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年,也就是建安22年,“是歲大疫”,一波比新冠還猛的瘟疫帶走了建安七子中的五個,也帶走了家族有長壽基因的46歲的司馬朗。台柱子倒了,司馬家怎麼辦?
沒關係,早在9年前,也就是208年,司馬家的另一根台柱子已經豎起來了。那就是司馬懿。等等,司馬懿不是被父兄摁在家裡韜光養晦嗎?
對,但是已經養夠了。208年,北方局勢已經基本明朗,袁紹父子四人都掛了,曹夏侯集團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此時的雞蛋不用再分開選籃子了。三國時當公務員雖然不用考申論、職業能力測試,但是得有人舉薦,單靠司馬朗舉賢不避親肯定不行。沒關係,司馬家在曹夏侯集團還有一個大佬級的人物可作為舉薦者。
荀彧,曹夏侯集團的二把手。荀彧為何能舉薦司馬懿?因為,他是一個士族高門的掌門人。
潁川士族。眼熟?對,司馬懿的爺爺司馬儁(音同俊),當年可是潁川的一把手。
最終,司馬懿,用了43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小秘書至帝國第一大佬的蛻變,冷眼看曹家人舞舞紮紮的折騰半個世紀,然後一杆清盤。
直到賈充、成濟把曹髦乾掉,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還跑到大街上抱著這個青年傀儡皇帝的屍體嚎啕大哭;265年西晉代魏後,曹奐被貶為陳留王遷往金墉城時,司馬孚拉著這位廢帝的手涕淚橫流“臣到死那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好一個大魏的忠臣!一個在249年高平陵政變時與親侄子司馬師一道屯兵控製京師、誅殺曹氏家族曹爽的曹魏大忠臣。
過了16年了還在演?16年算什麼。隱忍、麵麵俱到,粹煉內功、行穩致遠,永遠有所保留的積極付出,這就是河內司馬氏、潁川士族曆經三百年戰火與政治鬥爭淬煉出的家族求生理念。
然而,這個布局能力宇宙第一的家族在達到鼎盛後,也躲不過萬物守恒、盛極必衰的宇宙規律。自司馬炎坐羊車公開持證嫖娼開始,司馬家就在走下坡路,成為拋物線上的那個,也是拐點。之後,傻兒登基、醜媳亂國、八王之亂、五胡入華、衣冠南渡、劉宋代晉……
曹魏滅了劉漢,司馬家篡了曹魏,劉漢的後人劉裕再把司馬家斬儘殺絕……天道循環。想想人類這種動物,真沒意思。
劉裕,為何迫不及待的將從數代開始就是傀儡的司馬家族斬草除根?
一是,年齡不饒人。劉裕篡位時,已57歲,在古代妥妥的暮年之人,而長子劉義符隻有14歲,未成年。司馬德文隻有34歲,不斬草除根,自己百年後,誰坐江山?
事實也是,劉裕殺掉司馬德文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二是,劉裕寒門出身,其反桓玄之所以成功,就是有賴於他的寒門身份深得廣大百姓的認可,從而才一呼百應。因此,必須防範士族大家們扛著司馬氏這麵大旗重新整事。殺儘司馬氏,可以奠定劉宋王朝寒門掌機要的政治格局,一舉終結士族門閥專政的時代。
劉邦帶領一幫殺狗的、吹簫的、基層政府寫材料的,締造了第一個由草根階層建立帝國西漢。423年後,他的已淪落為賣草鞋的第19代孫子,帶著一幫殺豬的、賣水果的,締造了蜀漢政權。又過了近200年,他的又一個淪落為賣草鞋的第22代孫子,又帶著一幫草根,滅了滅亡蜀漢的晉,締造了劉宋政權。老劉家,就是一個不斷草根至尊草根至尊的傳承傳奇,魔幻不?
