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天啟直麵終結!
“星極,我想你給我的應該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你居然叫我建造一條長達半光月的直線超級粒子加速器?
你想乾什麼需要用到這麼長的超級粒子加速器,光在裡麵都要飛半個月才能到頭啊!粗略估算一下這玩意啟動時的能耗就能直接吃乾抹淨一個a型恒星戴森球!
你應該知道最近剛剛發生的銀河會戰中星耀帝國的艦隊損失慘重,急需補充損失的艦隊,那麼你就不應該提出這麼離譜的建設需求。”莫妮卡看到星極提出來的建設需求後,扶著額頭說道。
“莫妮卡主腦,容我慢慢解釋,如果這一項粒子加速實驗成功的話,星耀帝國的科技將會躍升到一個新的台階,其價值比建造上百萬艘戰艦還要龐大。
它是下一個科技台階的鑰匙,如果掌握了這把鑰匙,我們就相當於掌握了在宇宙中永恒存續下去的終極辦法。
甚至於,主腦你所期望的逆反時間,時間機器,其原理也有可能隱藏在其中。”星極說道。
“不用向我畫大餅,我想知道你到底在探究什麼。”莫妮卡說道。
“回主腦,我是在探究空間,或者說,空間與我們常規認知的物質與能量的關係。”星極說完後,開始了她漫長的解釋。
在了解最先進的暗物質科技後,我們才發現暗物質科技似乎是一個“殘缺”的科技樹,因為暗物質隻表現出引力,所以對暗物質的利用僅限於對它引力特性的利用。
無論是暗物質武器,還是暗物質能量反應堆,亦或者是暗物質護盾,它們都隻能在引力上做文章,雖然通過各種辦法能夠將暗物質科技的殺傷力提升到超群的程度,但它仍舊被局限在了“物質”的範疇之內。
物質,從生物誕生一開始就被生物所接觸,生物所在的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組成生物的,也是物質,維持生物生存的,也是物質。
在自己母行星上茹毛飲血的遠古文明時期,從生物發現或者點亮的那第一把篝火開始,物質與能量就與生物產生了難解難分的關係。
化學能時代,生物通過探究組成物質的分子鏈的關係,知曉了如何將一部分物質轉化成能量,這是時代的開端。
隨後,質能公式的發現,讓生物知曉了物質與能量之間互相轉化的具體比例,由質能公式再進行推導,就延伸出來了直接利用原子能的核裂變與核聚變科技。
質能公式表達出來的世界並不完美,因為在各種實際觀測與理論推測中,物質是由四大基本力與一些基本粒子組成的“聚合體”,質能公式表達出來的物質屬性,不過是龐大物質世界的一點點皮毛。
再之後,就是對於組成物質的四大基本力與基本粒子的關係推導與演算,這個推導與演算的最終成果,就是大一統理論。
大一統理論將電磁力,引力,強核力,弱核力四大基本力,再加上組成宇宙所有物質的61種基本粒子統合在一起,將物質的組成徹底搞明白,也代表了文明對於物質屬性的徹底掌握。
從大一統理論上,可以延伸出反物質科技,負物質科技,暗物質科技,其實按照這種分類來說,核裂變與核聚變科技應該叫做正物質科技。
正,反,負,暗四個大一統理論框架下的科技樹,代表了可觀測狀態中物質的所有狀態。
反物質是物質四大基本力中除了質量之外有一個或者多個屬性是“反狀態”的物質。
粒子有自己的各種屬性,例如粒子自旋啊,粒子電性啊之類的基礎屬性,這些基礎屬性中有一個與正物質是“反”過來的,那麼這種物質就可以被稱為反物質了。
絕大部分的反物質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因為粒子的很多基礎屬性對於宏觀世界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它們對宏觀世界所能產生的影響太小了,就算是反著的,也沒啥影響。
當然,粒子屬性中有一類屬性對於宏觀世界影響極為重要,那就是粒子自身的質量與能量。
在星耀帝國的理論框架中,廣義反物質就是各種基本屬性有一項以上“反”著來的物質,而狹義反物質,就是各種粒子基本屬性中,質量為負,能量為負的物質。
狹義反物質能與正物質發生湮滅反應,由於質量為負,能量為負,狹義反物質能和質量為正,能量為正的正物質完全湮滅,不釋放任何一丁點能量。
在狹義反物質中又有一類極為特殊的反物質,那就是質量為負,但是能量為正或為零的物質,這類物質與正物質發生湮滅反應的時候,會將自身與正物質的物質結構完全摧毀,但是雙方蘊含的能量卻實打實的完全釋放出來。
這類質量為負,能量為正或為零的“反物質”,被星耀帝國的理論框架獨立了出來,叫做[負物質],這也是星耀帝國負物質科技樹的由來。
負物質實際上就是一種反物質,但隻有這種能夠與正物質發生反應,並伴隨著劇烈能量釋放的反物質,才有實用價值,所以負物質被獨立出來,並生根發芽長出了茂盛的科技樹。
負物質科技樹之後,就是暗物質科技樹了,暗物質是一類殘缺的物質,它們沒有任何實體結構,沒有任何能量,隻在宏觀上表現出引力的特征。
就是因為暗物質這個極為單一的特性,讓其的利用極為困難,想要用暗物質發展出和負物質一樣繁盛的科技樹,簡直難如登天。
其實回望整個文明科技的發展曆程,也有很多科技樹像是暗物質科技這樣從下往上延伸出來,但是難以利用的科技樹。
比如說從發現質能公式,到點亮核聚變反應堆中間的核裂變科技,核裂變利用重原子核裂解來獲取能量,這類方法不但危險,並且效率十分的底下。
在核聚變科技完成後,核裂變科技便光速退出了曆史舞台,被埋藏在科技樹的角落中積灰。
也比如說反物質科技,因為廣義反物質複雜且繁多的類型大多無用,這麼多的反物質中能夠利用的反物質也隻有那一兩種。
能夠利用的反物質被稱為狹義反物質,反物質中最好用的反物質被挑出來獨立成了負物質科技樹,反物質科技樹也變得默默無聞,被雪藏在了科技樹的角落。
核裂變,反物質都是難以利用的科技,但它們是下一層次科技的前置科技,或者說中間過渡科技,那麼暗物質科技是否也是一種過渡科技呢?
但是很可惜,到達暗物質科技這一層次後,大一統理論便抵達了終點,物質的所有屬性都已經被文明所掌握了,從物質層麵上再取得突破,文明已經無從下手。
銀河係中絕大多數文明,就連有著幾百萬年曆史的墮落帝國,都卡在了暗物質科技樹上,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儘管銀河係中有維度科技與靈能科技的影子,但所有文明的理論科技層次都無法觸及到這兩種科技的影子,這兩種科技對於銀河文明來說,更像是可以被現實實現的幻想,而非是科研出來的成果。
科技突破明明近在眼前,但卻難如登天,這是讓所有銀河文明的頂層科學家所抓狂的事實。
科技樹的下一步,究竟在那?
然後星極,給出了這個答案,那就是空間。
星極在與華耀星際共和國的接觸過程中,知道了曲率引擎的存在,曲率引擎無法是在恒星係的引力井內航行的,主要是因為恒星的引力將這一片空間扭曲,變得不是那麼穩定。
即便是將恒星的引力屏蔽,空間的扭曲仍舊存在,所以能夠推測出,引力對空間施加的影響是固定的。
隻要引力施加了影響,空間就會產生變化,即便是撤銷了引力,空間產生的變化依舊存在,隻是會隨著時間的消逝,空間慢慢的將引力產生的變化愈合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