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戰鬥戲份不僅由眾多一線主戰部隊戰士參演,就連反叛軍執行的襲擊戰術,聯合政府救援隊的專業化遇襲反應,都得到了龍國陸軍一線指戰員的親自指導。
作為有過這種待遇的導演,如今的劉浪哪裡還能看得上那些粗糙的戰爭場麵戲份?
正想著是不是該給石磊打個電話,暗示,或者明示對方協助自己拍攝下一部電影。
沒想到石磊的電話先一步打了過來。
原來是戰略總署看到海陸空三軍裝備智能化升級進行的如火如荼,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的強大功效,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因此戰略總署想要知道,這種強大的人工智能是否能夠應用在‘月球開發’的建設任務中。
“當然可以啊。”
流浪地球電影背景中,‘550a’係列人工智能正是全程參與了月麵基地的建設。
得益於強大性能的智能量子計算機參與,月麵基地,月球行星推進器才能如期完工。
石磊聽後大喜,連忙帶著劉浪搭乘‘天梯號’太空電梯,乘坐‘領航員空間站’,前往近月軌道,近距離觀察‘月麵基地’的建設情況。
“月麵施工的難度很大,儘管有了太空電梯和領航員空間站的幫助,大批量的建築材料得以迅速運送到月球。
但月麵低重力,大溫差,無空氣,太陽輻射等一係列環境因素,對施工人員來說影響很大。
目前為止,‘聯盟‘組織各成員國負責的基地分工區域,隻有龍國負責的部分達到了10的工程進度。
德法團隊分彆是6,4的工程進度。
印肚印肚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退出了月麵基地的任務分工,他們負責的任務量被平攤給其他國家團隊了。
照目前的工程進度,想要月麵基地完工,至少得等十幾年的時間,而這還僅僅隻是第一階段的月麵基地建設”
龍國月麵基地工程負責人有些無奈地介紹起來。
“不可抗力?印肚怎麼了?”
劉浪有些好奇地問道。
“他們的團隊負責月麵基地基礎生活設施的修建,結果修好的化糞池不合格,導致發生了爆炸,造成了二十三名印肚籍工程師的死傷,是目前‘聯盟‘組織在太空項目中遇到的最大安全事故”
“化糞池?爆炸?!”
劉浪和石磊聽後麵麵相覷。
聽完了介紹和一些獵奇的新聞,劉浪很快明白了月麵基地建設工程施工的難點,痛點。
主要原因還是光靠人員的力量,建設效率太低。
對此劉浪早就有了應對方案。
《流浪地球》中人工智能‘550a’的月麵建設方案被他簡單修改後,應用在了現實中。
以大批量智能化工程機械代替人工,輔以智能量子計算機的操控,月麵基地工程的建設大大加速。
人工智能+智能化工程機械的配套方案,能夠解決九成以上的人員工作量。
而且機械設備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工作,大大減輕了各國工程人員在月麵的施工難度。
解決了這一問題,劉浪順勢向石磊介紹起了新電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