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閱漢末!
“在!”
高珙與郝昭兩人,聽到高珣的叫喊,心中頓時間狂喜莫名。可兩人在高珣麵前又不敢喜形於色。他們知道高珣接下來要說什麼。如果因為他們的不穩重,而導致即將要到手的好事給弄飛了,他們自己也不會原諒自己。
於是兩人強行壓住心中的喜色,齊齊出列,來到高珣的麵前。態度很是恭敬與虔誠。不過,他們在怎麼壓製喜色,他們雙眼中流露出來的亮光,怎麼也掩飾不了。
高珣看到兩人故作平靜的神情,嘴角微微翹了翹,道“在幾日前,我就答應過你們,隻待隴西郡的內患已解決,就給你們獨自領兵的機會。這些年來,你們兩人的努力,我也看在眼裡。確實不錯。也沒有辜負我的期望。”
高珣語氣頓了頓,掃視了兩人一眼,很是肯定的向兩人點點頭。高珙這個胞弟,雖然到了此時,還依舊不怎麼喜歡讀書。但是,在武藝一途上,經過戰場上的磨練,確實是突飛猛進。
在高珣的軍中,在武藝與力氣上,還能壓製住高珙的,也就黃忠一人。像趙雲,楚重,典韋,許褚他們這樣的猛將,也不敢說完全壓製高珙。至於高珣,在與高珙比試的時候,如果不是高珙顧著他的臉麵,此時恐怕是被高珙壓著打。
而郝昭,自打在冀州來到高珣的軍中後,一直就跟在高珣身邊。在高珣身邊耳濡目染之下,不僅武藝提升了許多。而且,對如何指揮兵馬,安營紮寨,居中調度等軍事能力,更是與日巨增。
也正是如此,在這隴西郡正需要更兵馬的時候,高珣就打算把高珙與郝昭兩人弄出去單獨領兵。
最後高珣道“從今日開始,由你們兩組建‘虎衛營’。六郎你為司馬,伯道你為假司馬。”
“諾。”
高珙與郝昭兩人欣喜應諾。在高珣的帳下,他們終於能獨立領兵了。
“君侯,不知這‘虎衛營’是什麼性質的兵馬?”
在高珙還沉浸在喜悅中時,郝昭已經開始詢問高珣組建‘虎衛營’的要求。隻有把事情問清楚了,才能有目的的進行軍事訓練。不然,到頭來就會弄巧成拙。那時,不僅辜負了高珣對他的期望,也有愧於高珣對他的栽培。
聽到郝昭詢問,高珣不由的點頭。相比高珙,在心性上,郝昭要沉穩許多。在高珣的心中,‘虎衛營’這統帥的職位,郝昭要比高珙稱職一些。但是,組建‘虎衛營’是他心中的重中之重。哪怕郝昭對他忠心耿耿,高珣也不敢貿然把這職位交給郝昭。
畢竟人心難測。萬一郝昭接手了‘虎衛營’之後,因為實力的增長而變心了呢?
而高珙是他的胞弟,在武藝上又出類拔萃。雖然他此時心性不夠穩重,但好在高珙還年輕。有的是機會給高珣來調教。
“我的打算是,在有了‘驍騎營’,‘疾風營’,這兩隻騎兵的基礎上。在組建一支,由全軍軍中,騎術最精湛,武藝最少能以一擋十,而且又身強體壯的精銳老兵組成的兵馬。這‘虎衛營’相當於老典,仲康他們的‘鷹揚衛’。”
高珣對東漢末之際,像曹操的‘虎豹騎’,袁紹的‘大戟士’,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董卓的‘飛熊軍’這樣的精銳中的精銳,早就垂涎三尺。
像戰馬這樣的資源,經過這次內患的平定,即使高珣立即組建五萬騎兵,也都有剩餘。而已經得到了許多,而騎兵的兵員問題,在隴西郡這樣的邊郡,也根本不缺。何況,此時他的手下,還有好幾萬的羌蠻兵員。
既然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他都占齊了,那他根本就沒有放過這機會的道理。
“君侯,這選人可有要求嗎?”
郝昭向高珣抱拳為禮後,恭敬的道“要論騎術,隴西郡的漢民青壯,哪怕他們再怎麼精湛,也遠比上不那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羌蠻。論身體素質,也比不上從小喝著羊奶,啃著羊肉,牛肉長大額羌蠻。所以。。”
“伯道的意思是想招募羌蠻入‘虎衛營’?”高珣一臉平靜的問道。可能是高珣久居上位,或者是在戰場上積累起來的殺氣,讓高珣的氣勢,頓時間讓四周的人窒息了幾分。
郝昭迅速抬頭看了眼高珣,同時,他的神情更加的恭敬,道“是的,君侯。”
“嗬嗬。”
高珣身上的氣息頓時閃開。拍拍郝昭的肩膀,向典韋與許褚兩人偏了下頭,緩緩的走下了高台。同時,他的聲音也傳向了郝昭與高珙的耳邊。
“伯道你說的不錯。羌蠻的騎術與身體素質都要比我朝百姓要強。確實是招募‘虎衛營’兵員的人選。但是,在此時,我還沒有看到他的忠誠之前,還是不要打他們的主意為好。”
“其實,在邊郡的我朝百姓,因一直與羌蠻打交道。他們的身體素質,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特彆是那些常年與羌蠻相戰的各縣縣兵。戰鬥經驗豐富,騎術更是不錯。”
“所以,此時,在兵員不足的情況下,另可空著編製,也不能倉促成軍。”
“諾。”
高珙與郝昭兩人,聽著高珣越來越遠的聲音,都抱拳重重的應諾一聲。
高珣在狄道縣白石的一把大火,燒死羌蠻聯軍。後隴西郡其餘十縣同時對羌蠻老巢發起攻擊。並在短短的兩日時間不到的情況下,總共斬殺羌蠻兵,以及其他的羌蠻近十萬人。同時,抓獲羌蠻俘虜與其他羌蠻近二十萬的事。
在幾日時間的推移下,急速的傳遍了整個涼州。這麼多的戰場收獲,即使是大漢建國以來,也還是第一次。
哪怕是一二十年前,駐守涼州的“涼州三明”他們的戰績,加起來恐怕也不過如此。當然,高珣與他們還是有點出彆。
“涼州三明”的戰績,主要是針對生番。而高珣麵對的是治下境內的歸化羌蠻。
雖然這些歸化了羌蠻,雖然被漢朝百姓所瞧不起,但是,好歹他們也是屬於漢民。高珣這如此卓越戰績,讓高珣的名聲,漸漸的毀譽參半。
讚成高珣的,則說是高珣平定了隴西郡的內患,是隴西郡百姓的大功臣。不讚成的,則是高珣濫殺無辜,一個吸著鮮血,啃著骨肉的“屠夫”。
當然,高珣在隴西郡所造成的殺戮,不僅震懾了其他各郡的羌蠻,也鼓舞了各郡熱血青壯,湧入隴西郡,想要入高珣的軍營。
甚至,那些在涼州各郡,還被羌蠻欺淩的漢朝百姓,開始決定隴西郡安全治所,不斷有拖家帶口之人,來到隴西郡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