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那些陶升統領的黃巾軍,即便他們是張梁帳下最精銳的親衛,可在陶升連人帶馬,被黃忠一刀給斬殺後,士氣頓時大受打擊。既然連他們的統領也不是黃忠的一刀之敵,那他們這些作為小卒的,更加不是黃忠的對手了。
看著來勢洶洶的黃忠,以及後麵緊跟過來的高江與徐忠所帶的一眾兵馬,心神震撼之下,立即一哄而散。
在後麵觀戰的張梁,也沒有想到他的親衛統領,既然在黃忠的手上走不到一個回合。在大驚黃忠武藝的同時,他也親自指揮餘下的兵馬就地防禦。為了保險,張梁還把正在回軍,管亥所統領的黃巾力士,一起叫過來防禦。
正要往張梁大軍處衝殺的黃忠,在見到張梁把他身後的黃巾力士叫去防禦,頓時會心的一笑。揮手讓高江,徐忠等人放慢衝陣腳步。給管亥所部一個回防時間。
如果張梁讓他的親衛就地防禦來抵擋他的進攻,再讓管亥從他身後發起攻擊的話,黃忠還會有所忌憚。畢竟黃巾力士的戰力他已經身有體會。在加上張梁的親衛,兩部一夾擊,他部兵馬,也有可能崩盤失敗。
待黃巾力士過去後,黃忠看準時機,也不給黃巾力士從容布陣的時間。立即揮刀衝了過來。此時的黃巾力士,正是陣型渙散之際。也是最容易擊敗對方的時期。
正因為時間倉促,在黃巾力士的陣營還沒有擺開,被黃忠所帥的兵馬一衝。頓時讓黃巾力士陣營混亂無比。許多的黃巾力士,在黃忠,高江的帶領下,不斷被斬殺。
而張梁也知道自己犯了戰術上的錯誤,見黃巾力士已經陣容混亂,已經是不堪大用。於是,不得不下令親衛漸漸後退。同時,也把那些正在圍攻高珣部的兵馬,也撤出了大部分來,阻擋黃忠的進攻。
張梁兵馬的撤出,讓正在觀察戰場形勢的高珣,立即捉到了機會。同時,也見與楚重相約的時間已到。於是下令程普,韓當,陳到等人,率著兵馬在黃巾軍軍陣中殺開一條血路,開始脫離戰場,甚至連傷兵也一並帶走。
“哐!哐!哐!”
急切的金鑼聲,在他們率領部下撤離了戰醜,立即敲響。
正在猛攻黃巾力士的黃忠與高江部,在聽到高珣的撤退命令後,立即組織兵馬與黃巾力士脫離短兵接觸。黃忠本來就是為高珣贏鰓會,見高珣已經率著兵馬撤出,帶著高江,徐忠等一眾兵馬緩緩的向高珣部靠攏。
半個時辰後,當高珣率著兵馬,來到距離戰場十來裡路程的地方時,就看到一座規模不是很大,僅僅能容納三千人左右兵馬的軍寨,出現在他的眼前。
高珣率著大軍,來到楚重建立起來的營寨外,仔細的打量了營寨一番。不管是寨門,還是寨欄,還是哨塔,都很堅固。並且在寨門口,還挖了一條一丈來寬的壕溝。
見到這些,高珣頓時滿意的點點頭。以這軍寨的堅固度,即使他隻用兩千來人,也能守酌幾萬人馬的進攻。隻要糧食充足的話,守住幾天的時間也不是問題。
不過,他建立軍寨的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阻擋黃巾軍進攻,也為了消耗黃巾軍士卒的體力。所以,他在這軍寨呆的時間不會太常。最多也是一天的時間。
高珣讓大軍原地歇息,也派兵進入軍寨內。一個時辰後,高珣因為就記掛這大軍的傷亡情況,把黃忠,高江,徐忠,程普,韓當,陳到,高珙等人叫了過來。
經過黃忠的歸納整理後,帶著傷感的語氣向高珣道:“此次與娥賊相戰,我軍功戰死人員兩千六百餘人。受傷者三千七百餘人。其中有四百餘人因重傷緣故,以後再也無法上戰場。”
“而我前部原有兵馬一千兩百餘人,此戰過後,經過忠的清點,能戰之士,還有六百五十來人,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受了不小程度的傷。還有帶回來的三百餘人,受傷程度較重,占時無法上戰場。剩下兩百餘人,就是陣亡兵員。”
