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蕭侯的心思_曆史遺忘的角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曆史遺忘的角落 > 第二章 蕭侯的心思

第二章 蕭侯的心思(2 / 2)

二是,南梁與北魏、東魏打打殺殺幾十年,好不容易這幾年緩和了,現在侯景不光是自己來,還帶著那麼大個河南投奔過來。要知道,東魏本來就隻有北魏的半壁江山,剩下那麼點又被他帶來半壁,東魏可就剩北魏四分之一了,東魏高澄不跟我們血拚到底才怪。

有個彆邏輯學、心理學學的好的大臣,擅於換位開導陛下你想想,要是現在有人帶著淮南去投奔高澄,咱不得跟東魏拚命?而且,河南是四戰之地,就是拿下來也不好守啊。咱們還不如固守疆界,讓高澄和侯景打個兩敗俱傷,到時候再坐收漁翁之利。

南梁諸臣的分析,有理、有利、有節。而史載83歲的梁武帝蕭衍,不僅未采納,還開始了一係列的弱智表現。

1力排眾異

史載,麵對群臣的非議,蕭衍卻執意要接納侯景。眾大臣苦勸,蕭衍依然堅持。原因?他剛做過一個夢。

蕭衍稱他最近一次做夢,隱約夢見有個中原的牧守,獻出土地向梁朝投降。

老蕭所述即使真實,南北朝亂世,今天有你的人投降我,明天有我的人投降你,乃常有之事。所謂“晝有所思、夜有所夢”,蕭衍做的不過是個普通的夢,但,蕭衍手下一個叫朱異的寵臣,卻對蕭衍的這個夢做了擴大解釋這是天意梁朝一統,這不,侯景就投降過來了嘛。

蕭衍信這個解釋,因為他篤信佛教,對宿命論更是深信不疑。故其答應接受侯景的投降,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大行台,並派兵運糧應接。

派出接應的大將有兩個,一是羊鴉仁,二是蕭衍的侄子蕭淵明。

547年7月,梁援軍將領羊鴉仁入懸瓠。8月,蕭淵明受命率十萬大軍屯寒山,9月,蕭淵明與侯景互為犄角,大舉北伐,在泅水築壩蓄水以灌彭城今江蘇徐州。

東魏徐州刺史王則據城堅守。11月,東魏派大將高嶽、慕容紹宗率眾10萬疾馳救援彭城,擊敗梁軍,俘虜了蕭淵明。

侯景率4萬大軍退保渦陽,昔日的同事慕容紹宗列陣進攻。

逼人太甚!侯景急了眼,命令步兵們持短刀出列,死拚。

以步抑騎是世界級難題,侯景卻命令步兵出列對付騎兵,拿的還是短刀,喝三鹿了嗎?來看。

侯景一聲令下,羯族步兵們個個滿麵發赤、雙目噴火、嗷嗷吼著衝進東魏軍騎兵方陣。短刀,不衝人身招呼,專砍人腿和馬蹄。

一寸短一寸險。東魏騎兵們沒想到這幫不要命的主兒是專攻下三路的,猝不及防,頓時大亂。

侯景趁勢率軍掩殺,慕容紹宗大軍退走。慕容紹宗的部將,後來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將、“落雕都督”斛律光,當時也在此陣中,逃走的狼狽樣兒,跟其他士兵一樣一樣的,沒啥區彆。

