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隻小龍蝦撿起放進桶裡,又用手將泥鰍捧進桶裡。
林博冉又發現了一條二兩左右的鯽魚。
鯽魚是稻田主人專門養的,被稱之為稻花魚。
所以,鯽魚不要,丟回田裡。
應該是下麵一塊田裡的,在過水溝裡逆流而上,跑到了這個位置。
林博冉將魚丟回了田裡。
“這裡有一條黃鱔。”一個孩子興奮說道。
然後將黃鱔抓住,拿給李青看。
個頭不大,可能一兩左右。
但能夠下鍋了。
黃鱔是一種上等食材,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祛風消腫。
味道也十分鮮美。
隻不過,很多人不吃黃鱔。
一則覺得像蛇,不敢吃。
二則,擔心寄生蟲多。
黃鱔的確有可能會有寄生蟲,但並不可怕。隻要烹飪方法正確,是能夠將寄生蟲完全殺死的。
將黃鱔丟進桶裡之後,暫時沒有了其它發現。
不過,再在過水溝兩邊的水草裡找一找,說不定還會有貨。
果然。
李青和孩子們一番翻找後,又發現了四隻小龍蝦,兩條泥鰍。
還有一條螞蟥。
一個孩子將螞蟥抓起,放在手掌心上。
螞蟥會吸食人血。
但像這樣將它放在手心上,它不會吸血。
它隻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撕開你的皮膚悄無聲息的吸血。
那個孩子將螞蟥把玩一陣後,丟回了水草叢裡。
這個缺口的貨應該是找完了。
那就相繼再去下一個缺口。
在走之前,先將先前堵住的缺口挖開,恢複成之前的樣子。
水再一次開流。
一兩個小時後再來這裡,過水溝裡又會重新有貨。
李青提著桶和孩子們往下一個缺口去。
挨著的,過一塊田坎就到了。
和先前一樣的操作
最終在這個缺口收獲了八隻小龍蝦,五條泥鰍,兩條黃鱔。
比上一個缺口的收獲更多。
不錯。
繼續。
李青和孩子們就這樣一個缺口一個缺口的收獲,到了下午四點,已經有了半桶收獲。
“青哥,我們去把黃鱔燒來吃了,怎麼樣?”一個孩子建議道。
李青笑著點頭,“可以啊!那就去我家附近找個位置。”
孩子口中“燒黃鱔”,並不是在鍋裡紅燒黃鱔。而是生一堆火,將黃鱔開膛破肚後,抹點鹽,然後直接丟進火堆裡燒。
燒熟之後,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點豆瓣醬吃。
很好吃的。
孩子們燒黃鱔,一是為了吃,二是為了好玩。
李青很樂意陪孩子們玩一玩。
本來也確實很有意思。
孩子們聽李青同意了,都非常高興。
李青提著桶,和孩子一起往家裡走。
之所以要先回去,是要回去將黃鱔開膛破肚,並用清水洗乾淨。順便還要拿些鹽和豆瓣醬。
剛下過雨,外麵到處的水都比較渾。
不然,去山裡找一處泉水清洗也是一樣的。
不久會回到了家裡。
李青將桶裡的收獲倒在一個大盆子裡。
黃鱔大大小小加起來,差不多有三十條。
將它們全部都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