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算一個,都會被拿來和《流浪地球》對比,然後毫無例外地被噴成了‘國產答辯’。
以至於那段時間網絡上一直流行著一段話。
《流浪地球》打開了國產科幻的大門。
《魔都堡壘》把大門關上了。
然後某某電影上映,網友們會說給大門加了把鎖。
又一部國產科幻片上映,網友們繼續說給大門糊上了水泥。
給大門外的水泥用鋼筋捆起來。
鋼筋外麵又加了層鋼板。
鋼板又被人用電焊焊死了。
後來國內影視圈終於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千萬彆和劉浪的作品,在題材,上映檔期上麵沾邊。
所以這一次的春節檔才會顯得那麼冷清,隻有《半湖綠》這麼一部,看上去有競爭力的電影和《頭號玩家》同檔期競爭。
其他三部電影都是動畫電影,和《頭號玩家》,《半湖綠》沒有直接競爭關係。
但它們之間的競爭壓力也不容小覷。
隨著龍國官方收購了好萊塢影視產業,曾經用來保護國產片發展的‘國產保護月’,終於成為了曆史。
海外市場那些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也能參與國內春節檔期的爭奪。
劉浪表示無所謂,《頭號玩家》在世界範圍內都稱得上極具競爭力。
但對其他國內電影人來說可算是遭了秧了,不僅要避開劉浪的電影,還得麵臨海外市場優秀電影的競爭。
這也逼得他們不得不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電影作品質量上去。
官方文化部門再怎麼倡導,提議,都不如市場環境變化的切身體會要來的更有效。
《頭號玩家》作為本次春節檔最強勢的影片,國內幾大主要院線方,給出了40的平均排片率。
原本各大院線方給出的初始排片率隻有30左右,但《頭號玩家》在洛聖都的媒體試映會結束後,《頭號玩家》在國內乃至全球的話題熱度一時無兩,排片率隨即被緊急調整到了40。
比起第二名《半湖綠》的20足足高出了一倍。
就這還是張導靠著自己‘老一輩電影人’的各種人情關係求來的。
剩下的40排片率,主要被《熊出沒大電影》,《鈴芽之旅》,《冰雪奇緣》三部動畫,動漫電影瓜分。
至於那些排片率不到1的陪跑電影,就不用再過多贅述了。
初始排片率隻是各大院線方,根據專業分析師預估的影片實力來進行上映首日排片的參考數據。
具體排片率的變更,還要根據每一部電影的首日上座率,影片時長,票房數據等等來變更,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半湖綠》的全片時長是159分鐘,比起《頭號玩家》的三個小時要少二十幾分鐘。
這本來在排片上會是個優勢,畢竟時長越少,一天時間影院就能排越多的場次,賺更多的錢。
但顯然各大院線方對《頭號玩家》更有信心,哪怕對方是一部長達3小時的電影,依然願意給它平均40的排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