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還有點擔心,但看了預告片,感覺放心多了。
這特效畫麵的表現力簡直絕了。
真的有一種巨型機甲俯瞰自己的壓迫感。
有誰知道預告片裡麵這個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麼?
真的燃爆了!
我剛看完,都有點忍不住想要拿著拖把和我家狗子大戰一場!
太離譜了,距離《環太平洋》這部電影正式開拍這才幾天?
居然能夠做出完成度這麼高的預告片?
這豈不是說明電影裡相當一部分的高燃動作場麵已經拍攝完畢了?
四舍五入一下,難道真的一個月就能殺青了?
戰鬥畫麵拳拳到肉,特彆是那個藍色機甲,從港口拖著一艘輪船當作武器,對著怪獸猛抽的時候,簡直太有感覺了!
我剛看到這一幕,興奮得小腦都要萎縮了!
主角是香港吳彥祖哎,我山東吳彥祖表示很欣慰!
江蘇彭於晏表示勉強能夠接受。
浙江劉德華認同感+1
配角還有‘雷神’兄弟倆,這兩個也算是歐美大牌明星了吧?
布拉德皮特和本阿弗萊克才是裡麵最大牌的好萊塢明星。
他們竟然願意演配角,這是我沒想到的。
視覺,音樂,打擊感什麼的,我都覺得很棒。
但我還是不能接受建造人形機甲這種武器來對付外星怪獸的設定。
總感覺太蠢了。
我相信現實中可能會有更符合邏輯的方法。
機甲,男人永遠地浪漫。
網絡上關於《環太平洋》這部電影地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其中除了有映射最近‘富島市危機’現實事件外。
最重要原因還是那一個個高大,炫酷的巨型機甲。
試問有哪一個男孩男人能夠拒絕駕駛這樣一架夢幻般的機甲,代表人類最後的希望,向外星怪獸開戰?
互聯網上到處都是影迷觀眾們熱烈的討論。
對於影視圈的專業人士們來說,《環太平洋》這部先導預告片的衝擊力也是相當巨大的。
怎麼可能?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這麼短的時間如何能做到這種視聽表現力的預告片呈現?
但凡對影視特效有點了解的業內人士,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
在他們的認知中,特效畫麵的表現力,質量和時間與金錢的消耗是成正比的。
想要擁有好萊塢一流水準的特效質量,以一部標準的90分鐘商業電影來看,特效製作周期至少也得半年時間。
就算極限壓縮,一切順利,再怎麼快也得個月吧?
但從《環太平洋》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出,電影中那些占據特效畫麵最多的高潮戲份,《環太平洋》劇組應當是製作得差不多了。
商業科幻片的預告片,本就是需要把電影最精彩的一些鏡頭拿出來吸引觀眾。
思來想去,也就隻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了。
那就是前段時間剛剛發布的‘綠洲宇宙’。
《環太平洋》劇組曾公開表示它們得到了π科技公司的協助,將會借助‘綠洲宇宙’內的虛擬世界,以及人工智能進行電影的拍攝。
目前來看,‘綠洲宇宙’的強大不僅僅表現在虛擬現實遊戲領域。
在輔助電影製作方麵,也擁有著令人驚歎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