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楊賜得知高珣還不是茂才或者孝廉的身份時,心中頓時咯噔一下。他怎麼把這個給忘了呢?同時,也開始埋怨起趙謙與蔡邕。你們兩人也是久經官場的人了,怎麼把官場的規則與大漢的禮製給忘了。這不是給袁家乘機拿捏嗎?
雖然在光和元年,陛下設立的鴻都門學,有過一陣州郡舉薦的人,擔任刺史,郡守,尚書,侍中等職,但是,因為這年不斷出現自然災害,在蔡邕,馬日磾,張華等人規勸下,已經取消。
所以,高珣要想在官場上走的遠,這事還必須儘快催促趙彥信與伯喈解決。
馬日磾嘴角抽搐了下。本想再要進言的他,頓時閉口不言。也與楊賜一樣對趙謙與蔡邕兩人呢埋怨不以。
他與蔡邕知趣相投,兩人在朝廷為官時,就已經成了好友。在前以段時間他也得到從揚州發過來的信,蔡邕拜托他照顧他弟子與未來女婿的信。所以,在得到高珣連續傳來的戰功時,他也上了心。但是,在此時,他卻無能為力。
立在劉宏身邊的張讓,聽到袁隗的話,心中也同樣咯噔了一下,本來對高珣的功績,在朝廷上引起袁家與楊家相互爭鬥的事,他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來的。讓這些士族死敵鬥個你死我活,他反而樂見其成。
隻是沒有想到高珣的身份還是蔡邕的弟子。在光和元年,蔡邕從金商門,入崇德殿,闡明時事,並言是婦人與宦官乾涉朝政時,他們就開始記恨蔡邕。
於是在陽球等人誣陷蔡邕時,他們也開始落井下石。並差點讓蔡邕棄市問斬,如果不是中常侍呂強求情,此時的蔡邕早就白骨葬於野了。但也讓蔡邕被迫流放朔方。
同時,在蔡邕被赦免,正要會中原的時候,又得罪了王甫為首的宦官。又加上他們與王甫等人同氣連枝,讓蔡邕到如今還流亡江海。
所以他們與蔡邕的種種恩怨,已經是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如今蔡邕遠離朝廷,對他們還沒有什麼過多威脅,所以,他們也沒有過多的放在心上。但是,如果高珣這個作為蔡邕的弟子,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一旦有機會讓高珣出現在了朝廷,在加上高珣又是武人出身,會不會為他的老師複仇,從而對他們進行加害?
張讓一想到這,心中頓時一陣激靈,絕不能讓高珣這個人出現在朝廷當中,最好的結果是在高珣還沒有成長起來前,就對高珣打壓。
雖然這個結果也是死敵袁家所需要的,但是為了他們的安全,張讓也顧不上那麼多了,眼睛轉了轉,立即向劉宏躬身道“陛下,仆以為高司馬如今正處於風口浪尖上,此時,還是不宜出任汝南都尉一職。等他再有了戰功,就說的過去了。”
張讓心中知道,此時的劉宏正興奮當頭,不宜明麵阻止,於是他采取拖延戰術。他作為服侍了劉宏十多年的身邊近臣,能夠讓劉宏親口對天下人說他是劉宏阿父的人,對劉宏的脾性很是了解,隻要等著風頭一過,劉宏在後宮遊樂還來不及,哪裡有時間來管高珣這點小事。
到那時候,他在炮製一些理由,把高珣打下去,就順理成章了。
劉宏正對何進的不作為而惱怒,見張讓這個心服近臣也反對,頓時心中一陣鬱悶。他身邊的大臣,不是拉幫結夥反對他的任命。就是置身事外不管不顧。連他的寵臣也一樣跟著反對,難道這任命是錯的?
