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元宇宙’進展順利,他也絕不可能把設備價格定那麼低。
理論上,π科技在虛擬現實領域,已經沒可能會有競爭對手了
誰還敢進來競爭啊?
π科技上來直接就梭哈了,你們看著吧,明天‘元宇宙’相關股票就得跌停。
誰敢進來虛擬現實領域,誰就要被π科技乾死。
設備的定價在會場內引發了軒然大波。
高端的虛擬座艙價格定的再高也沒問題,畢竟這玩意本身就不是麵向普通群眾的。
對於有錢人來說,幾萬塊和幾十萬的虛擬座艙,根本不會影響他們下單的速度。
虛擬頭盔的價格已經讓所有人感到驚喜了,一部旗艦手機,不過幾大千龍幣。
一般的城市工薪階層,咬咬牙也能買得起。
至於最基礎的頭戴顯示器,區區一部中低檔智能手機的價格定位,讓無數人驚掉了下巴。
這也是劉浪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當前最重要的是擴大虛擬世界的受眾群體,讓更多的人能夠買得起進入虛擬世界的設備,成為π科技的用戶。
因此基礎款的定價變得尤為重要。
像‘元宇宙’那樣,想要靠設備來賺錢的行為,在劉浪看來簡直是愚不可及。
但仔細想了想,卻也能夠理解。
畢竟馬克紮克伯格可沒有那麼多黑科技技術。
‘元宇宙’現在的表現,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再不靠賣設備來賺點錢,‘元宇宙’是真的找不到盈利點了。
但π科技完全不同,虛擬現實的相關技術,在外界看來研發成本極高的尖端科技,π科技不用投入任何成本。
至於‘綠洲宇宙’裡麵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副本世界’,則是依靠‘虛擬世界係統’配合550係列量子智能計算機打造出來的。
不僅不需要招攬人力資源進行開發,時間成本也被急劇壓縮。
如果不是堅持在正式推出前,需要對這些‘副本世界’安排人員進行測試。
恐怕這場π科技發布會,能夠當場超過50個‘副本世界’。
技術成本,‘副本世界’開發成本,這些外界認為的,消耗資金資源的大頭,在劉浪眼裡壓根就不存在。
所以π科技的虛擬現實設備的價格,才能夠進行極致壓縮。
劉浪目前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儘可能快的將‘綠洲宇宙’推向市場。
儘可能多地在全球範圍內,將各國人民變成‘綠洲宇宙’的用戶。
用戶數量才是‘綠洲宇宙’,才是π科技這個虛擬現實計劃的最大價值。
數量越多,也就代表著需要的設備數量越多。
規模化,工業化的批量生產商品,數量越多,單件成本也就會被壓縮到更低。
在他的意見引導下,如今的π科技,完全是在用成本價向市場推出。
從源頭上,將所有可能存在的競爭對手,全部扼殺在搖籃裡。
意識到π科技是在使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搶占市場後,會場內的眾多國際電子科技企業巨頭全都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憂慮之中。
以發布會實機表現來看,π科技虛擬現實技術要率先在遊戲領域發力。
未來的它會不會取代遊戲主機,甚至是家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