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中午12點左右,第一批進入電影院觀影的觀眾們陸陸續續從影院中走了出來。
普通觀眾們的觀後感影評,也開始大量出現在各大網絡平台之上。
建議過年這種片子不要放到賀歲檔,大過年的看這種片子壓抑的要死,鬱悶,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我淦,大過年的,我衝著沈滕來想看喜劇片的,結果你給我整個悲劇出來?!
韓涵你腦子抽了吧?
背景音樂和導演的自我陶醉,還有演員的台詞聽得我頭皮發麻,當然現在的演員也並不需要台詞功底,隻需要閃爍著淚花的大眼睛就夠了(就是在說你,劉浩寸)。
看了不到60分鐘退場,第一次看韓涵的電影,也是最後一次。
大年初一早場電影選了《五湖》,但萬萬沒想到看得我一口老血差點沒吐出來。
這電影就是個四不像,啥類型都沾點,但啥類型又都靠不上,根本沒有明確的主線,一盤散沙。
前一個半小時至少可以刪掉一半,很多情節完全是為了湊梗硬加進去的,然而那些爛梗除了尬之外並沒有什麼額外效果,不如就老老實實拍個劇情片,喜劇不是誰都能拍的。
劉浩寸存在的每一秒都巨尷尬(單從演技上講),她根本沒有情緒,親哥都死了她站在海邊就微微蹙個眉,資質這麼平庸何德何能拿到這麼多頂級資源,簡直大離譜。
我算是看出來了,韓涵就這水平了。
幾部電影都是青春疼痛文學+縣城青年+爛俗梗堆砌。
唯一的區彆是質量穩步下滑。
如果說前麵的《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還算有看點的話,這部《五湖》簡直就是江郎才儘了。
總感覺有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味。
《五湖》是韓涵送給郭布林的一封情書。
文藝片勇闖春節檔烈士代表!
警告!警告!本片‘含騰量’極少,請謹慎選擇觀看!
大年初一各大影院早場剛剛結束,各種票務平台,貼吧,v博,豆瓣上立刻出現了大量關於《五湖》的差評。
和當初《五湖》媒體試映會後,各路影評人大體好評的現象不同,普通觀眾們對《五湖》這種偏文藝範的悲劇電影可沒什麼好感。
大過年的誰樂意去陪家人一起去看一部悲劇電影?
所以當《五湖》團隊發現網絡上一邊倒的差評後,幾乎以為是受到了網絡水軍差評團隊,有組織有計劃的襲擊。
“藝術的內核是悲劇,是我高估了國內觀眾的藝術鑒賞能力”
聽著導演韓涵的話,一旁的發行方代表忍不住嘴角直抽。
‘大過年的拍部悲劇電影,男主角最後還死了。
這電影特麼能不撲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