逃回大營的慕容紹宗,心有餘悸艾瑪,從未見過像侯景這麼難對付的家夥。

之後,兩軍互相忌憚,不再出擊。這種相持戰,打的是後勤供應,慕容紹宗背靠東魏大本營,而侯景軍糧草漸漸不濟。

2謎之壽陽

548年正月,侯景部將暴顯等投降慕容紹宗,軍力此漲彼消之下,慕容紹宗趁機主動出擊,侯景不敵,帶800士兵逃走。

走投無路的侯景,來到壽陽城下。

鎮守壽陽的,叫韋黯。韋黯名不顯於史,他的父親,卻大大的有名,那就是毛爺爺認為其有“劉秀、周瑜之風”、“我黨乾部應學韋睿作風”的韋睿,梁魏鐘離大戰中的絕對主導者。

侯景在城下衝韋黯喊話小韋啊,我,是你們梁朝的客人,若不接我入城,東魏兵追到有閃失的話,朝廷必然會怪罪你。

跟大人哄小孩似的。

老子英雄兒操蛋。韋黯信以為真,開門迎接。進了城的侯景,撕下麵具,露出獠牙,毫不客氣的掌管了壽陽,把韋黯驅逐出城。

蕭衍,聽說侯景搶了壽陽,不僅不生氣,反而順勢任命其為南豫州牧,謎之操作。

3信裡的破綻

東魏趕走侯景,乘勝收複失地。高澄分析,西魏宇文泰老奸巨猾,是不可能接收侯景的,而南梁是侯景的唯一去處。若想製服他,得先聯合南梁,孤立他。

拉攏南梁,得有大的籌碼才行。好在籌碼是現成的,即被俘的蕭淵明。高澄以蕭淵明作為和談籌碼,遣使與南梁表達和好之意,以圖孤立侯景。548年2月,東魏與南梁開始和談。

得知自己被當成兩大帝國談判和交易的籌碼,侯景坐立不安,上書蕭衍試探其態度。

侯景陛下和高氏聯合,我將如何自處?

蕭衍保證不會出賣你。

侯景為彰顯我與南朝的戰略夥伴關係,請賜婚,至於女人嘛,最好是南朝最尊貴門第的女兒。譬如,王家、謝家的都行。

蕭衍嗬嗬,你真會選,王、謝門第太高,要不,向朱、張以下門第試試?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侯景的自尊心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恨恨的衝部下發飆什麼門第,總有一天,老子要把吳中兒女統統配給奴隸!

蕭衍的態度還是不太明朗。

某日,蕭衍收到一封信,落款是東魏高澄,信中說,願意以蕭淵明交換侯景。

蕭衍回信你早上送還蕭淵明,我晚上送還侯景。

不用說,蕭衍收到的信,是侯景冒充東魏寫的。

侯景拿到回信,一掌拍翻桌子早就知道這老頭心腸薄得很!

被出賣的感覺最痛苦,痛苦能使人失去理智。梁朝,我要毀了你!

本部隻剩不足千餘兵力的侯景,武力強征所屬各城的居民當兵,並對各城漢族居民大肆燒殺搶掠。

為激發手下胡族士兵的鬥誌和瘋狂嗜殺的本性,侯景把搶來的無辜女子送到軍營,作為軍妓,任由手下胡族士兵晝夜奸淫。

4離奇的饋敵行為

壽陽,離南梁首都建康僅500裡,快馬加鞭一天的路程。侯景在壽陽的所作所為,居然沒引起南梁朝廷的重視。

趁昏君佞臣們沒察覺,造反前,先要點東西。

侯景要一萬匹布錦,為軍人作戰袍,權臣朱異照發。侯景嫌南梁朝廷配發的武器不好,請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壽陽為他定做武器,蕭衍居然也照做了。

