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石磊心中,劉浪是個天賦驚人的民間自學科研巨佬,但他也不認為劉浪能在‘可控核聚變’上有什麼驚人的突破。
畢竟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全世界‘核物理’方麵學者數十年了。
“呃,跟它還真有關係。
我要說的是重元素的可控核聚變。”
“重元素的可控核聚變?!”
這下真的是觸及到石磊的知識盲區了。
“簡單來說,你所說的可控核聚變,確切的說聚變反應有多種形式,包括氘氘(dd)反應,氘氚(dt)反應,氘氦3(dhe3)反應等。
而目前聚變界普遍認為(dt)反應是是最容易實現的聚變反應,因為它要求的三重積最低,也就是說要求的反應條件最容易達到,各國科學家都在為實現dt聚變反應的穩定燃燒而努力。
he3在地球上幾乎不存在,月球上卻儲量豐富,它是t的衰變產物之一。d和t都是氫(h)的同位素。
d元素,在海水中的存儲量是十分豐富的,幾乎可以認為取之不竭。但是t元素不然,在整個地球範圍內,天上地下海中,僅有36k元素,如此少量的t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是無法被人們所利用的。
因此,聚變研究的初級階段的t隻能依靠人工生產,例如目前世界上的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
目前,世界範圍內產t主要使用candu重水堆,年產t量大約在100g,而1g的聚變電站,每年發電消耗的t為約56kg。
並且,t是一種放射性核素,每年約衰變5。因此,如何獲得足夠的啟動t量,並將之存儲應用也是一個很大問題。
總而言之,目前為止人類正在進行的‘可控核聚變’能否為人類近乎無限的能源,目前階段還得看“氚”的臉色。”
一臉懵逼的石磊聽完了劉浪對目前世界上關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方向,大概弄清楚了他的意思,材料問題是目前可控核聚變的最大難點。
“咳,這些確實是目前世界科學界的難題,不過這和你說的那個‘重元素可控核聚變’有什麼關係?我沒怎麼聽過啊?”
截止目前為止,劉浪所說的話,石磊勉強還能夠聽懂。
“我所說的‘重元素可控核聚變’,就是在保證核聚變可控的前提下,能夠使用元素周期表內,從氫元素往上,鐵元素以下的所有元素,都可以成為重核聚變的燃料。
簡單來說,就是光靠‘燒石頭’就能給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當做燃料。
完美的解決了氘氚可控核聚變中所麵臨的材料問題!”
劉浪如此將‘重核聚變’的意義掰碎了,解釋給石磊聽,石磊就算不是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員,也能從中意識到這個‘重核聚變’技術的意義和價值。
“所以,劉先生,您已經試驗成功了麼?”
“重核聚變的反應堆我自己可沒法建造,想要點燃重核聚變反應堆,首先要輸入大量能源讓點火點溫度達標才行。
它的溫度要求有點苛刻,目前來說,大概隻有核武器爆炸的效果才能達到要求。
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隻要按照我的圖紙,將‘重核聚變反應堆’建造出來,重核元素可控核聚變一定能夠實現出來!”
聽到劉浪的鄭重承諾,石磊也前所未有地認真起來。
劉浪還從未在這種科研項目上開過玩笑,如果對方所說屬實,那這絕對是比‘碳納米管材料工業化量產’還要重要百倍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