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不久,國家宣傳部拍攝關於節約糧食的公益廣告,征用了李青《憫農》一詩的消息,開始在詩詞領域傳開。
白雲詩社包括社長阮行在內的所有人,全都知道了。
本來他們就依然還在為昨天錯失冠軍而遺憾,現在又知道了這麼一件事情。
更加鬱悶了。
因為他們不想看到本就已經很風光了的杭城詩社,因為這件事情又變得更加風光。
更重要的是,國家宣傳部肯定都已經知道了杭城詩社的存在。
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真尼瑪讓人羨慕!
同時,要恭喜李青!
作品被國家宣傳部征用,哪怕他再低調,名氣都定然要猛漲一截了。
要是自己的白雲詩社也能夠和李青產生交集就好了。
所有人心裡都這樣想。
阮行更是想直接認識李青,奈何杭城詩社魏良東那廝不肯介紹。
不知道還有沒有其它能夠認識李青的辦法?
阮行在想這個問題。
網上能夠查到的,關於李青的信息實在太少了。除了知道他很年輕之外,其餘什麼都不知道。
這樣的信息配不上他的名氣啊!
阮行十分無奈。
……
陳然也同樣得知了消息。
對於他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這會讓李青名氣增長。
不過,李青名氣增長是遲早的事情。關鍵還是要寫出比李青更好的詩,又或是在與李青的直接交手中擊敗他才行。
陳然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這個時候他還是很平靜的。
隻是非常羨慕!
……
下午兩點。
落峽村。
李青已經收攤回到了家裡。
剛到家就收到一條,提示銀行卡有一筆彙款到賬的短消息。金額是一塊錢,附言是國家宣傳部辦公室支付版權。
一塊錢不多,但這附言著實有點牛逼。
必須要把這條短消息好好保存起來。
保存好之後,時間還早,依然還是去村裡轉悠一圈。
出了院門後,從納物空間裡拿出一個獼猴桃,邊走邊吃。
上次林博冉他們送的野生獼猴桃,李青放到納物空間裡,還有幾個。
慢慢走到了河邊上。
看到有一個人肩上扛著一根類似於釣魚竿的東西,正目不轉睛的盯著河麵。
那不是釣魚竿,而是甲魚槍。
一種專門打甲魚的工具。
甲魚不僅可以釣,還可以打。
甲魚槍一米多長,底端有線輪,竿身比較粗。用的魚線也比較粗,要求拉力大,沒有彈力。
魚線末端是一排大號魚鉤,以及一個比較重的鉛墜。
打甲魚人在站在河邊上,當然也可以是水庫、魚塘等其它可能會有甲魚出沒的水域邊上。
仔細觀察水麵。
一旦發現有甲魚冒頭,就會瞄準方向,迅速將甲魚槍往前用力一甩,魚線飛出。
最終,魚線末端的一排魚鉤會落到甲魚冒頭的地方。
用力一拉,魚鉤就能夠將甲魚勾住。
這個時候隻需要轉動線輪,將甲魚拉回來就可以了。
這是一門技術活,需要有過人的眼力,還有臂力,以及足夠的經驗。
因為甲魚冒頭的地方往往會在數十米開外,沒有過人的眼力根本發現不了。沒有過人的臂力,則無法將魚鉤甩到那麼遠的位置。
想不到今天會碰到有人打甲魚。
李青眼前大亮,慢慢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