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錫這種高級貨,當然不能隨便亂賜,能得九錫的,也基本是從皇帝那裡強要來的。
來看看曆史上加九錫的名人錄名單王莽、曹操、司馬昭、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楊堅、李淵、劉裕。這些人有個共同點,就是自己本人或兒子最後都成了皇帝。
加九錫,其實就是篡逆的前置程序。
當然,曆史上還有個人拒絕被加九錫,拒絕皇帝的好意,此人就是諸葛亮,厚道人一個。
403年12月,桓玄篡位,建立桓楚政權。
數年的隱忍謀劃,當年的俊逸青年已過勞肥成了個大胖子,登基當日,桓玄二三百斤重的身體顫巍巍的剛墩在龍椅上,哢嚓一聲,龍椅塌陷了。
差點被爆菊的桓玄心裡一緊難道上天不讓我坐這個位子?
關鍵時刻總不缺口吐蓮花的大才子出現,殷仲文站了出來陛下聖德深厚,地不能載也。
一句話,龍椅塌陷事故反而成了吉兆。
殷仲文,名字很熟?對,前麵講過被桓玄襲殺的荊州刺史叫殷仲堪,殷仲文是殷仲堪的堂弟。殷仲文仕途起步是源於堂兄的推薦,按理說應該視桓玄為仇人。
然而,他還有個身份—桓玄的姐夫。
妻子比堂兄弟更重要。殷仲文才華橫溢,當世名士,不但不計較桓玄的殺堂兄之仇,反而緊緊追隨桓玄,任侍中兼任左衛將軍,桓玄受九錫之賜的詔令,就是出自其之手。
殷仲文的下場?後敘。
篡位後,桓玄更對劉裕委以重任。其實,以桓玄這種腹黑天蠍座的人,是容不下劉裕這種北府舊將的存在的,他之所以留下劉裕並委以重任,是另有他圖,這通過他與老婆的談話就能看出來。
桓玄的老婆劉氏,非等閒女性,善於識人,是桓玄的枕邊組織部長。對劉裕,劉氏的看法是劉裕這人,言行舉止有龍勢虎誌,看問題不同凡響,不會久居人下,宜儘早除之。
桓玄我還有很多事要乾,譬如欲蕩平中原這事,沒幾個得力的助手怎行?等關隴平定了,再作計議吧。
桓玄要等關隴平定再算計劉裕,劉裕則早就在算計他了。
當時,桓氏不但已控製中央,也已在東南各個重鎮安排上了桓氏家人或心腹,劉裕的勝算幾何呢?
劉裕賭徒出身,決定賭一把,因為他有一筆大的賭注。
賭注就是,下等士族、庶族及貧民百姓對桓玄的怨氣和北府舊將的凝聚力。
以劉裕為首的反桓同盟者,大部分是中下級軍官,下等士族或庶族。主要有劉牢之的外甥何無忌、劉裕的弟弟劉道規、劉毅、孟昶、劉穆之、魏詠之、檀憑之、諸葛長民、王元德、辛扈興、童厚之等人。
這些屌絲們摩拳擦掌,準備上演一場逆襲高富帥的好戲。
本次革命主要在四地展開。
第一塊革命根據地,選在了劉裕、劉道規、何無忌、劉毅等人的老家—京口(鎮江),革命領導人是劉裕和何無忌,革命對象是坐鎮京口的徐兗二州刺史桓修。
404年2月,劉裕、何無忌準備乾掉桓修。這哥倆兒帶了多少人去殺這麼大一個地方軍閥呢?
一百多人,以打獵為名聚集起來的。
看似不可能的事,就這麼發生了。劉裕讓何無忌穿上詔服,詐稱是朝廷派來宣詔的特使,就這麼大搖大擺的進了桓修的刺史府,桓修猝不及防,被殺。
第二塊革命根據地,選在了廣陵(揚州),革命領導人是劉毅、劉道規和孟昶,革命對象是鎮守廣陵的青州刺史桓弘,桓修的弟弟。
桓弘也順利被殺,為什麼這麼順利?
因為,劉道規是桓弘的中兵參軍,孟昶是桓弘的主簿。連秘書長都是對方的臥底,比後世的胡宗南還慘,桓弘死的不冤。
第三塊革命根據地,選在了曆陽(安徽和縣),革命領導人是諸葛長民,革命對象是鎮守曆陽的豫州刺史刁逵,當年把劉裕綁在柱子上追賭債的那位。
刁逵也順利被殺,因為,諸葛長民就是刁逵的左軍府參軍。
也是臥底一個。
第四塊革命根據地,就在首都建康,王元德、辛扈興和童厚之等人在京城活動,開展地下工作。
幾塊革命根據地一建立,眾人共推劉裕為盟主,傳檄四方,討伐篡位的桓玄。
全國上下對桓玄的怨氣,如同泄漏的煤氣,而劉裕的檄文,則如打火機。一股磅礴的反桓死亡熱浪,席卷東南。
桓玄,乘船逃往江陵,逃亡時沒忘了挾持著晉安帝司馬德宗。
404年3月,劉裕率軍進入建康,坐鎮京師,指揮各路人馬繼續追殺桓玄。
一個月後,桓玄被迫逃往西川,為益州都護馮遷所殺。
405年3月,劉裕擁立晉安帝複位,成為再造晉室的首勳。晉安帝拜劉裕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成為軍政的實際一把手,掌握朝政大權。
桓玄追隨者的下場?以殷仲文為例。
桓玄失敗後,殷仲文上表請罪,得到晉安帝的原諒,徙任東陽太守,在江州轄區內。江州刺史何無忌敬慕其名氣,殷仲文答應登門拜訪,何無忌非常重視,命令府中文人殷闡、孔寧子等撰寫文章以等待其到來。結果,殷仲文竟然失約。失約的原因,官場失意,精神恍惚?還是端著士族的架子羞於拜訪庶族?隻有他自己知道。
得罪了頂頭上司還有好果子吃?之後,殷仲文幾天來起床照鏡子,經常看不見自己的腦袋。數日後,被劉裕所殺。
這就是鏡不見首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