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邢鬆臉色尷尬的看了眼蔡邕道“這吳郡四大士族把猛獸名單拿上來時,我才知道壓軸鬥是大蟲。也才想起壓軸鬥之人是高雲軒。”
蔡邕也是經曆過朝廷爭鬥,也看過朝廷無數爭鬥之人,從刑鬆的口氣中,就知道是有人在針對高家,特彆是高珣。他自己雖然身為士族,但是對士族這樣迫害仁義之士,也很是反感。從邢鬆的反應來看,與高珣過不去的,就是眼前這些吳郡世家之人。
何況如今朝廷正處於外有鮮卑人屢次犯邊,羌人平了又叛。幸好今年鮮卑雄主檀石槐已經死了,不然,在他的帶領下,幽,並邊界又要損失不少。
而羌人更是麻煩,自打和帝以來,一直叛亂不斷。就僅僅這,已經耗空了大漢朝的國庫。在加上如今國內賊匪四起,百姓已經哀怨四起,使得大漢已經處於了大亂邊緣。
在朝廷如此多事之秋。也正是需要有能力之人來出力的時候。而高珣不僅在揚州的名聲大,而且又有一顆仁義之心。正是朝廷所需要的人才。
蔡邕皺著眉頭道,“高雲軒有恩義於揚州。使得揚州百姓無不對其感恩戴德。如此仁義之士,本是揚州之福。如此費勁心思讓他與獸鬥!此等行為有失聖人之德。如把這等迫害仁義之士的行徑傳遍大漢,恐爬其要遭大漢千夫所指。“
四大士族對蔡邕的話,除了目瞪口呆的看著蔡邕外,也心中一片惶恐。他們也沒有想到蔡邕會維護高珣。同時,又是惶恐不安。
他們是江東豪族不假,但是也隻能局限在吳郡這一郡之地。而蔡邕可是名滿大漢的名士,又曾經在朝為官。那高官好友定是不少。一旦蔡邕把他們迫害高珣的事,告訴了他的那些好友。
那他們吳郡四族在大漢的名聲就徹底的臭了。大漢以仁孝治國,對仁義與孝道之人,朝廷都會大加讚賞。一旦讓朝廷知道他們在迫害仁義之士。那定會被朝廷打壓。那他們家族在官場做官之人,都會被丟官。甚至以後都沒有權力進入官場。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他們的家族已經離敗落不遠了。
可是,如果不打壓高珣,以高珣的能力,在加上高珣的名聲,要不了幾年,他們吳郡又會出現一個大家族。而吳郡資源有限,一旦高家加入進來,定會擠占他們的家族的空間。那他們家族也一樣會被高家給弄垮掉。
“蔡議郎所言甚是。高雲軒仁義之名,名滿揚州。全揚州百姓無不知其名,吾等也甚是敬佩不以,也定不敢做什麼逾越之禮,也不敢違背聖人教誨。“
顧啟微笑的向蔡邕拱手道。為了家族的發展,這高家的高珣一定要打壓。既然不能明目張膽的針對高家,那就暗地裡來了。
四大家主相互的看了一樣,顯然幾人心裡打著的主意也差不多。
蔡邕對這些士族不太相信,為了家族利益,什麼事情不能做出來,朝廷裡,就是因為這,已經弄的烏煙瘴氣了。
這些士族樹大根深,想要對付一個剛剛崛起的高家還是容易。隻要在官場上動點手腳,就足夠了。
“道陵,這高雲軒的心性如何?”蔡邕雙目直直的看著邢鬆,顯然是要邢鬆說實話。
邢鬆沉默了一會道“此子性格堅毅,又極具謀略,膽略為最佳。”
邢鬆響起在高珣還是一介白身,就敢光明正大的綁架他與郡兵滅了還言楊家得事。要知道,他也是牧守一方的大吏,高珣以少年年紀,就敢如此作為,可見高珣此人膽略甚是不凡。
蔡邕看著邢鬆的臉色,見他沒有說謊,滿意的點了點頭。以他對刑鬆為人的清廉厚重,不會亂說一個人的品行,蔡邕與他多年好友,又是同鄉。還是知根知底的。
高珣此子隻要好好的培養,定會是大漢急需的人才,也一定會是一個叱吒風雲的豪傑。頓時對高珣起了惜才之心。