與蘇德戰爭爆發前一樣,也有人察覺到了侯景的異樣。合州刺史蕭範,多次向蕭衍報告侯景有謀反的跡象,蕭衍充耳不聞,繼續敲他的木魚。

某日,建康城裡來了一隊士兵,押著一個五花大綁的人,徑直送至權臣朱異處。向朱異報告侯景派使者聯合羊鴉仁大人一同造反,羊大人把使者綁了,押送京城。

羊鴉仁,侯景投降時,梁派其去接應過侯景,時任豫州刺史。侯景認為與其因此有了交情,派人聯合其謀反。

朱異得報,不以為然,把使者送回了壽陽。

本來捏著一把汗的侯景,見使者竟然被禮送回來,哈哈大笑是羊鴉仁誹謗老子,朝廷不處理他,我就帶兵渡江要個說法。

蕭衍,感覺委屈了侯景,讓朱異傳話普通老百姓家有個客人,還招待得很好。朕有一個客人卻惹得他生氣,這是朕的過錯。隨後,厚賞侯景,以示撫慰。

侯景又與北魏宗室元貞密謀造反之事,元貞害怕跑回建康告訴蕭衍,蕭衍還是不聽。

南梁上下麵對侯景的謀反預備行為,為何有如此近乎白癡的表現?我們先看史學界的主流觀點,再加以分析,看是否正確。

史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這與當時政治環境及領頭人蕭衍的態度有極大關係。

南梁後期,因北方勁敵北魏分裂,無暇顧及南朝。南朝邊境相對安寧,經濟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武將出身的蕭衍,開始追求安樂,沉迷於佛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就是對此最好的詮釋。蕭衍多次欲舍身出家,自奉仁慈。整天乾和尚的事,朝綱不廢弛就怪了。

545年,梁散騎常侍賀琛,向梁武帝蕭衍痛陳時弊,說戶口減落,風俗侈靡,官場腐敗,經濟凋敝,階級矛盾激化。

蕭衍隻說了一句話,就讓賀琛閉上了嘴拿出證據來。

證據?以逆來順受著稱的南中國老百姓多次揭竿起義,就是最好的證據。

527年至548年中,南梁農民起義萬人以上規模的,就高達8次之多。

上述一番描寫,一個因信奉佛教而變得白癡弱智的昏聵君主形象躍然紙上。然而,真相果真如此?我們來看。

先請注意蕭衍得知侯景起兵造反後的表現—“好、好、好”,他連說三個好,就差樂的手舞足蹈了。這表現不是在等著侯景造反,就奇了怪了。

等著侯景造反,天方夜談?好,我們來從頭捋一捋,看看是不是天方夜談。

蕭衍當初為何同意接納侯景?那是侯景以治下河南十三州降梁,這十三州,可是南梁與東魏對峙的緩衝之地,戰略cbd。由此,蕭衍才欣然接受豺狼一樣的侯景,還派了十萬大軍去接應。

然而,蕭衍沒想到侯景這麼不爭氣,半年不到就被東魏擊敗,河南丟了不說,還連累南梁在寒山之戰損失十萬精銳,皇侄蕭淵明被俘。

再看侯景,一點兒事兒沒有,率800殘兵悠哉悠哉退到南梁國境,還趁機占了南梁軍事重鎮、建康的門戶壽陽。

由此造成的結局是什麼?是侯景成了蕭衍手裡的一枚燙手山芋。

蕭衍之前為何如此厚待侯景?是因為他手裡不僅有地,還有兵馬,借助他的投靠,可拿下河南之地,甚至能一舉蕩平中原。如今,不光河南沒了,還搭進去一個壽陽,這可是蕭衍與幾代北魏皇帝鬥智鬥勇才贏回來的壽陽啊。

所以,如今的蕭衍,一想到侯景,一定是氣不打一處來。那既然這麼恨侯景,派人去剿滅不就行了?反正他不過才八百兵馬。

然而,蕭衍不能。趁人病要人命的事兒,蕭衍不會做,至少不敢明做。為何?因為,這樣不僅會顛覆其多年以來打造的以慈悲心腸示人的光輝人設,還會斷絕異國大將來投之路。

蕭衍在位的後半段,南梁成為異國大將的避難所,是有據可考的。其時,正趕上北方的北魏動亂,六鎮起義,高歡、宇文泰雙雄對峙,亂糟糟的幾十年,不少北方英豪流落南朝,羊侃、賀拔勝、獨孤信,甚至還有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大隋的太祖。

對這些北方的落難英豪,蕭衍均以禮相待,願意留下來的,如羊侃,賜之以高官;想走的,如楊忠、賀拔勝,配上豐厚的盤纏,禮送出境。甚至元顥這樣的北魏宗室,想要北上爭奪帝位,蕭衍也親派陳慶之護送北方,才成就了陳神話一般的北上之旅。但蕭衍隻派七千人給陳慶之,意圖就是告訴世人我老蕭本人對北魏是沒有領土要求的,當然,主動歸順的除外。