“顯明左部兵馬的情況與忠的情況差不多。隻是能戰之士剛剛達到六百。戰死兵馬兩百六十來人。德謀與義公兩部的兵馬,也總共戰死人數五百餘人。”
黃忠深深的吸了口氣,又道:“而更嚴重的是,右部的奮冀戰歿,彆部的叔通生死未知,這兩部也是損失最慘重的。叔通部兵馬,如今隻剩下不到兩百餘人。奮冀的兵馬隻有七百來人活著。隻有叔至的兵馬,損失的最少,戰歿一百來人。可以說,我部兵馬損失慘重。”
高珣聽到黃忠報來的戰損,嘴角頓時不受控製的抽搐了一下,一戰就讓他損失兵馬近三千人,其中鄧當部可以說已經被打殘。而鄧當本人,為了救他,如今還生死未知。右部因為宋謙的戰死,更讓高珣失去了一位好友的同時,也失去了一部兵馬的主將。
同時,高珣也很是心疼黃忠與高江兩部兵馬的損失。這兩部兵馬是他手中最精銳的兩部。僅僅與黃巾軍兩個多時辰的搏殺,就讓他部下戰死五百來人。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當然,這次戰事,與黃巾軍的相戰,也是這兩部兵馬充當主力。如果不他們奮力抵灼巾力士的攻擊,並最後在黃忠的帶領下,對張梁發起攻擊,他此時恐怕不是暫時撤退,還是兵敗了。
不過,高珣也為他們感到欣慰。在戰損情況已經達到五分之一的情況下,要是其他的兵馬,早就已經崩盤了。可是他們還依舊完整的撤了出來,甚至還有一戰之力。
高珣整理了一下思路,最後道:“奮冀的戰歿,珣也深感悲痛。可戰事還需依舊進行。為了能使右部與彆部兵馬發揮餘熱,珣決定,把這兩部人馬合二為一,成為右部。“
高珣最後的目光落在此時因失去好友,而正處於悲痛之中的徐忠身上道:“誠貞,這部司馬的位置就由你來代替。”
徐忠默然的點了點頭。他一時無法接受好友的突然離去,還一直沉寂在悲痛之中。對高珣提拔他為一部司馬,他不僅沒有感動高興,反而是悲從心來。
他與宋謙兩人,從結識到今,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他們一起在宋家莊園中,一起討論時事,一起議論品評人物。也一起習武。更是一起加入高珣軍中。
如今,卻隻剩下他一個人。特彆是這個右部司馬的位置,還是他好友以前的。
高珣見狀,來到徐忠身邊道:“誠貞,還請節哀。珣讓你當右部司馬,不是為了勾起你的。。“
還未待高珣說完,徐忠頓時打斷道:”高司馬放心,忠知道輕重。隻是想起奮冀兄的離去,一時難以接受而已。“
高珣無聲的拍拍徐忠的肩膀後,也不再規勸。他讓徐忠當這右部的司馬,一是為了穩重這右部的軍心。畢竟右部的人馬,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丹陽郡人。二是他手中實在是沒有司馬好的人選來出任。也隻能把這個一直在黃忠手下做事的人,提拔起來。
黃忠作為徐忠的老上司,如今見徐忠已經與他平起平坐,他也沒有什麼嫉妒之心。反而上來安慰。有了黃忠帶頭,程普,陳到,韓當等人,也跟著上前安慰。畢竟他們與宋謙也愛一起共事了這麼久,也是有了深厚的感情。對徐忠也是一樣。
待徐忠的事告一段落後,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戰事,高珣一方麵讓程普率著所以的傷兵回舞陽縣醫治。同時,也讓韓當與陳到的兵馬,去下一個軍寨把守。
而高珣則帶著黃忠,高江兩人,以及他們手下的兵馬,抓緊時間歇息的同時,靜靜的等待黃巾軍的到來。泡泡,更新第一,全文字,無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