諸多司馬氏族人為躲避屠殺,改姓逃難,如今的司、同、仝、馮等姓氏,很多即是司馬氏改姓而來。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曾經的皇室大姓司馬氏,如今人口隻有28萬。“遊竺權逯,蓋益桓公。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就是在宋版的《百家姓》中,司馬也隻排在第410位,比萬俟(音莫其)這個敕勒族的生僻姓氏,排名還低。
司馬氏的後世名人,也已幾乎看不到,什麼?司馬夾頭?那是他的江湖渾號,他的真姓是乾勾。反而司馬改姓後倒有些名人,譬如,仝曉燕,原青春美少女組合成員。
在殺司馬德文之前,劉裕已經殺了5位皇帝,分彆是楚國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國譙縱、後秦姚泓、東晉的司馬德宗,加上司馬德文,堪稱“六位帝亡完”。
劉裕繼位後,對新生的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很多措施都屬於曆史上的首創,為後世所效仿
1、政治方麵劉裕以司馬氏為前車之鑒,注重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第一刀自然是砍向諸蕃之首強、屢為禍亂之源的荊州。劉裕裁並了荊州府的轄區,限定其公務員編製,最重要的一點,他下詔收回了地方長官的軍權日後,凡大臣外出征討,一律配以朝廷軍隊,征討完後軍隊還交回朝廷。
這點,後世的王朝是不是也一直這麼乾?對,都是劉裕手段的傳承。
2、經濟方麵劉裕下令整頓戶籍,嚴格登記戶籍,為什麼這樣做?
自然有原因。當時,原東晉各世族大家均在做一件欺瞞中央的事隱匿戶口,主要目的是為了逃稅。這自然減少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劉裕下令,整頓戶籍,厲行土斷之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劉裕還創立了一項後世政府均效仿的製度政府采購製度。政府所需物資,不準像過去那樣濫行征收征用,而是由政府以錢購買。
同時,劉裕還適當降低農民賦稅,廢除苛捐雜令,給老百姓一個寬鬆得環境以發展生產、休養生息。為農民減負,也是後世政府一直效仿的做法。
另外,劉裕還有一個被人稱道的突出優點,就是懂得厲行節約。
魏晉以來,直到五胡十國六國時期,每個政權的皇室無不崇尚奢華。劉裕因是孤寒出身,深知稼穡艱辛,因此登上皇位後注重清簡寡欲,平時穿著十分隨便,住處用土屏風、布燈籠、麻繩拂。
這點,也與我們現在提倡的光盤行動異曲同工。
為警誡後人,劉裕甚至在宮中懸掛了少兒時使用過的農具、補丁摞補丁的破棉襖。
這種警誡後人的方式,後來被當今的一個著名企業家活學活用了,他就是青島海爾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當年,為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張瑞敏直接掄大錘將不合格的冰箱砸掉,正是這種質量意識使海爾集團從一家小型集體企業成為當今國內家電行業的領軍者。為警誡後人,張瑞敏當年砸冰箱的那把大錘,現在一直陳列在海爾集團的展覽館中。
人生的賽跑,最終比的是誰最後咽氣。422年5月,英明神武的宋武帝劉裕去世,年僅59歲,這是一個現代的普通人還未到退休的年齡。
363年出生,一出生差點被父親扔到野外喂狼,得益於養母和繼母的愛護,方才活了下來。成年後生活困頓,賣草鞋為生,欠下賭債連累家人,無奈從軍。從軍後直到36歲,才碰到孫恩起義展露頭腳。然後,滅桓玄、南燕、盧循、劉毅、後秦……可謂氣吞萬裡如虎,然而,滿打滿算僅當了兩年皇帝即掛掉了。與西方人不同,自古至今中國人奮鬥的一生基本都是為了孩子,英明神武的宋武帝的後代,又會是個什麼樣子呢?
劉裕去世,長子太子劉義符繼位。劉義符繼位時不到十七歲,還是個孩子,此子,可稱為中國曆史上最好玩的皇帝。不僅好玩,而且涉獵範圍廣且極具喜感。
劉裕臨終前,深感太子年幼,尚不具備接班能力,專門為其安排了三名輔政大臣謝晦、司空徐羨之、仆射傅亮(讓司馬德文抄詔書那位大神)。另外,在至關重要的軍權方麵,劉裕安排了一名心腹高級將領予以把控,而此人,並非劉家宗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