他做蘆洪市的主事。
當時唐世勳率北上三營剛剛奪下蘆洪市這第一個據點而已,加之他大肆接納難民,蘆洪市那片區域可謂是一團亂麻。
宋銓之可是在長沙府湘鄉縣的戶房熬了二十來個年頭的老吏,且他在去年逃難之前剛升任湘鄉縣衙的戶房司吏,對於行政管理委實有他自己的一套手段。
正是在以宋銓之為首的一幫吏員的打理之下,蘆洪市的近兩萬難民被管理得井井有條。
當北上三營奪取牛角壩鎮以後,宋銓之便趕去進行民事管理,有了蘆洪市的經驗,他在牛角壩鎮亦同樣取得了極好的成果。
因此在北上三營奪下黃陽堡以後,唐世勳命宋銓之去往黃陽堡協助許南瀟搭建臨時總管府的班子,而牛角壩鎮則交由宋宜琛負責。
當宋銓之與宋宜琛交接以後,在離去時給這後生贈言,世勳公子欣賞的是銳意進取而有魄力的官員,切莫如曾經在衙門裡那般推諉行事庸碌無為雲雲。
這番話被宋宜琛深深地記在腦海裡,之後他一直奉行這個原則,且他最為欣賞的就是楚軍上下無人不知的大總管許南瀟,他在處理政務上的許多特點皆是參照許南瀟的執政手段。
不過,宋宜琛之前隻管理一個鎮集,這也算是主政一方,受到的掣肘並不多,可當他被調往衡陽縣衙任主簿以後情況卻不一樣。
主簿雖然有自己的署衙,但隻是縣衙三把手,結果宋宜琛與知縣成大圻、縣丞汪賢達在處理政務上產生了諸多的分歧。
成大圻年過四旬,汪賢達年過三旬,而宋宜琛則二十三歲,三人皆非當地人,又各自都有背景,加之他們仨都在楚軍大帥的眼皮子底下,坐的又是最為受氣的附郭縣的前三把交椅,誰不想多做些政績好趕緊外調呢?
那成大圻乃是吳杏林的親舅舅,吳杏林如今陪著倪夫人去往了南直隸,而吳杏林的親大伯吳員外、即吳敬祖的親爹如今乃是楚軍商會的副會長之一。
雖然成大圻的家族勢力不強,但他親外甥吳家的勢力可是不容小覷。
而汪賢達的靠山則堅硬如鐵!他原是零陵縣人士,但早在年幼時就隨父母離開零陵去往了常寧縣生活,在他十幾歲時就隨其父在常寧縣衙的工房任職。
曾經的汪賢達自然不是甚大人物,然而當楚軍東路聯軍東進衡州府之後,汪賢達可謂是‘雞犬升天’的典型,因為他的親堂弟乃是青龍左營的營將官汪慶達!有這個親堂弟在,誰敢輕易得罪他汪賢達?
因此新任衡州知府秦正甫、代同知許定江等府衙官員一致決議,提拔汪賢達為衡陽縣衙的縣丞。
這不僅是秦正甫和許定江等人想借此交好青龍左營的汪統領,也因為汪賢達本身具有極為不錯的行政能力,隻要有能力那就好說了不是?
想來汪賢達該是得到了堂弟汪慶達的多番提點,他的行事風格也如宋宜琛一樣,銳意進取而具有魄力。
正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縣丞汪賢達和主簿宋宜琛皆性格強勢,這讓身為知縣的成大圻每日回家皆忍不住為了衙門的事務而罵娘。
這附郭縣的知縣本就是個受氣包,結果二把手和三把手還都是有背景的刺頭,動不動就因政見不合而頂牛,成大圻好幾次都被氣得險些吐血不是?
宋宜琛想及此不禁心中忐忑,唐世勳意味深長地說讓他尊重成知縣與汪縣丞,這究竟是在暗示他收斂些銳氣還是另有所指?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明諜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