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片刻時間後,高珣在下人的帶領下,推開了書房的門,走了進去。
正在席墊上的趙謙,頭戴小冠,身穿白色禪衣,抬頭看了眼正在走進書房的高珣,把手中的竹簡擱在案幾上,向身邊另一處席墊指了指道:“怎麼現在才來啊,隨意坐吧。”
高珣見趙謙如此著裝,微微愣了愣,他沒有想到趙謙會穿著禪衣與他見麵。禪衣作為大漢仕宦平日宴居之服,與袍服有一點相同,都是上下連屬,但無襯裡,是夏日居家時穿的襯衣。
高珣知道,這是趙謙在與他家居會麵,於是趕緊向趙謙行了晚輩禮,來到趙謙身前跪坐下來後,帶著一點不解問道:“世叔是在等晚輩前來”
“恩,雲軒你要比為叔想的要晚來了一到兩日。本以為你得到征羌縣後,就會回一趟平輿縣,隻是沒有想到,你會拖到這個時候才來。怎麼樣,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軍中還算穩定“
趙謙帶著緊張與愧疚的看著高珣。從高珣不在征羌縣布防娥賊,反而回到平輿縣之事,心中不由升起一陣緊張不安,雖然在他心中早就有了準備,但是,生怕從高珣口中得到軍心不穩的事。
如今,汝南郡的娥賊勢力已經被高珣壓製在西華與汝陽縣動彈不得。但這些娥賊還依舊有反抗的能力。一旦高珣這支在汝南郡唯一能戰的軍隊,因為糧食問題,而讓軍心不穩。被娥賊趁機打敗了高珣,那汝南郡又會陷入戰亂不斷的境界。
而且他又從和洽口中得知,汝南郡內還有一股潁川郡的娥賊加入了進來。一旦汝南郡與潁川郡的娥賊同流,那這汝南郡根本就不能保住。
同時,對高珣也產生了一股內疚之情。高珣幾千大軍,處在糧食要告罄的窘境,他這個汝南太守,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不是他急著安撫境內的流民,也不至於把高珣軍中的糧食搬空,也正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入到流民身上,忽視了袁家為首的那群士族,讓他們有機可乘。等他反應過來時,事情已經不可挽回。
他想儘一切辦法來籌集糧食,也僅僅得到了不足一百石,這點糧食,對幾千大軍來說,簡直是杯水車羹,還不夠大軍一餐分量呢。如今高珣回平輿縣,顯然是來向他要糧食了,可是他卻拿不出,這讓他這個汝南太守在高珣麵前情何以堪
高珣此時正想著怎麼把他來找趙謙印證的事說出來,根本就沒有發現趙謙此時的緊張與愧疚,於是摸了摸鼻子,道:“軍中缺糧食之事,小侄還沒有向軍中說出來。以杜嘉誌和卓子睿他們兩人帶去的幾千石糧食,還足可讓軍中支撐幾日。”
見高珣軍中沒有亂,趙謙心中稍微舒緩了口氣。可依舊皺著眉頭道:“以娥賊如今的勢力,想要短時間內把他們平定,顯然是難於登天。道最後,怎不能讓幾千大軍空著肚子去與娥賊拚殺吧。都是為叔我無能,在汝南郡這麼多年,還依舊不能衝破袁家掣肘。”
“世叔,這袁家在汝南郡可以說如同諸侯國般的存在,這汝南地界,隻知袁家不知朝廷,難道朝廷也能放任不管”高珣見趙謙的話題往袁家上引,頓時接口道。
“管!怎麼不管,不然朝廷派為叔來汝南郡做什麼隻是袁家在這幾代經營,豈能是一朝一夕能把局勢搬回來的。為叔費儘心思,想把袁家隔離出來,可是,在這汝南官場上,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員與掾史,與袁家或多或少都有點關係。不是袁家的門生故吏,就是一些想要依附袁家的人。
在朝廷利益與袁家利益起衝突時,這些人首先想的,還是袁家的利益。雲軒你這段時間,也應該深有體會了。”趙謙滿臉無奈的看著高珣。
高珣眼神轉了轉,向趙謙身邊挪動一下,低聲的道:“世叔,以你在官場為官多年的經驗,你給小侄一個準信,如果,小侄是說如果阿,如果汝陽袁家出了事,朝廷會有什麼反應”
趙謙猛的一個激靈,好像全身被冰水澆淋過似的,忍不住打了一個顫,很是震驚的看著高珣,見高珣眼神一閃一閃的,頓時低聲顫抖的道:“雲軒,你。你不是想對汝陽的袁家老家動手吧。”
