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雅典那邊接收到新式武器裝備後,玄武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個試驗場試驗一下新武器的性能,和索菲婭對練的話強度太高,測不出在平時作戰環境下的性能。
伊鶴這次發布的任務可謂是剛剛好,隻是去銀心做一趟護衛任務而已,應該遇不上什麼狠角色......吧?
成功登陸那顆行星戰星之後,玄武岩立刻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她這次一共帶了一百多台作戰仿生體,按常理說,她操控這一百多台作戰仿生體可以輕鬆揚掉一個行星要塞的,做一次護衛任務綽綽有餘。
而這顆行星戰星內部的防禦機器人,其性能有點超出玄武岩的想象了,它們的裝甲表層上附有一層能量薄膜,可以像護盾一樣阻擋遠程攻擊,而且還能燒蝕近身攻擊的刀劍。
配合超硬的合金外殼,常規的納米晶格龍鱗劍根本砍不了兩下就報廢了,晶格龍鱗片在砍超硬裝甲的時候磨損極大,納米機器人也會被能量膜給劇烈消耗。
玄武岩平時有帶超量武器裝備的習慣,這讓一點點的武器損耗加劇實際上並不是什麼問題,但她估計是沒法像最開始預估的那樣,用一百多台機器人掃蕩整個行星戰星的內部艙室了。
她立刻調整了戰術策略,從掃蕩模式轉為重點突破模式,將其餘的作戰仿生體編成十個作戰小組,重點突破和控製行星戰星上重要設施。
“我是玄武岩,是執行這次行星戰星登陸任務的陸戰ai,我現在需要這顆行星戰星上各種重要設施的具體位置,你們那邊有沒有相關數據?”玄武岩通過4361的通訊頻道,向核心數據層裡麵的ai問道。
“核心數據層裡麵保存的數據很完整,相關資料已經打包發送了。”玄武岩很快就收到了回複,除開各個重要設施的位置以外,還有整個行星戰星的內部結構圖,這給了玄武岩很大的方便。
雅典提供的試做型武器裝備隻夠她本體仿生體用的,不過這並不妨礙她用手頭上現有的資源去強化其他作戰仿生體小組的性能。
其他作戰仿生體小組的配置上,一個小組由1112台仿生體構成,其中有4名步槍手,4名盾衛手,3位前鋒突破手。
玄武岩隻是不喜歡用槍,不代表她不帶槍或者不用槍,她的每個作戰仿生體都攜帶了兩把電磁激光突擊步槍,在這個艦載武器已經躍升到了空間武器的時代,電磁突擊步槍似乎有點老舊,但實則不然。
畢竟艦載空間武器用在行星上那可是能輕鬆造成大規模地殼運動的大殺器,在行星地麵戰爭中使用往往是奔著同歸於儘去的,電磁和激光這些成熟而威力小的技術,很顯然更適合用在地麵戰爭上。
她手上的這些電磁激光步槍可是凝聚了星耀帝國最先進的能源和材料技術,其60120的可變長度磁軌可以將鋼針加速到6至10倍音速,在小小的鋼針上就能賦予極大的動能和對應的穿透能力。
就算是攜帶的特製電磁鋼針打完,也可以切換成激光步槍模式,用最高800k功率的激光燒穿一切,步槍整體由仿生體來供電,減少了能源模塊的攜帶需求。
但仿生體的電池也隻夠它高強度戰鬥4小時左右,在之後就需要休息充電,這也是玄武岩不太喜歡用槍的原因,因為她能拿著劍砍七天都砍不累。
在現在這種環境,也不得不掏出槍來了,除開常規的殺傷用電磁鋼針外,玄武岩還有ep鋼針,這類鋼針穿透能力稍弱,但能殺傷對方身上的電子設備,對付這些帶能量盾的機器人可謂是正好。
行星戰星的防衛機器人也有用能量步槍的單位存在,單仿生體行動可以輕鬆躲開這些遠程攻擊,但是結成作戰小組的話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就有盾衛手的存在。
盾衛手將自己身上所有的納米機器人和晶格龍鱗轉換成納米晶格龍鱗盾,厚重的盾牌可以輕鬆防禦住能量攻擊,盾衛手也可以將自己身上攜帶的彈藥和能量供給其他職位的仿生體使用。
前鋒突破手就是玄武岩的日常定位,用來給隊伍清理前方雜兵和前進路線,給後方的步槍手節省彈藥,她的仿生體攜帶的彈藥都是很難補充的,要做好彈藥使用規劃。
這些作戰小組都是由玄武岩一個ai全權操控,每一個仿生體都如同她的手腳一般行動自如,配合默契,整支隊伍就像是一個整體一般,在行星戰星的內部朝著重要設施穩步前進。
而玄武岩自己本體,她一個ai就是一支小隊,她將納米晶格龍鱗劍收回了自己的儲存空間內,然後拿出來了之前雅典給她的那些新式納米晶格龍鱗劍。
從整體外觀上來看和之前的沒什麼區彆,都是黑色的劍身遍布灰色的菱形紋路,隻有劍刃上上有差彆,這把劍的劍刃是白色的。
納米晶格龍鱗劍的劍刃一般是特製的晶格龍鱗片,跟劍身材質沒有區彆,而這把劍的劍刃很明顯有材質的區彆,更像是劍柄的材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輕輕撫摸劍刃,她居然感覺不到刃口的存在,而她的仿生指上卻被謔開了一個小口子。
這把劍太鋒利了,她第一時間是這麼覺得的,劍刃太鋒利一般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意味著劍刃的材料被做的非常薄,受限於材料本身的物理限製,太薄的劍刃耐用度會受到很大的考驗,她可不想要一把砍了幾次就卷刃的劍。
不過既然和工程部合作了那麼久,玄武岩是信得過雅典她們的技術的,既然敢把劍刃做的那麼薄,那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這把劍的手感和鋒利度玄武岩用起來都非常喜歡,切開那些防衛機器人就像是切果凍一樣,根本沒感受到什麼阻力,更難得的是,哪怕劍身的材料被機器人的能量盾給燒蝕乾淨了,劍刃的鋒利度依舊沒有變過。
玄武岩依照劍身內部芯片儲存的資料修複這把劍的時候,修複用的晶格龍鱗根本就沒用到劍刃上。
玄武岩朝著核心數據層一路砍瓜切菜,砍了上百台防禦機器人,劍刃的強度依舊沒變過,她更加好奇這劍刃是什麼材料了。
之前有過能量劍刃的想法,用能量來構建劍刃可以解決劍刃卷曲的問題,但後麵能耗實在是壓不下來就不了了之了,而這東西的能耗也不像是能量劍刃。
既然這把劍自我修複的時候不修複劍刃,那代表著不用修說不定也行,玄武岩一直不修複這把劍,用它一直戰鬥,終於將表層納米晶格龍鱗消耗殆儘了,最後剩下來的是一張半透明的紙一樣的東西。
這張紙比頭發絲還要薄,透光性也跟粗糙一些的塑料一樣,但強度高的嚇人,哪怕是玄武岩用儘全力也無法將它掰彎哪怕一點點。
極細的厚度是它鋒利度的來源,而極高的強度則賦予了它極強的耐用度,這確實是做劍刃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