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在海鹽縣城,楊家勾結賊匪打劫高家鹽隊的事,迅速蔓延。而高家配合郡兵緝拿楊家,因楊家反抗,被高家率領私兵攻克楊家,使得楊家滅亡的事,漸漸擴展到了整個吳郡。
這事業讓許多人知道,高家除了有仁德外,也有強勢的一麵。同時,也讓許多的人忌憚高家。
海鹽縣縣城,白日楊家消亡的喧嘩,已經沉寂在黑色的夜空中。
巡夜的更夫已經敲響了二更天,這座不算太大的縣城已經安靜了下來,皎潔的殘月月光籠罩著安逸的縣城。
城裡的平民百姓已經熄燈進入了夢鄉,整個縣城的街道上隻留下房屋的陰影。安靜的夜裡隻有更夫那梆子敲打聲與不安分的家狗低聲嗚咽聲。
在大漢晚上,都是要進行燈火管製的,也不準平民百姓在晚上走街竄巷。一旦被巡夜的官兵逮著,會判取監牢的。嚴重的會有性命不保之憂。
此時,一個頭戴鬥笠,並把鬥笠壓得很低,擋住了半個臉部,身穿錦衣,腰配長劍的中等男子,在躲過了縣兵巡夜後,來到了一座府院前。
男子看了看,門上那兩個碩大的“李府“二字一眼,微微的點了點頭。輕輕地敲響了大門。
不一會兒,大門打開一條縫隙,讓男子閃了進去。
李府,李審的書房內。
李審跪坐在主位上,略帶笑容的看著眼前之人,馬元義。
此人年倫在四旬左右,頭戴著青色裹巾,樸實無華的臉上,名譽任何特彆,唯一讓讓印象深刻的,是他那雙眼。充滿了睿智與靈動。
馬元義與李審簡單的寒暄過後,直接問道“李家主,你今日派人向我傳遞的書信,那上麵的話屬實?”
李審點了點頭道“確實屬實,隻要你馬渠帥幫我做一件事情,不管事後成與不成,我李審都加入貴教。”
馬元義頓時凝神,眼中充滿了謹慎,他雖然來揚州的時間不長,但也與李審打過兩次交道。
李審給他的觀感是一個老謀深算,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他也曾經遊說過李審加入到太平道,但是每次都被李審給含糊了過去,怎麼幾日,一下改變了主意?是什麼刺激了他?
“李家主,有事請說,隻要馬某能做到的,絕不推遲。”
馬元義雖然很想要李審加入,不,應該是李家加入太平道,但謹慎起見,他也沒有把話說死。
李審頓時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這馬元義如此的謹慎,他都明確說要加入太平道了,馬元義到現在還不給她一個肯定的回複。
要知道他李家在海鹽縣坐擁全縣一半以上的田地,錢財不計其數,賓客,家丁,徒附民成千上萬,這對他揚州的太平道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補充。
在這一年,太平道突然找到他,想要用它的人脈關係,在海鹽縣,弄一些武器與糧食。看在太平道巨額的錢財上,也是為了給縣長康京找點麻煩。
他利用他李家在海鹽縣的人脈,從官府裡弄出了許多的武器賣給他們。又用李家在海鹽的勢力,從糧商哪裡給他們買到了許多的糧食。
這幾年,他也聽過這太平道,但為了詳細知道這太平教的底細,他甚至派人去了趟冀州,南陽,潁川等地。可得到的消息讓他極為震撼,太平道人數有了幾十萬之多。現在他們又開始買武器與糧食。以他的聰明,頓時就知道,這太平道要造反。
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揭發他們,不管是為了李家,他不敢去,一旦讓太平道知道,是他告的密,那等待李家的,就是族滅人亡。何況從種種跡象表明,還有許多的豪強地主,世族也在暗中支柱他們。這讓他更加忌憚。
何況他沒有這個能力。雖然李家在海鹽立足了一百多年,但是一直局限在海鹽縣。在官府也沒有什麼人,不然,他也不會過了五旬的人了,一直是個白身。也不會被康京輕而易舉的把他從主簿上辭退。
李審微微尷尬的笑了笑道“這對貴教而言,是一件舉手之勞的事。我想要貴教幫我把高家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