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天啟直麵終結!
兩隻蟲母三光時外,加速到90光速的六百多發負物質反艦導彈奔襲著,它們隻需要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就能命中蟲母。
每一發負物質反艦導彈都有10kg的負物質裝藥,能夠輕鬆爆發出十幾億噸tnt當量的能量釋放。
對於體型隻有一百多千米,本體是血肉之軀的蟲母來說,它們絕無可能在這樣的能量釋放下安然無恙,也許不會死,但絕對不會好受。
蟲母現在所有精力都在前線戰鬥蟲群上麵,而現場一兩個小時生產出攔截蟲群似乎又有點困難,看樣子負物質反艦導彈的命中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然後伊佩菲爾就看到,蟲母用另外一種方式巧妙地攔截了這些負物質反艦導彈。
蟲母雖然周邊沒有戰鬥蟲群了,但它還有資源采集蟲啊,這些資源采集蟲雖然沒有戰鬥能力,但它們還有自己的身軀啊。
資源采集蟲的平均體型在十米左右,體內裝滿資源的話能再長大一倍,在遠處看就跟一個個小肉球似的,正好是能觸發負物質反艦導彈引信的體型。
那些在蟲母身邊的資源蟲,奮不顧身的衝向負物質反艦導彈,用自己的身軀接下了負物質反艦導彈。
負物質反艦導彈的彈頭引信檢測到了自己穿透進了一個略有硬度的物體內部,於是關閉了內部的負物質約束裝置,負物質與正物質充分的混合並發生強烈的放能湮滅反應。
資源蟲體內閃耀出了巨大的光芒,光芒將它的身軀撕的粉碎,巨量的能量轉化為了巨大的熱量,一瞬間就將組成它身體的所有物質全部蒸發。
等待光芒散去後,原地什麼都沒有剩下了,以資源蟲的體型來說,負物質反艦導彈能夠輕鬆的將它從宇宙中徹底抹去。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負物質反艦導彈本應該命中的目標,是蟲母。
六百多隻資源蟲隻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將六百多發負物質反艦導彈儘數攔截,負物質反艦導彈甚至沒能飛到蟲母身邊一光時以內。
原本計劃中伊佩菲爾認為蟲母並沒有在周邊安置戰鬥蟲群,攔截負物質反艦導彈的能力基本為零,就算蟲母緊急生產出攔截蟲群,至少也能有個一兩發反艦導彈命中吧。
但伊佩菲爾是真沒想到蟲母居然直接用資源蟲來肉身攔導彈這種操作,這放在正常艦隊裡麵,就像是把艦隊的後勤補給艦拉到前線上去吸收火力一樣離譜。
不過轉念一想,索林蟲群的艦隊構成又不是正常艦隊那種構型,索林蟲群的艦隊核心就隻有一個蟲母,隻要蟲母不死艦隊就有戰鬥力,其餘的都是蟲母的附屬品。
資源蟲是後勤蟲又怎麼樣?隻要能在關鍵時刻保護好蟲母,又管蟲子之前是什麼設計什麼定位呢?