“怎麼會!這不是汝陽縣還有三萬多娥賊在嗎,還輪不到小侄出頭。如今,小侄正為糧草的事發愁,哪裡還有多餘的精力來顧忌汝陽,這不,待小侄回去後,正要打算把軍隊撤出征羌縣呢。”高珣頓時滿口否定的道。
“撤出征羌縣”趙謙雖然不太懂軍事,但是,他也知道高珣的軍隊在征羌是一個維持與西華縣,汝陽縣相對平衡的存在,一旦高珣撤出征羌縣,那汝陽縣的娥賊在沒有外力壓製的情況下,一定會重新攻打汝陽縣城。
趙謙也明白高珣這是要借娥賊的手,破了袁家啊。
“世叔,如果袁家出事,朝廷是不是會怪罪”高珣見趙謙臉色陰晴不定,在一次問了下。
趙謙深吸了口氣,讓心漸漸平靜,最後慢慢的道:“一旦真如雲軒你所說,袁家被娥賊所破,在朝廷上,特彆是陛下那裡,定是心中歡喜。畢竟陛下忌憚袁家為首的士族,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自打陛下登機懂事以來,就從來沒有放棄過對他們的打壓。
雖然袁家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雒陽,不,是長安,也就是帝都。但是,在汝陽的老家,卻是為帝都袁家錢糧,為他們結交其他士族的根基所在。隻要這袁家老家被毀,定會讓袁家失去一臂。
當然,陛下欣喜歸欣喜,但是為了安撫袁家,必定會追查汝南郡這邊的責任,畢竟袁家不管是朝廷上,還是地方郡縣上,他們的勢力讓陛下不敢輕易動他。所以為叔我作為汝南郡守,必定是逃脫不了。不是罷免就是調任他方這是必然的。至於雲軒你,也一定會受到牽連。不過,陛下一定會記住你。“
高珣默默的點了點。現在他的官職隻不過是一個揚州兵曹而已,根本就不存在丟官不丟官,大不了回揚州。反正他在中原的名望,他也得到了。隻是,讓趙謙失去官職,他心中有點過意不去。雖然在對付袁家這事上,趙謙沒有幫到他什麼忙,但是,對他的支持,還是實打實的。何況,趙謙還是蔡邕的好友。
一時間,這讓高珣處於了兩難境界。
“雖然不是經過雲軒你的手,但是,如果能做到為叔做不到的事,你還是放手去做吧,不要有什麼顧忌。”趙謙見高珣沉默,頓時理解高珣的心境。於是向高珣勸解道。
“世叔你就不擔心你的官職”高珣見趙謙反勸導他,於是詫異的問道。
“為叔最多也是一個失責而已。又不是什麼大罪過,反正陛下也會記得我的好,遲早會啟用為叔的。”趙謙微微笑了笑。他對袁家這幾年老是掣肘他,心中也憋了一口怨氣。既然能給袁家找點麻煩,他也樂見其成。
“那小侄就放手一搏了”≠≠,
“恩,不過,不能讓汝南的娥賊失控,必須要掌控在你的手中!”趙謙像響起什麼,頓時一拍額頭道:”對了,忘了一件事,這對雲軒你來說,也是一件喜事。“
趙謙說完,在案幾上的綿帛與竹簡中,找出一卷綿帛來。遞給了高珣道:“朝廷對你在解圍平輿縣危機,並斬殺五萬餘娥賊的戰績很是滿意,已經擢升你為朱右中郎將座下,軍司馬一職。”
高珣心中頓時一冷,他雖然得到了朝廷的認可,也同時擺脫了濁吏的命,吃上了朝廷的俸祿,但是,高珣心中很是不滿意這樣的任命。
他雖然已經屬於朝廷剛剛組建起來的北軍戰列之中,但是,如今他手下的軍隊,都是他辛辛苦苦組建起來的,是他的私軍。朝廷這一紙任命,豈不是讓他即幾年的心血都打了水漂這些軍隊可是他安家立命的根本,怎麼可能交出去。
高珣平息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慢慢的打開綿帛。
果然,因為高珣在平輿縣解圍的戰功,被朝廷任命為朱儁軍下的軍司馬一職。鑒於汝南戰事還沒有平息,他暫時不需要前往朱儁軍中聽命。
高珣長籲了口氣,不要他立即去朱儁軍中就好,那他就有足夠的時間來應對。同時,他也必須立足足夠的戰功,儘快擺脫這個他不太情願的軍職。泡泡,更新第一,全文字,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