可是高珣出身低微,那以後即使進入官場,定也是波瀾不斷。必須把他的短板給不起來。
蔡邕轉身對邢鬆道“道陵,現在能不能把此子招到這邊來。我想近距離看看。”
邢鬆對蔡邕不斷閃爍的眼神,頓時就知道蔡邕對高珣有了想法,心中也是一陣歡喜。如果高珣能被蔡邕看中,那對他以後的仕途,也一定會通暢許多。以蔡邕在士林中得地位,也一定會少了許多的麻煩。
如果高珣有一番作為,那以後世人說起來,也定是少了不他的功勞。畢竟高珣是他治下走出去的人。
於是邢鬆立刻讓掾吏叫來的高珣。
高珣經過邢鬆介紹,知道他麵前跪坐之人是曆史上鼎鼎有名的蔡邕時,眼神停留了許久。在半個月前,他也知道蔡邕來了揚州。對這個一心為朝廷著想,甚至還不惜得罪宦官的人,很是欽佩。
高珣向蔡邕施禮道“後學晚進,見過蔡議郎。”
蔡邕也在座位上向高珣回禮,看著高珣神采飄逸,又器宇軒昂,不停的點頭。
也直接開門見山的道“老夫剛來揚州,就知道高小郎你仁義之名,你能如此為民著想,老夫甚是滿意。如今在揚州也閒著無事,隻能研究一些聖人之道。對這也有一些心得,也正好還缺個門下弟子,不知道小郎你可否來老夫門下學習一番。”
高珣微微的張開了嘴,即使他城府深沉,臉色也開始出現了微紅。心也狂跳不停。
這蔡邕可是如今大漢最有名的幾個大名士。同時蔡邕也是僅有的幾個在士林中,享有巨大聲望的人。如能他能夠成為蔡邕的弟子,那他的身份也一樣跟著水漲船高。
在這個如此注重身份的朝代,有了蔡邕弟子的庇護,他以後做起事來,也要輕便了許多。最起碼,高珣就知道一件事,劉備為了博得聲望,除了到處宣揚他的劉氏後裔外,逢人就說他是盧植的弟子。就是要通過盧植的身份,幫他增加一些身份的分量。
而他高珣也成了蔡邕的弟子,以後他碰到人,也一樣可以這樣來,世人不看他高珣的麵子,也要看蔡邕的麵子。何況那些仰慕蔡邕的士人,也應該會高珣另眼相看。畢竟高珣是蔡邕親自選的。
在蔡邕身邊的邢鬆早就知道這個情況,已經是見怪不怪。可是蔡邕這親自選高珣作為他的弟子,頓時讓四大家族之人目瞪口呆,又羨慕不已。
在蔡邕來到揚州後,他們為了把他們家族中最精英的子弟,推薦到蔡邕身前去,可是費了一番苦心。想靠上蔡邕這顆在士林中得大樹。
可是到頭來,蔡邕除了把顧家的長子收入門下外,其他的一個也沒有看上。這讓他們很是失望。同時也對顧家的長子能入蔡邕門下,並因為蔡邕的欣喜,還特意把蔡邕的名也賜了顧家長子,一樣感到眼紅。
以後隻要顧家的顧雍能夠能力不錯,加上蔡邕的名聲,那顧家一定會有一番大作為。那豈不是讓顧家超過他們三家,成為了四大家族之首?
如今他們看著高珣的眼光中,即充滿了羨慕,又充滿了深深的忌憚。這次高珣隻要他同意,那麼高珣的身份就會大變。想要對付他,那就更加的艱難。
邢鬆看著高珣失態的神情,頓時微微的一笑,輕輕的咳嗽了兩聲。
高珣頓時被恢複過來,壓住心中的狂喜,鄭重的雙膝跪地。向蔡邕行了一個磕首大禮道“海鹽高珣拜見老師。”
“恩,如今因為匆忙,對這行師禮儀,等老夫有了好的吉日,一定會幫你操辦一番。現在先把老夫與你的師徒名義定下來。起來吧。”蔡邕見高珣雙膝跪地,向他行禮,頓時微笑道。
如今這名義定下來了,他不僅門下有了一個名滿揚州的弟子,也讓這些士族之人,對高珣的身份充滿了忌憚。以後想要對付高珣,就會再三考慮一番了。
“諾。”高珣也知道古代拜師禮儀的繁瑣,既要通過親朋好友來觀看,讓親朋好友知道,這是他的弟子,同時也是讓親朋好友要對他的子弟照佛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