看來還是朕太心急了。也對,高珣這人如今還不及弱冠,就突然被他提拔到兩千石的都尉,對其他人來說,確實是會引起嫉妒與打壓。
隻是大漢朝難得出現一個既不是袁家這些世族出身的人才,而且是在這個大漢已經開始烽煙四起的時候,更是需要這個沒有什麼背景的人來為他做事。
劉宏想了想道“既然諸位大臣不太認可高珣,那好,這汝南都尉一職,就此做罷。”
袁隗,袁逢等人見劉宏鬆口,不在任命高珣為都尉,心中頓時舒緩了口氣。張讓等宦官也是同樣如此。
“不過,高珣的戰功卻不能不給他,不然,這傳揚出去,還以為朕不識人才。這樣,擢升高珣為彆部司馬,依舊讓他隸屬於朱儁的右中郎將部。
並賞賜高珣金五十斤,同時,讓趙謙與王允兩人速度解決掉高珣茂才的身份。這事任何人不得阻擾。因汝南,潁川等地的戰事還沒有解決,高珣也不需要回朝廷擔任郎中。直接讓他聽命朱儁命令作戰即可。楊卿,這事你親自操辦。等會來朕這拿一下聖旨。“
劉宏既然不能讓高珣得到都尉一職,那麼,他就他幫高珣以後官場的路鋪平,你袁家不是嫌棄他不是茂才出身與孝廉出身嗎,那行,朕就直接把這給補上,看你們以後還有什麼話說。同時,為了防止袁家人再次作梗,他把這事交給了楊賜來解決。
“諾。”楊賜立即應諾,與馬日磾相互對視一眼,兩人不由得都露出了欣喜的是神色。雖然高珣沒有得到都尉一職,但是,高珣官也好歹往上升了一升。在加上劉宏特意交代解決高珣的出身問題,那高珣以後的官路要通暢了許多。
劉宏這個任命,讓前殿上的張讓,何進等人嫉妒與吃驚。張讓是嫉妒劉宏如此看著高珣,暫時搶去了他在劉宏心中的地位。而何進沒有想到劉宏這個大肆賣官換錢的主,為了高珣,既然能拿出五十斤的金來。何進眼神一陣閃爍。看來,以後要好好的關注一下這個高珣才行。
袁隗,袁逢等人眉頭緊皺。他們也沒有想到劉宏會如此看重高珣,不惜親自過問高珣身份的問題。而且還是用聖旨下達。這是容不得更改的啊。看來,高珣這小兒有劉宏庇護,想要找他麻煩,還多費一番手腳了。
於是雙眼一轉,又向劉宏躬身道“陛下,南陽,潁川戰事,在朱右中郎將手中依舊不能打開局麵。反而讓娥賊勢力不斷擴大。
如今潁川郡不僅丟了治所陽翟縣,而且,潁川境內,除了長社幾個縣外,其餘的都落入了娥賊的手中。南陽,東郡也是如此。為了不時戰局惡化,臣懇請陛下另選賢能,負責這幾地的戰事。“
劉宏不由一陣意動,他對朱儁在南陽與潁川兩地的戰事,也很是不滿意。朱儁幾萬兵馬所取得的戰績,還不如高珣幾千人馬。如果更換一個主將,是不是能讓這些地方的娥賊快速平定?
“那不知道袁司徒可有合適人選?“劉宏問道。
袁隗心中一陣大喜,看來劉宏也有動朱儁的心思。他心中雖有人選,但是,卻不能說不出來,不然,會讓人捉到把柄。
“回稟陛下,臣無能,一時尋不到可靠人選。”袁隗地下頭,象很是慚愧一樣。同時,不動聲色的斜眼看了下身邊的張溫。並在他的笏板上,悄悄的寫了個‘紹’字。
張溫正仔細打量袁隗,見袁隗在笏板上寫的那個紹字,頓時煥然大悟。同時,心中也立即一陣決然。如今袁家聲勢滔天,他南陽張家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必須投靠一方。
一個是朝廷,另一個是袁家。以當今陛下的荒誕與荒淫行為,早早的因為酒色掏空了身體,以及皇子辯,皇子協還很幼小,在加上何進等外戚不斷抬頭,作為久的他來說,這是亂起的源頭。所以,他不看好朝廷。
而袁家不同,在朝廷上的勢力就不說了,兩個袁家人都是已經位列三公九卿。在加上其他尾翼的人,形成了很大一股勢力。在加上,袁家愛在汝南郡,潁川郡,南陽郡,冀州等地長久經營。使得袁家已經成為能左右朝廷局勢的家族。
為了他家族的長久利益,他心中定然偏向了袁家。於是起身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人舉薦。“
“哦。張卿所舉薦的人是?”劉宏沒有看到袁隗的動作,頓時來了欣喜的問道。
“就是袁家袁本初。此子不僅清正能乾。同時,在天下世族中名聲顯赫,士人皆以結交他為榮。如果有他代替朱右中郎將,定會能起到不錯效果。”張溫直言道。
這也是他的心中真實的想法,袁紹雖然還沒有出仕,但是,名聲在大漢已經是顯赫非常,不管是哪些成名的文士,還是世族子弟,都以能結交袁紹為榮耀。這主要原因還是以袁紹為首的人,對反抗宦官最激烈。同時又不斷救下被宦官迫害的文士與士族,讓袁紹的名聲與威望很高。
這也是張溫在袁隗暗示他提名袁紹後,毫不猶豫的出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