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流浪地球我造太空電梯很合理吧!
聽到這座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高度高達11000米。
會議室內此起彼伏一片驚呼,吸氣聲。
論證組成員們作為科學院研究員,他們清楚地知道一座高達11000米的人工建築意味著什麼,也知道想要將它建造出來的難度到底有多大。
“單個發動機高達11k,主體直徑約30k,加上基座直徑大約5060k
嘶,小夥子,你知道這有多誇張麼?
這比整個魔都城區還要大了!”
看著t上關於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的參數介紹,張炳坤院士一臉震驚地對劉浪說道。
“設計高度11000米是有原因的,11000米是地球亞洲和美洲大陸能支撐的極限。
電影世界觀裡,必須將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設計到這種極限,才能夠推動地球向太陽係外進行流浪”
劉浪一本正經地開始解釋起了電影道具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的具體參數。
“不行,我不管你流浪不流浪,絕對不可能造這麼高。
11000米這也太離譜了,工程難度太高了,彆說一兩年了,十幾年也未必能搞定。
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海量,彆的不說,光是需要耗費的鋼材就是個天文數字。
現實世界可不像電影裡那樣全球危在旦夕,哪有那麼多資金耗費在一個科研項目的實驗論證上麵?”
張炳坤院士聽了直搖頭。
儘管作為國內核物理專業的領軍人物,十分看好這個重核聚變反應堆項目,內心裡也傾向於它能夠成功。
但畢竟目前為止這個重核聚變反應堆項目也隻是理論上可行而已。
雖然實驗成功後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但這場實驗論證誰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成功。
萬一失敗了,高達11000米的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所需要耗費的海量資源可就白白浪費了。誰也負擔不起這樣的責任。
“其實,倒也不是非要和電影中的參數一樣。
畢竟咱們又不是真的要把地球給推出太陽係。。”
看著原本麵色凝重的張炳坤院士等人望向自己,劉浪嘴角微微上揚。
“差不多,三千米的高度就行了。
到時候配合上拍攝角度,方式,呈現出來的畫麵效果和11000米的高度也不會差多少”
“三千米的話,工程難度要簡單太多,似乎,也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
劉浪的‘妥協’讓張炳坤,石磊對視一眼,紛紛鬆了口氣。
張炳坤院士作為國內核物理專業巨佬,曾經參與過不少大型工程項目。
按照他的粗略估計,如果說11000米的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工程難度是1000的話,3000米的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難度恐怕隻有個位數,甚至是1這麼誇張。
“而且我想好了,拍攝基地可以放在西北地區的浪浪山附近,板塊支架足夠堅固。
周邊人煙稀少,方便實行軍管,正好符合進行相關的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