從這點上來說,犧牲其餘蟲子保全蟲母,很符合索林蟲群的一貫作風,而現在卻給了伊佩菲爾一個極大的麻煩。
從蟲母順利將伊佩菲爾發射的那六百多發負物質反艦導彈攔截的開始,伊佩菲爾就知道他失敗了,負物質反艦導彈並沒有拖住蟲母太久的時間。
而北聯艦隊要追過來把蟲母納入自己武器射程範圍內,需要至少八天的時間,而負物質反艦導彈拖住蟲母的時間,也就幾個小時而已。
北聯艦隊已經成功的將前線的水母巡洋蟲和藤壺蟲群消滅了,但他們並沒有時間殺到蟲母麵前,將蟲母消滅。
而現在,兩隻蟲母已經從驚慌中調整了過來,它們身上那些噴射蟲子的孔洞開始全力運作,大量的近衛艦載機蟲重新出現在了蟲母的身邊,將它們環繞保護起來。
其中一隻蟲母重新生產起水母巡洋蟲來,在北聯艦隊趕過來的這段時間裡麵,兩隻蟲母就能將之前損失的戰鬥蟲群補充回大半來。
這支北聯艦隊並沒有能力頂著兩隻蟲母的戰鬥蟲群硬殺蟲母,可以說,現在伊佩菲爾他們在這場戰鬥中已經失敗了。
“很抱歉,奇科琴司令,我們沒能幫上什麼忙,不過我們贖罪艦隊會與你們戰鬥到最後一刻。”伊佩菲爾在看到戰鬥結果之後,對著北聯艦隊發去了信息,原本正在遠離蟲母的贖罪艦隊,調轉了方向,向蟲母奔襲而去。
用負物質反艦導彈偷襲蟲母,給北聯艦隊創造消滅蟲母的機會,這個作戰計劃是伊佩菲爾提出來的。
北聯艦隊快速的消滅了和自己纏鬥的戰鬥蟲群,向蟲母發起衝鋒,完成了自己的作戰任務。
但伊佩菲爾卻沒完成拖延蟲母的任務目標,讓蟲母快速反應了過來,這是他的錯誤,伊佩菲爾並不打算將錯誤歸咎給其他人,這就是他的指揮計劃的失誤。
自己為什麼會想到光是用600多發負物質反艦導彈就能拖住蟲母這個離譜的作戰計劃呢?從索林蟲群之前表現出的戰鬥力來看,6000發負物質反艦導彈都不一定能拖住吧。
伊佩菲爾想出的這個作戰計劃,既是孤注一擲,也是黔驢技窮,他已經有些絕望了,自己手頭上的200多艘艦船,根本沒有在索林蟲群龐大的數量壓製下找到任何勝利的可能性。
就算這一次勝利了又怎麼樣?下一次再遇到蟲母呢?下一次還會有一支有三千多艘戰艦,有優秀的作戰技巧的北聯艦隊隨同他作戰嗎?
他如果想要守衛瓦爾迪與特拉卡行星的話,始終是要自己獨立麵對索林蟲群的,而現在,他根本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預期的北聯內戰並未發生,反倒是索林蟲群的到來徹底打亂的他的計劃,如果隻是北聯內戰的話,他可以靠爭奪恒星係來獲得工業能力,擴充自己手下的艦隊,為艦隊準備補給。
而現在和索林蟲群戰鬥的話,補給從哪裡來?損失的戰艦又該去那裡補充?他舉足無措。
複興人類聯邦是伊佩菲爾的野望,但在艱難的現實麵前,過大的野望回饋過來的絕望也是無比的強烈,在這樣的打擊下,他已經沒有帶著艦隊繼續前進的動力了。
“又回到了當初那個時候啊。”伊佩菲爾感慨道。
人類聯邦戰敗的時候,伊佩菲爾隻能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國家被拆分,被肢解,無能為力,而現在的他又重新體會到了那種絕望感。
麵對浩瀚如海的索林蟲群,伊佩菲爾就算使出百般解數,也無法逆轉頹勢,當初天津四戰役的時候,人類聯邦大元帥伊歐利斯特是否也是跟他一樣的心情呢?
在看到索林蟲母成功的將六百多發負物質反艦導彈攔截的時候,伊佩菲爾終於知曉了自己想要回到瓦爾迪和特拉卡行星的真正原因了。
他隻是不想死在荒蕪的群星中而已,他隻是想與自己重建人類聯邦的美夢一同死去而已,他的200艘戰艦沒有任何單獨對抗索林蟲母的可能性。
如果瓦爾迪和特拉卡行星這裡不是有一支北聯艦隊在這邊扛著蟲群的進攻,他早就已經死了,他早就已經跟隨著瓦爾迪和特拉卡兩顆行星一起,和上麵25萬舊人類聯邦公民一起,葬身於蟲群之口了。
他想出來的這個計劃,隻是死去之前的最後兩下掙紮而已,那是無言的抵抗,那是對生命的最後渴求,蟲母的存在已經將這最後的抵抗掐滅,而他也可以安心的長眠了。
計劃失誤,是他的理由,而帶著贖罪艦隊一同死去,則是他在絕望之下的願景,起碼這裡有北聯艦隊見證他與贖罪艦隊的死去。
或許在銀河索林蟲群天災結束之後,還會有生物翻到這一點微不足道的記錄,偶爾的緬懷他們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