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世界飛升者!
雨林之中,土著人的信仰崇拜,大多數是一些圖騰,自然靈一類,屬於早期的信仰崇拜類。
鱷魚這種強大而凶殘的生物,被土著人崇拜不足為奇。
“或許有些用處,等到繪製基盤的時候放進去,希望派得上用場。”
又隔了幾個月,林正陽閒暇時候除了研究信仰的奧秘之外,也陸陸續續開發了幾個低等級的神術。
所謂神術,就是神靈賦予牧師的一種法術模板,牧師每日祈禱,就可以獲得神靈反饋的神術。
賦予神術,這是神靈信仰網絡的一個重要用途。
林正陽在這方麵還是新手,也無人贈予他標準的神術模板。
假如他現在賣身一些大神係,自然會得到指點,獲得很多神靈間才能獲得的奧秘。
可惜,他不願意這樣。
正所謂寧為雞頭不做鳳尾,就是這個道理。
那些綿延千年的教派,哪一家不是早有班底豐厚,新人加入這種團體,多是乾些臟活累活,美其名曰打磨棱角,等到徹底被消磨了意氣,變成了體製內部的一根螺絲釘時,這個“工具”才算合格,之後才有提拔。
林正陽一生,求的是逍遙自在,就算要走封神的道路,那也得是自己當家做主,哪裡肯去給人當從神?
想都不要想!
是以,隻能自己辛苦鑽研,研究聖力的轉化,以及神術的模板。
神術本身,也是龐大而複雜的學問。
成熟的神術模板,效率高而且更加方便實用,草創出的神術往往效率低而且疏漏不少,這也是很多半神教會在競爭上敗給成熟宗教的緣故之一。
半神成立的新生教會,神職人員缺乏經驗,神術本身數量少而且消耗大,組織結構也很粗糙·········
差距就是這些方方麵麵體現出來的。
這些細節方麵,需要的是歲月的沉澱才能積累而出。
白手起家的新神,往往都在這方麵吃虧過。
“聖光術,檢測陣營,辨彆毒素,淨化水質,鷹眼術,堅韌皮膚·········”
“法術轉化成神術的難度,超出我的預料了,這麼下來,沒有幾十年的功夫,一整套從牧師到主教還有聖靈的神術體係根本辦不下來,太慢了!太慢了!”
古典洋房的房間裡,林正陽丟下一根羽毛筆,躺在靠椅上,疲憊地按住太陽穴按摩起來。
整個屋子裡,從進門開始到他背後的床上全部是高高摞起來的法術書籍。
整個屋子除了一條一人寬的小徑之外,彆處再無下腳之地。
這些法術書,很少帶有魔法的靈光,其中大多數都是些筆記,介紹些偏僻的知識。
少數帶著魔法靈光的,其實都是英國魔法界消失後流出的珍貴書籍。
至於彆處的魔法傳承,但凡成體係的,都會看得嚴嚴實實地,根本不對外出售。
霍格沃茲係的巫師魔法,偏向於經驗主義的血脈施法,到了一定境界後則開始觸及魔法的本質以及源泉,不是很適合人類。
這些魔法,更接近於魔法生物的本能,據說這一脈的巫師祖上或多或少都有魔法生物的血脈。
問題就出在這裡,霍格沃茲的魔法,大多沒有專門的法術模型,他們施法不講究研究這個魔法作用的本質以及變化,而是用非常主觀的辦法——甩幾下魔杖,用什麼角度,念什麼咒語,帶著什麼感情,甚至於甩魔杖時用多大力度············
這種巫師的魔力無需提煉,隻需要成長就會自然誕生,就好似魔法生物一般,所以施法對於他們其實是本能。
最初的巫師甚至於不需要魔杖,隻是魔杖有輔助的作用罷了。
法術模型是什麼?
就是把魔力如何作用到現實,如何引起反應,怎麼操作形成我們想要的那種法術效果,這期間的原理、過程以及設計到的魔力學、魔法學以及物理學甚至於能量學等等,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法術模型。
換言之,一個簡單的法術模型背後,將會涉及到相當多的知識。
一個真正研究真理的法師,不可能不研究這個法術的形成原理,乃至於萬事萬物的本質。
而巫師們從不管這些,他們的法術,就是純粹靠經驗總結帶來的,用練習鍛煉出施法的記憶,完全不管原理,不管背後魔力怎麼作用形成的法術效果·············他們隻管放出法術就好,能用就行了,管那麼多乾嘛!
隻有少數的巫師才會繼續研究這些魔法效果背後形成的原理。
這也是巫師一向來被法師看不起的原因所在,靠血脈吃飯隻會一代不如一代,遠遠不如法師們的傳承有序,遲早會因為血脈衰退而沒落。
最後,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林正陽拿到手的那些魔法,大部分都是不能直接拿來解析的。
就好比“清水如泉”這個經典的霍格沃茲魔咒,教科書上對於這個魔咒的原理隻是一筆帶過,著重介紹的是咒語的拉丁文發音還有拚寫,接著是怎麼甩魔杖更有效率···········
這帶給了林正陽的工作極大地阻礙。
除此之外,就是從一些散亂的文獻筆記裡,尋摸出幾個能用的法術,轉化成用聖力催動的神術模型。
聖力和巫師的魔力,乃至於法師的魔力也是不同的,性質不同,即使是想要做到同樣的效果也需要額外的許多步驟。
這就是轉化的過程的難點。
“東拚七湊,才隻搞出這麼幾個低等級的神術,我迫切需要更多的參照,成熟的神靈的知識,神職的奧秘,封神的方法···········靠摸著石頭過河,風險可是很大的。”
下定決心,林正陽終於準備進行一次真正的異位麵之旅了。
本體需要回應信仰,坐鎮主世界不能遠離,隻能製造一個分身前往異位麵。
一個攜帶部分力量本質的分身,對於本身也是一個極大的消耗。
如果不是為了儘快封神,趕上主世界這輪大時代的開端,林正陽是不會這麼冒進的。
“大時代即將到來,風雨將至,沒有真神的實力,很難帶給我一點安全感,我可不想淪為衝鋒陷陣的炮灰啊!”
六階的真神,為什麼能夠安享逍遙,執棋落子?
還不是因為他們已經不在此世,躲入神國世界,有著神國作為依仗,安全係數大大提高了幾千幾萬倍。
水銀、寶石粉末,繪製成的基盤底座上,刻畫著神秘的符號,既有常見的盧恩符文,又有失落的精靈文字,甚至於還有小篆、蝌蚪文、甲骨文··········
龐大的基盤,占地約有三個足球場那麼大,光是繪製這個基盤的耗費,就難以計數。
這其中還在不少節點處,填充了幻想種身上的材料。
所以說,施法者都是燒錢大戶,無論是舊時代的煉金術師,還是現代的大科學家,每年總是在各種項目上燃燒經費,然後出現什麼成果完全隨緣··········
搞研究,就得背靠大組織,若是私人投資,一旦看到這種經費燃燒的畫麵,就算是馬雲那種富豪也會心頭滴血。
區區幾個億,一次實驗就能給你報銷掉,
不管多少預算,研究人員都能有本事在最短時間裡給你燒光。
“基盤穩固,檢查無錯漏,溝通靈脈穩定·······”
隨著基盤的啟動,無數的符文不斷閃爍起來,魔力,自大地深處的細小靈脈裡被引導出來,進入基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