蕭衍的形象包裝大獲成功,仁德盛名暴於大江南北。甚至賀拔勝北歸之後,發誓一生不再射殺南飛之鳥以報蕭衍恩德。東魏奸雄高歡都無不感歎,中原正統全跑老蕭那裡去了。要知道,陳慶之北伐到達北方後,麵對北方社會經濟的高度繁榮,可是發了一番“衣冠士族並在中原”的感慨的,如今,這個正統又被老蕭成功的奪回來了。在南北爭雄中,占領道德製高點,相當於增強投資環境的軟實力,很重要。

如今,因侯景落魄就要殺掉他?老蕭不會做,至少不敢明做。不能主動拋棄攻殺侯景,除了以上理由,應該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什麼原因?

要知道,接納侯景是蕭衍力排眾議,親自拍板決定的,如今就這樣殺了侯景,是告訴天下,當初大臣們都對,就皇帝不對嗎?

如果僅是愛惜羽毛,珍惜名聲,蕭衍大可不必,畢竟可以拿朱異之流的來背鍋嘛。可是,蕭衍不敢承擔自己決策錯了的後果,因為,這個後果在此時絕對不能產生,否則,他一手締造的南梁帝國將萬劫不複。這是危言聳聽?且看。

蕭衍作為中國曆史上罕見的長壽皇帝,一口氣活到近九十歲,光在位的時間就高達48年之久,南朝其他三位開國皇帝在位時間加一塊,都沒他零頭多。他的長壽,給梁朝帶來超長的穩定,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也在不斷積累,那就是,梁朝宗室的權力越來越大。到蕭衍晚年時,地方蕭氏諸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些鳥人們一個個都貪婪的盯著皇位,明爭暗鬥。老蕭憑借四十多年積攢下來的權威,勉強可以壓住這座火山。一年前寒山大戰十萬中央軍已經全軍覆沒,現在若皇帝的權威再削減,那這座火山還能壓得住?蕭衍不敢去想。因此,殺侯景就是糾錯,糾錯的前提就是認錯,而這個錯,堅決不能認。

侯景不能殺,可畢竟已是燙手山芋一枚,不丟棄會燙爛蕭衍的雙手,怎麼辦呢?

侯景必須死,但不是我去主動殺他,必須他自己作死才行。因此,蕭衍才有了前文所述的一係列謎之行為。奪壽陽,給;造反前奸淫擄掠,先裝作看不見;造反沒兵甲器杖,給;傳達造反信息的使者被抓住綁送首都,放;最關鍵的是,與高澄談判要犧牲侯景換蕭淵明的信件往來,也一定是老蕭故意被侯景查獲的,一定是。

是你老王胡謅猜測?我們再來看一個典故。

古時候有一位帝王,發現其弟一直想造反,手下都勸他及早下手。但是,這位帝王不僅沒有聽從,反而故意越來越放縱弟弟。最終,被慣壞的弟弟反了,哥哥派人成功平叛。結果是,後世皆認為弟弟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而這位帝王卻獲得了舉世稱讚。

這個典故就是“鄭伯克段於鄢”,作者,春秋時期左丘明,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這個故事中的哥哥,就是鄭莊公,弟弟,就是共叔段。作為博覽群書的南方君主,蕭衍,一定知道這個典故。

再想想,世界上哪個開國帝王,我說的是開國帝王,是越活越白癡的?細思極恐。


最新小说: 帝級戰力 天才流禦獸:從覺醒S級天賦開始 明末,鋼鐵的洪流滾滾向前 修道與星海 攤牌了,我的售後客戶是龍王 囚牢天珠 我的醫途,從複讀開始 沒有迪迦的世界 都市無常令 虐徒就變強,我抽出絕世女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