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高珣送走高父後,也顧不得休息。立即找來戲忠,杜衡,宋淩等人。把他要加冠的消息告訴了他們。畢竟,他加冠的時候,額需要許多的觀禮嘉賓。而戲忠等人,正是他最好的選擇。
同時,也是在告訴戲忠等人,他高珣正是成年。
得到戲忠等人的祝賀後,高珣立即拿出一篇專門記載冠禮的書籍,了解一下加冠的章程。
冠禮分為兩大禮程,第一程是預禮,第二程是正禮。
預禮即正式加冠前以禮儀規定的程式做好準備事務,主要環節為
筮日以占卜確定冠禮日期。
筮賓在參禮賓客中占卜確定一人為正賓。
約期商定冠禮開始的具體時辰。
戒賓邀請正賓與所有讚冠賓客。
設洗加冠者禮前沐浴與當日特定梳洗。
第二程是正禮,即加冠之日的禮儀程式,完整的次序是十項
陳服器清晨開始陳設禮器、祭物與相應服飾。
迎讚者入廟加冠者家長迎賓客進入家廟。
三加冠始加布冠,意為冠者具備衣食之能;二加皮冠,皮冠亦稱武冠,意為冠者具備基本武技;三加爵冠,爵冠亦稱文冠,意為冠者基本具備知書達禮之能;三冠連加的禮意在於激勵冠者由卑而尊不斷進取,是謂“三加彌尊,諭其誌也!”
賓醴冠者正賓為加冠者賜酒祝賀。
冠者見母加冠者正式拜見禮儀確定的母親,未必是生母。
賓賜表字正賓為加冠者賜以本名之外供尋常稱呼的稱謂,這個稱謂叫做“表字”,以與父母所取名字區彆。加冠之後“表字”代“名”,隻有父母國君可呼其本名,禮意在於崇敬父母為冠者所取之名。是謂“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見家人加冠者以成人身份正式禮見所有長幼家人。
見尊長加冠者以成人身份正式拜見鄉老族長大夫或國君。
醴賓主家宴請參禮賓客。
看著這冠禮程序,高珣心中直抽蓄。這禮儀太過繁瑣。難怪到了宋代,司馬光,朱熹之後,冠禮是越來越簡單。
第二日。
高珣要加冠的事,整個高家塢堡被知曉。同時,也開始向海鹽縣,吳郡傳播。
於是,本來還在學堂悠然自得的教著學生的蔡邕,也立即趕到了高家塢堡。全程參與了進來。畢竟高家以前隻是一個貧寒之家,沒有經曆過這些。即使經過時間惡補,也一定不知道一些注意事項。他必須要為高珣把好關。不能讓高珣的加冠禮儀出了岔子。不然,高珣會因此而成為天下人取笑的對象。
當然,蔡邕如此對高珣的加冠禮如此上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高珣除了是他的學生外,還是他未來的女婿。
如今,他的女兒蔡琰在去年中平元年,就已經舉行了笄禮,取字昭姬。寓意他的女兒效仿本朝班昭,班大家。
一旦高珣行了冠禮,那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而且,這婚事還必須加快。
高珣從冀州帶回來甄薑的事,蔡邕已經知道。男人娶妾很正常,但是,他當他從宋淩等人口中知道,甄薑的是中山國士族女之後,心中就開始發急起來。如果讓甄薑在高珣這拔了頭籌,先懷了高家的骨血,那豈不是可以威脅他女今後在高家的地位?
如果說,蔡邕以前是看中高珣的才華與能力,把他的女兒,是下嫁給高珣的話。那麼現在,高珣如今是海鹽侯,與他陳留蔡氏一族,也算是門當戶對。
雖然此時的高家,還底蘊很差。但是,他相信,以他與他身後好友的幫襯,以及高珣的能力,隻要給高珣時間,高家成為大漢有影響力的士族,是遲早的事。畢竟,這大漢天下,不怎麼太平,正是需要像高珣這樣的人物。
而高珣的父親,在得知蔡邕要加入高珣冠禮安排後。立即大喜。
哪怕他這段時間,向蔡邕請教的太多,也不及蔡邕當麵指導啊。有了蔡邕的參與,他的底氣也足一些。
於是,高父在蔡邕的指導下,先是請來筮者。也就是算卦的人。在高家的父廟門前卜卦,以確定加冠的時日。
高珣的加冠時日,定在三月十五那日。
同時,高父與蔡邕兩人,又商討參禮嘉賓人選。雖然這些參禮嘉賓,都需要主人。也就是高父邀請一些與他身份相當,或者更高貴的一些人。但是,高父以前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民。一個隻知道與田地打交道的平民。
如果讓他請人的話,最多也過是請來一些與他一樣身份的人。在這個越來越看重身份的時代,一旦發生了這樣的事,那高家就大失麵子。也會被人所看不起。
高父也知道他的短處,於是,就把注意打向蔡邕。蔡邕好歹是高珣的老師,也是未來嶽父。
蔡邕也是知道高家的短處,於是當仁不讓。先是向吳郡太守,也就是他的好友刑鬆發去了請帖。同時,也沒有忘記海鹽縣的縣令,也就是海鹽侯相晏僑。後又向那些吳郡士族以及有名望的人士也去意一封。
雖然高珣以前與這些吳郡士族,鬨的很不愉快。但是,高珣這隻是一個加冠禮,他相信,以他的名義去請。他們還是會來的。
高父在蔡邕的指導下,又開始準備加冠時,所用的禮器、祭物與三件頭冠以及相應服飾。
一切準備就緒後,就隻等冠禮之日來臨。
而高珣的冠禮,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傳揚的整個揚州皆知。畢竟高珣高珣此時的身份擺在那。他的一舉一動,很是牽動這許多人的注意力。
同時,高珣的大兄,高誠也特意請假,帶著鮮於丹,辛桐等人,從壽春縣趕了回來。高珣的二兄,也從海鹽縣賊曹從事上,回到了高家塢堡。
即使是與高珣有過節的吳郡四大家族,也由他們的家主出麵,帶著一眾人等,在三月十四那天,抵達高家。對於吳郡四大士族來說,隻要他們還為與高家徹底撕破臉皮,哪怕這幾年高家再怎麼強勢崛起,他們也不得不保持風度。何況,他們還是蔡邕邀請來的。
而高珣則開始焚香,沐浴,戒齋。這也算是對加冠禮儀的一種尊重。
同時,在這一天,當刑鬆,宴僑等人抵達後,高父又帶著所有的參禮嘉賓,進入高家始祖廟。在筮者的卜卦中,最後確定蔡邕為正賓。也就是最後為高珣加冠的人。
而刑鬆則為讚賓。也就是蔡邕為高珣加冠時的副手。
本來按照禮程,既然蔡邕為正賓,高父需要在這天,親自上蔡邕的門,在邀請一遍。隻是,蔡邕已經住在高珣的家中,所以,高父在家中邀請當著眾人麵,再一次邀請後,就已經完成了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