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天啟直麵終結!
“這件事,要從我們到達大麥哲倫星係後說起。”華耀說道。
在華耀的初代殖民者到達大麥哲倫星係後,他們很快就通過星空觀測發現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並不是銀河,而是離銀河很遠的一個衛星星係。
在經過詳細的天球相對測算後,他們知道了自己所處的星係是銀河的衛星星係,離銀河十六萬光年遠的大麥哲倫星係,這個消息給了華耀的初代殖民者士氣一個致命的打擊。
十六萬光年,是智慧生物不可想象的距離,這代表著華耀初代殖民者幾乎沒有可能返回地球了,這對於思鄉情緒很嚴重的殖民者來說,是很致命的問題。
但,當時華耀的領袖,01號方舟殖民艦艦長顓頊[zhuanxu]為了力挽狂瀾,發表了華耀曆史上最重要的演說
我們尤利西斯計劃的目的是什麼?是在為地球聯合國開拓新的殖民地!也是為人類保存文明的火種!
在我們離開的時候,地球聯合國本身已經岌岌可危,如果地球聯合國在銀河中毀滅了,那我們大麥哲倫星係的人類火種就要好好的保存下去,讓我們人類世世代代的延續下去!
也許我們終有一天要回到地球,那十六萬光年的距離也不遙遠!不就是十六萬光年麼,讓我們飛回去!
一百代人的時間不夠,那就一千代,一萬代!我們華耀隻要存在下去,終有一天,我們將能重新回到銀河!即便是地球聯合國已經毀滅,也能重新見到地球,見到我們的家鄉!
顓頊的演說將初代殖民者的消極思鄉情結轉化為了狂熱的發展熱情,讓華耀在大麥哲倫星係立足,準備籌劃遠航銀河計劃,成為了華耀的兩大重要發展目標。
在確立了發展目標之後,華耀的發展十分的迅速,華耀的落點恒星係本身就十分的優越,有兩個宜居行星,華耀又沒有遭遇過任何外星威脅,他們的發展可謂是一帆風順。
在50年內,華耀就將兩顆殖民行星初步的開發完畢,也掌握了行星際航行技術,讓兩顆殖民行星的物資能夠相互流通,為華耀的發展速度更上一層樓。
正當華耀在突破超光速航行技術遇到瓶頸的時候,意外到來了,一支外星艦隊,到達了華耀所處的恒星係。
華耀在到達大麥哲倫星係後不久,就確立了謹慎的外星交流政策,華耀知道自己很弱小,所以絕對不會去向外發射信號讓外星人知道自己的位置。
這支外星艦隊,完全就是誤打誤撞飛到華耀所處的恒星係的。
華耀本來很猶豫該怎麼對付這支外星艦隊,因為華耀的太空武裝艦隊規模很小,武器也隻是簡單的核彈,激光和電磁炮,對付外星人能不能贏完全是個未知數。
但這支外星艦隊主動向華耀發送了信息,請求華耀的幫助。
通過那支艦隊,華耀知道了大麥哲倫星係的基本格局,以曲率航行為主的超光速航行技術是大麥哲倫星係的主流。
因為曲率航行的速度普遍隻有十幾二十倍光速,文明核心對外的影響力會隨著距離的增加直線下降,各個文明以自己的母恒星係為核心,影響力向外輻射擴散幾個到十幾個恒星係,就基本是管理能力的極限了。
所以大麥哲倫星係裡麵是相對和平的國際局勢,而華耀遇到的這支艦隊,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貿易艦隊,被星空劫掠者給截胡了,目前正在被星空劫掠者追殺,還有幾年就到達華耀的恒星係。
星空劫掠者有點類似於銀河中的海盜,不過它們可不依靠恒星係為自己的根據地,他們的母艦有曲率引擎,可以滿星係到處跑,過著類似於遊牧民族的生活。
這支貿易艦隊把華耀當成了即將踏上星空的土著文明,提出可以用曲率航行技術來交換華耀的資源和造船廠等星空設施,幫助貿易艦隊對抗星空劫掠者。
(由於曲率引擎的航速限製,超遠距離的跨星係航行往往需要幾十上百年,貿易艦隊的規模是十分龐大的,幾乎可以說是一塊移動殖民地)
對於這樣的機遇,華耀自然不會放棄,華耀全盤接受了這支外星貿易艦隊的要求,在外星貿易艦隊的技術指導下,華耀的造船廠造出來了遠超華耀科技水平的艦船,在華耀超高的技術熱忱和製造能力下,幾年內就爆出了一支規模可觀的防禦艦隊。
在星空劫掠者到達華耀所在恒星係的時候,華耀的防禦艦隊給他們打了個落花流水,外星貿易艦隊也沒有食言,將曲率航行技術的交給了華耀。
外星貿易艦隊給的曲率航行技術十分的殘缺,隻有應用技術,隻告訴你這些設備,這些儀器這樣組裝起來能實現曲率航行,基本都原理並沒有寫明。
