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桂林府全州守禦千戶所千戶黃毅、全州同知胡大人等從齊二春那兒得知,楚軍大帥唐世勳的四爺爺唐善智的長孫唐世衍極可能在全州以後,他們遂在全州城及周邊發出尋人啟事並開出一百兩銀子的高額懸賞。
不久,唐世衍在全州城郊被幾個難民給找著,那一百兩銀子的懸賞改變了這幾個難民的命運,也徹底改變了當時已饑寒交迫的唐世衍的命運。
四月下旬,當唐善智看到餓得瘦骨嶙峋的長孫世衍以後自是喜極而泣老淚縱橫,而全州城的黃千戶等人、東安城的齊二春等人也因此而與唐善智結下了深厚的善緣。
當然,齊二春與堂兄齊雄以及參將包耿等人之所以對唐善智是優禮有加,這可不就因為唐善智乃是楚軍大帥唐世勳的四爺爺?
因此齊二春等人在陳建誌的授意下,一直以各種理由將唐善智與唐世衍‘挽留’在東安城。
比方說由東安城豪商文秀才與彭四爺等倡議組建的‘東安商會’,唐善智被盛情邀請為商會的副會長兼榮譽顧問,
又比方在東安城南富人雲集的裕豐巷,齊二春將該巷的第二座豪宅贈予了唐善智,宅中家仆婢女近百人,還將一對雙胞姐妹贈予唐善智的長孫世衍為妾等等。
齊二春等人的心思可謂耐人尋味。
直到五月中旬,當陳建誌得知朝廷要派使團來招安楚軍,且那正使楊公公居然在江西省時宣稱,弘光帝有聖諭要給陳建誌、洪山海、鄧謙與包耿四人?
雖然招安使團的第一次行程止步於鄱陽湖,但陳建誌如何看不出朝廷意欲分化楚軍的內部?且楊公公那番話可是把他陳建誌給架在火上烤呐!
於是陳建誌迅速做出應對,他親自修書一封,請軍情司駐長沙府鴿站的站長於豹將此信飛鴿傳書送往東安城。
由於陳建誌這封信當中隻是講述了有關招安使團之事,因此於豹在仔細閱覽過該信以後遂同意將之傳出,畢竟此事陳建誌不告訴東安城的包耿和齊雄等人,不久之後他們也會得知。
當參將包耿和千總齊雄等人看過陳建誌的親筆信以後大驚失色,朝廷這是明擺著用陽謀來‘惡心’陳副總兵和咱們呐?
知道歸知道,可若不處理好此事,不僅陳建誌在楚軍高層會裡外不是人,東安城的包耿和齊雄等人也同樣要深受其害不是?
不得不說當初陳建誌率虎賁營‘入股’楚軍之時,讓參將包耿和千總齊雄留守在東安城是個極為明智的決定。
包耿與包直兄弟倆比陳建誌更早跟隨已故的王上庸老將軍,兩人從萬曆四十三年前後才十幾歲時就在王上庸的營中當雜役,那時的王上庸也不過才剛剛當上遊擊將軍而已。
雖然包耿在軍事上並無出彩的表現,但是王上庸老將軍與副總兵陳建誌皆極為認可他的能力,因為無論是對內的鎮撫與後勤工作還是對外的交際等,包耿皆有其獨到的手段。
莫要看包耿整日裡都板著張臉甚是嚴肅,但他從軍三十載還能活下來,見過的大風大浪可還少?況且戰功不顯的他還能當上正三品的參將,這足以證明他絕非碌碌無為之輩。
就比方說去年湖廣的桂王、惠王、楚王與吉王等藩王欲‘移駕’廣西,當時湖廣的官兵營頭何其多也?為何這些藩王全都找王上庸的軍隊護送?
外界所傳的是王上庸公忠體國願意為藩王們效勞,實際上是王上庸不像左良玉等將領那般貪得無厭,這護送的‘價錢’頗為公道,因此藩王們自然選擇王上庸,而與藩王們談妥這筆大‘買賣’的正是王上庸麾下的參將包耿。
又如王上庸老將軍在去年戰死沙場以後,陳建誌、包耿、齊雄、賈煜等人帶著王老將軍的數百嫡係將士殺出獻賊的重圍遁入黑土嶺韜光養晦,當陳建誌與廣西軍政搭上線獲得財物支持以後遂招兵買馬,而包耿依舊負責軍中的鎮撫與後勤工作。
同樣的,千總齊雄也是個精明人,他已跟了陳建誌近二十年之久,可謂是陳建誌最為嫡係的下屬與好兄弟,要論誰最明白和理解陳建誌,非齊雄莫屬。
當包耿和齊雄看了陳建誌的來信以後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如包直、齊二春、東安知縣劉大人、東安商會正副會長文秀才和彭四爺等皆參與了會議。
正是在這次會議中,東安縣的軍政商界咬著牙達成了一致意見,即由齊二春帶領近千人的商隊運送一大批緊俏物資去往衡陽城,同時將楚軍大帥唐世勳的四爺爺唐善智與其長孫唐世衍也送往衡陽城。
起初他們在陳建誌的授意下將唐善智留在東安城確有一些小心思,不過,楚軍大帥唐世勳連自己的親弟弟唐世績都在五月初十被肅衛關押過,遑論唐善智和唐世衍?
再者說,他們將唐善智和唐世衍留在東安城又能如何?難道要將這爺孫倆作為人質?若真到了那等地步,他們扣押唐善智與唐世衍為質豈非更增楚軍大帥唐世勳的憤怒?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老爺子去衡陽城找楚軍大帥唐世勳,這還能讓老爺子在大帥麵前為陳建誌和東安城的包耿等人多多美言幾句不是?
除此以外,文秀才和彭四爺則帶著另一支商隊去往零陵城,並拜見大帥的發妻周文茵與王秀荷。
又有包耿的弟弟包直將一批價值十萬兩白銀的鐵錠與木料等物資從高溪市南碼頭運往了北碼頭。
其實楚軍高層誰還看不出招安正使楊公公在江西所說的,弘光帝有諭旨給陳建誌等人乃是挑撥離間?
但包耿和齊雄是要與陳建誌遙相呼應一同表態,即他們是鐵了心跟著楚軍和大帥唐世勳走,無論朝廷是招安亦或想搞些小手段,這都不會改變他們的態度。
而當齊二春率商隊護送唐善智和唐世衍去往衡陽城的消息傳開以後,東路大總管秦薇兒頓時看到了一個讓副帥唐世績‘翻身’的絕佳良機!
在五月廿八的傍晚,唐世績和秦薇兒故作風塵仆仆地趕至衡陽城。
當晚韓夫人等衡陽城的軍政要員們正在為唐善智老爺子一行接風洗塵,而副帥唐世績不僅來了,且還在現場上演了一場好戲……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南明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