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詩社的人也全都看到了杭城詩社的作品。
一開始他們都麵露不屑。
就這?
但是很快,變得有些吃驚。
這詩……不簡單!
搞不好要輸。
包括阮行在內,所有人又突然十分緊張。
阮行撥通了陳然的電話,將杭城詩社的作品說了。
電話裡,陳然一陣沉默。
過了好一會兒之後才說道:“他們這首詩的確很好,想不到他們能夠拿出這樣的詩。不過,我們的詩也有自己的優勢。看評委們怎麼評判吧。”
阮行點頭。
客觀上,的確是對方的勝率更大了。
不過,萬一評委們更看好自己這邊的作品呢?
畢竟,自己這邊的作品字句講究又用典,有可能會讓評委們認為還是要勝上一籌。
很緊張!
……
評委席上。
柳元首先眼前大亮,這樣一首詩讓他非常驚喜。
就是這樣。
這就是他心目中關於“惜糧”這個詩題非常理想的詩。
簡單,即便是對詩詞沒有任何興趣,很少接觸詩詞的人,甚至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能夠一看就懂。
同時又不失藝術性,能夠引起人的共鳴,感歎糧食的來之不易。
這一首詩非常完美的達到了這樣的要求!
即便是自己親自出手,也未必能夠寫出更好的作品了。
沒想到杭城詩社還有人能夠寫出這樣的詩。
讓人意外而又驚喜。
另外幾位評委同樣麵露喜色。
他們認可白雲詩社的《糧》,到現在也依然認為其質量很高。
但是,杭城詩社的《憫農》質量卻更高。
這首詩看似簡單,似乎很容易就能夠寫出。但是,這種簡單且藝術性極強的詩,其實是非常難寫的。
一首詩要寫複雜,寫得看上去很有逼格。
不難。
但要把一首詩寫得簡單.
很難。
所以,從寫作難度上看,其實是《憫農》要比《糧》更難很多,與表麵看上去恰恰相反。
杭城詩社有高手啊!
不知道是詩社成員,還是請的外援?
等一下就知道了。
……
雙方都把參賽作品展示出來了。
那麼接下來,就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到底是哪一方的作品獲勝?
現場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評委席。
雖然大部分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肯定是杭城詩社的《憫農》更好,但隻有評委們才有資格做出裁定。
此時,評委們正在相互交流意見。
以柳元的意見為主。
雖然柳元並沒有表現出要以自己意見為主的意思,但其餘幾位評委都有這樣的意思。
相互交流之後,幾位評委首先分彆對兩首詩進行了點評和賞析。
白雲詩社《糧》的第五、第六句的確用了典故。之前對這兩句詩的意思不是太明白的人,現在都明白了。
這個典故用得很好、很恰當,陳然確實厲害!
但是,他們還是更喜歡《憫農》。
點評和賞析結束之後,評委們宣布,他們一致認定杭城詩社的參賽作品《憫農》,在這一局比賽中勝出。
同時給出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