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群魔亂舞中元節七)
於青青麵露古怪之色地說道,要說這衡陽城誰最會來事,許蓮花若是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當宋宜璟在七月初迎娶許蓮花進入衡陽城之時,宋宜璟在城內最豪華寬敞的‘閱江樓’大擺筵席,衡陽城的軍政商等界要員名流雲集,那場麵委實盛大喜慶而又恢弘震撼。
據悉宋宜璟為了籌備這場婚禮,前前後後砸了近十萬兩白銀!而且在婚禮現場,宋宜璟拿出了一張地契交給了許蓮花,此即閱江樓的地契。
要知道位於城東的閱江門之內的閱江樓乃是衡陽城極富盛名的百年酒樓,在楚軍入城以後,宋宜璟和楚軍商會會長十三姑江依柔、副會長秦三公子一同盤下了閱江樓。
而為了迎娶年近五旬的許蓮花,宋宜璟不僅斥重金買斷了閱江樓的所有權,且還豪邁地將整座閱江樓送給了許蓮花,這一手不知惹得多少人羨慕嫉妒恨。
原本許蓮花雖答應嫁給宋宜璟,但她放不下她在零陵縣門灘等地的碼頭市集管理局,可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宋宜璟不僅是楚軍商會的副會長之一,且他負責的正是衡陽縣、衡山縣與安仁縣等地的水陸兩道之商貿。
故此,許蓮花嫁給宋宜璟以後自不可能繼續在碼頭市集管理局或船舶司等部門任職。
好在宋宜璟不差銀子,他把閱江樓交給許蓮花打理,正是為了讓她能好生在衡陽城待著,亦或說是為了讓她能既有事做又能衣食無憂地安享晚年。
何況宋宜璟與許蓮花的結合乃是楚軍大帥唐世勳親自賜的婚,單隻這樁賜婚就足夠許蓮花吹噓一輩子了不是?
坐擁閱江樓且不差銀子的許蓮花在婚禮次日便開始了她的新工作,即以閱江樓為核心擴大產業規模,同時將閱江樓打造為衡陽城內外消費最為昂貴的酒樓。
為了達到這些個目的,許蓮花在這十餘日間是不遺餘力地四處交遊,而且她的思路與定位皆極其清晰。
無論是衡州知府秦大人、衡州府學宮的學正蔣夫子、還是府縣兩衙的高官與衡陽城周圍的衛戍將領,又或是肅衛統領於青青、韓夫人與秘書局的一眾高層等等,誰沒有接見過許蓮花?
不得不說許蓮花不僅舍得臉麵,她那張嘴更是‘舌燦蓮花’,許多要員都是被能說會道的她給架在‘天上’下不來,於是乎都成為了閱江樓的貴賓。
而且許蓮花極懂得把握人性,她的閱江樓本就環境優美菜品可口,且她舍得給貴賓們送上些小點或其他禮品,閱江樓的生意想不火爆都難。
加上許蓮花把衡州府學宮的蔣夫子奉承得老懷大慰,且她還認蔣老夫子為‘乾哥哥’,老夫子遂大手一揮應下了‘知心小妹’許蓮花的一樁小請求,以後衡州府學宮的大小文會皆在閱江樓舉行!
這年頭呐,但凡跟文士沾邊之所可不就是風雅之地?
因此許蓮花這步棋走得可謂是一本萬利,閱江樓在蔣夫子等文人雅士的追捧下名聲愈發高漲而又有格調,那些個附庸風雅的官員和商人們可不就趨之若鶩?
說回朝廷的招安使團,這使團的兩位副使乃是兵部郎中楊文驄與禮部郎中周鑣,其中楊文驄乃是萬曆四十七年的舉人,周鑣是崇禎元年的進士。
這兩人不僅學富五車,楊文驄更是以‘詩書畫三絕’而名聲在外。
而且,周鑣乃是東林黨人,楊文驄則是當朝首輔馬士英的堂妹夫。
再有隱藏於朝廷招安使團之中的奇女子阮麗珍,她不僅是當朝兵部右侍郎阮大铖的女兒,更是名滿江南的大才女,她與乃父阮大铖皆以擅工戲曲而著稱。
總而言之,這朝廷的招安使團當中除了正使楊公公以外,周鑣和楊文驄兩位副使、還有隱藏在使團中的戲曲大家阮麗珍可都是妥妥的南直隸文化精英!
今日臨近中午那會兒,當朝廷招安使團由城東賓日門進入衡陽城以後,由東大街行至城西的府正街並入住府衙旁的抱月齋。
到了使團即將吃午飯之時,許蓮花進入了抱月齋,她來是為了帶一樣極具特色的湯羹送給使團的大人們品嘗,此即千金馬骨湯。
在去年臘月,當時還扮作唐老夫子的唐世勳將千金馬骨湯的配方贈予了十三姑江依柔,而後江依柔與宋宜璟、秦三公子在零陵城開設了第一間‘千金馬骨湯館’。
如今馬骨湯館已遍布永州府、衡州府、寶慶府與長沙府的諸多州縣城,其中衡陽城的千金馬骨湯館便是閱江樓。
由於楚軍北線與左良玉的戰事未曾停歇,楚軍商會遂壟斷了北線戰場的死馬與傷馬,因此馬骨湯館可不缺食材。
當許蓮花將馬骨湯送給朝廷使團的大人們時,張口就將這馬骨湯給好生吹噓了一番,本來這配方乃是楚軍大帥唐世勳親自配製的就已足夠吸引人。
而許蓮花則更是誇張地吹噓道,她送給大人們的馬骨湯之原料,可是寧南侯左良玉麾下大將‘鐵騎王’王允成的坐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話一出,舉座皆驚!嚇死個人了,這馬骨湯居然是用嶽州總兵王允成的坐騎熬製成的?那這湯的滋味兒又如何能不好?
使團的正使楊公公對馬骨湯讚不絕口,出於禮貌,他邀請許蓮花坐下說話。
許蓮花可不會推辭,她一屁股坐下便口若懸河地大侃特侃,還得意地將她被楚軍大帥親自賜婚之事告訴眾人,這無疑讓楊公公等人對她的身份背景愈發好奇。
再之後許蓮花又將話題轉至她的閱江樓,並邀請幾位特使與阮大家去閱江樓參加今晚的文會雲雲。
當時禮部郎中周鑣、兵部郎中楊文驄和阮麗珍皆麵露意動之色,但正使楊公公卻笑著婉拒了許蓮花的邀請。
因當時還有兩位衡州府衙的官員以及肅衛警備司衡陽分處長石二勇在旁作陪,楊公公察覺到兩位官員和石處長的神情有異,可見許蓮花的邀請並非官方行為。
雖然朝廷使團與楚軍的第一次談判定在七月十六,即中元節的次日才進行,但談判地點就在抱月齋旁的衡州府衙之內,老成持重的楊公公自然不想橫生枝節跑去城東的閱江樓參加甚文會。
善於察言觀色的許蓮花也不強求,她與使團的大人們告辭後便離開了抱月齋。
由於此事隻是個小插曲,因此肅衛警備司衡陽分處長石二勇並未太過在意,也並未向肅衛統領於青青彙報這等‘小事’。
誰曾想許蓮花並未死心,到了臨近傍晚那會兒,她居然又來到了抱月齋。
喜歡南明諜影請大家收藏:()南明諜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