華耀想要曲率引擎的基本原理,卻被貿易艦隊告知和大一統理論相關,這個科技的價值超過了華耀和外星貿易艦隊的合作估值,不能給華耀,華耀也隻好就此收手。
華耀其實也有問過外星貿易艦隊為什麼沒有選擇將華耀的兩個殖民地劫掠一空後直接繼續遁逃。
外星貿易艦隊的回答很簡單,在被星空劫掠者追殺的時候再去入侵一個土著文明是很愚蠢的行為。
當時外星貿易艦隊的曲率航速不如星空劫掠者,一直跑終歸會被追上,在被追上之前他們又來不及回到自己文明主體,不如就選擇和土著就地合作,將星空劫掠者的威脅解決之後再說。
而且,華耀所在的星域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文明,華耀可以將這片星域開發起來,然後和外星貿易艦隊的主體文明做資源貿易。
交一個有利的朋友,比樹起來一個可能的敵人更好。
在那次合作之後,華耀基本了解了在曲率航行技術下的星係政治格局,各個文明的影響力基本隻有一小片,遠了也管不了,對自己文明發展沒有任何作用,文明之間合作和貿易才是大麥哲倫星係的主要政治格局。
在那次合作後10年,華耀完成了曲率航航行技術的科技解析和實踐,華耀的第一艘曲率飛船問世。
華耀發現由於曲率引擎的特殊航行方式,這個曲率引擎居然能規避相對論的鐘慢效應,即便是曲率航速達到十幾二十倍光速,飛船內的時間依舊和外界同步。
同時,那次合作中,華耀的造船廠雖然隻是做了加工作用,對於那些先進的外星科技原理基本一竅不通,但有實物,並且有充分的加工經驗,進行科技的逆向研究並不是什麼難事。
在那次合作後25年,華耀完成了全部技術的逆向研究,將自己的應用科技水平提升到了大麥哲倫星係的平均水平,華耀開始大一統理論的攻堅,試圖理解曲率引擎的基本原理。
那次合作後50年,華耀到達大麥哲倫星係的第100年,華耀完成了大一統理論的攻堅。
那支外星貿易艦隊的文明主體向華耀派來的貿易艦隊也到達了華耀的領土,和華耀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華耀正式融入大麥哲倫星係的政治格局。
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大麥哲倫星係裡麵有一個文明實現了曲率航行的技術突破,曲率引擎航速上限從25倍光速猛的提升到了125倍光速,在航速加持下,文明影響力大大的擴展,甚至可以掌控整個銀河。
那個文明要求所有大麥哲倫星係文明臣服他們,這樣的條件很多文明自然不會服從,於是,大麥哲倫星係文明戰爭開啟了。
離那個文明比較近的文明,自然選擇了倒戈,而離的比較遠的文明,就自發的組成了自由文明聯盟,對抗那個文明的暴政。
但那個文明的航速碾壓,讓自由文明聯盟的艦隊如雪花般光速融化,戰線崩潰的如同洪水。
華耀從一開始就加入了自由文明聯盟,而華耀在自由文明聯盟腹地的星係位置,讓華耀得以吸收絕大部分自由文明聯盟的逃亡主體。
華耀逐漸成為了自由文明聯盟的領袖,而在華耀的帶領下,自由文明聯盟同樣完成了曲率航行的技術突破,正式和征服者勢均力敵。
大麥哲倫星係文明戰爭一共持續了80年,最終以華耀領導的自由文明聯盟勝利告終,500多個文明銳減成了150多個。
在戰後華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文明變成了大麥哲倫星係領袖文明,各個文明都累了,選擇了休養生息,不再戰鬥。
華耀的第一代領袖顓頊也在華耀完成大麥哲倫星係統一後,壽終正寢,第二代領袖賀蘭接過執政大權,繼續華耀之前的道路。
而華耀作為整個星係文明的領袖,自然掌握了整個星係的資源,華耀得以開啟自己第二個目標
遠航銀河!回家!
華耀從一開始就十分的清楚,十六萬光年是不可能用飛船來飛過去的,期間光是補給就十分的困難,隻有攜帶巨量的補給才有可能遠航成功。
而文明最取得的補給都來自哪裡呢?
行星和恒星。
為什麼一定要帶補給呢?把整個補給站搬過去不就行了?
於是,華耀開始了恒星和行星的曲率航行技術攻堅,這倆玩意雖說進曲率航行可能有點荒謬,但實際上並不是不可能,就當大號的艦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