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純屬蕭繹無事生非,飲鴆止渴。不光搞丟了自己的命,還把南梁帝國推向萬劫不複。
當蕭繹正在與侯景打的激烈之時,蕭氏宗室中有個比蕭繹還著急當皇帝的人,就是他的弟弟、蕭衍的第八子、武陵王蕭紀。
蕭繹稱帝還知道等等,蕭紀則毫不客氣的直接在益州稱帝了,這還不算完,他打著平定侯景的名義,率大軍順江而下。
益州,四川,可是在蕭繹的上遊,蕭紀大軍必然要經過蕭繹的防區,這豈不是“假道伐虢”的翻版?
蕭繹一身冷汗。弟弟的兵力比自己多,還提前稱帝占了先機,蕭繹隻有兩個選擇,一是承認弟弟的帝位,二是兄弟鬩牆。
我等了這麼長時間豈能接受弟弟的領導?蕭繹腦子一熱,做了一個荒唐的決定。
向西魏求救,抄弟弟的老窩成都。
西魏宇文泰接到蕭繹的求援,擦了擦笑出的鼻涕泡,馬鞭一揮,大將韋孝寬、尉遲迥等率軍從漢中南下,攻取了成都。
老窩被抄,蕭紀的將士們大多是四川人,請求回軍殺退蕭繹請來的西魏侵略軍。然而,皇位的誘惑,豈是一個破四川能比的,蕭紀執意乘船順長江東下。為了激勵將士,蕭紀想出一個辦法。
畫大餅。
這餅可不一般,真是用真金白銀鑄就的。蕭紀拿出全部老本,鑄了一萬個金餅,五萬個銀餅,裝箱懸掛起來,慷慨激昂的宣布勇往直前者,賞餅。
六萬個金銀餅像六萬枚閃閃發光的獎牌,閃爍著耀眼又誘人的光芒。將士們兩眼放光,嗷嗷的撲向瞿塘峽口蕭繹軍隊的防區。幾次戰鬥下來,蕭繹被弟弟揍得暈頭轉向,軍隊損失慘重。
而當得勝回營的將士們找老板蕭紀領餅時,卻被告之老板病了,不見。
原來他媽的是畫餅讓我們過眼癮的!蕭紀軍隊士氣一落千丈,結果可想而知。
蕭繹成功的進行了反擊,麵對弟弟的求和,回了一封文采飛揚的信《又與武陵王紀書》兄肥弟瘦,無複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
拒絕的極其藝術,字裡行間有掩飾不住的得意。
蕭繹的遊擊將軍樊猛截斷了蕭紀的後路,帶人上船直奔蕭紀臥室。蕭紀繞著床跑,樊猛手持長矛追,二人跑著跑著,蕭紀從床上箱子裡摸出一塊金餅扔給樊猛放過我,這些餅就是你的。
樊猛廢話,殺了你不也還是我的?
蕭紀腿肚子跑抽了筋,被樊猛一矛,刺了個透心涼。
想位如命卻惜餅勝命的蕭紀死了,蕭繹就能笑了?他笑不起來。
因為,被他求來打弟弟的西魏宇文泰,占著益州(四川)不走了。求援打弟變成了引狼入室,蕭繹很自責也很憤怒,派人去跟宇文泰講理。
跟軍閥講理?宇文泰不但不還益州,還更進一步,令常山公於瑾、大將軍楊忠、宇文護等率軍進攻江陵。
請記住上述這些名字,後文將會陸續提到,都是如雷貫耳的關隴貴族軍事集團中的佼佼者,後世隋唐的基本班底。
西魏虎狼之師撲來,陳霸先和王僧辯都來不及增援,江陵被攻破,蕭繹於弟弟蕭紀身亡後不到兩年,也掛了,享年47歲。
宇文泰扶植嶽陽王蕭詧為傀儡,把江陵彈丸之地劃給其管理,這就是西魏的附屬政權西梁。這個彈丸政權存在了32年,597年,隋文帝楊堅征召西梁國主蕭琮入朝,封為莒國公,西梁滅亡。看清楚了,是征召入朝,太小了,懶都懶的打。
國不可一日無君,陳霸先與王僧辯緊急磋商,擁立蕭繹的兒子蕭方智為帝。江陵已在西魏之手,南梁的都城又回到了建康。
蕭繹定都江陵時,曾有人勸其遷都建康,其卻挺戀家,未采納,並派人殺死了在建康的廢帝蕭棟兄弟三人。此三兄弟未死於侯景之亂,卻最終死於同宗之手。
請注意這個微妙的變化,前文講過,陳霸先的勢力在揚州,而王僧辯的勢力就在建康。南梁都城重回建康,從此時起,王僧辯的影響力蓋過了陳霸先。
一山不容二虎,難免頻生齟齬。而又一方勢力的插手,讓陳霸先與王僧辯這兩個曾經親密的反侯戰友,徹底走向了對立麵。
北齊,高歡兒子高洋廢掉東魏後所建。眼看西魏從南梁割走了益州,高洋的哈喇子直流,派人找到王僧辯蕭方智年幼智弱,不足為君,我給你送個人來。
送來的人,叫蕭淵明,梁武帝的侄子。當年他奉蕭衍之命接應侯景,領取侯景投降帶來的河南之地,結果與東魏寒山大戰時兵敗被俘,一直被扣留在東魏。這會兒,高洋打了個如意算盤把蕭淵明送回南梁當傀儡,不就可遙控南梁朝政了?
不行,王僧辯一口回絕。不料,話音剛落,北齊的10萬大軍就到了江邊上。
剛曆經艱苦卓絕的戰鬥打完侯景,部隊還沒完全休整好,現在來了個比侯景更狠的。王僧辯服軟了,屈服應允北齊。為了麵子,王僧辯向北齊提了個條件保證蕭方智當太子。高洋也給了王僧辯這個麵子,答應。
王僧辯的屈服,導致南梁再次帝位更迭,並成了北齊的傀儡政權。
禍亂江南的侯景是羯族人,西梁的蕭詧是鮮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所立,現在依靠鮮卑化漢人高洋支持的蕭淵明又登堂入室,這讓漢人衣冠南渡建立的南方政權的軍民們情何以堪?
該趁機攤牌了。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陳霸先打出了民族感情牌。
因為,其實王僧辯本人也並非漢人,而是鮮卑烏丸人。
陳霸先的戰鬥檄文慷慨激昂王公一旦改圖,外依戎狄,援立非次,其誌欲何所為乎?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陳霸先成功的占領了道德的製高點之後,555年秋,他突然率兵馬從京口殺過來,對王僧辯發動了突然襲擊。王僧辯從未想過陳霸先會這麼乾,猝不及防,與其三子王頠皆被擒。陳霸先毫不客氣,處決了王僧辯父子,複立蕭方智為帝。
值得一提的是,陳霸先曾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王頠,隻因王僧辯母親去世而婚禮展期。奶奶早死或晚死幾天,王頠可能都能保住命。這下,差點成為陳霸先女婿的王頠,也成了準嶽父的刀下之鬼。
先剿侯景、再收拾“叛徒”王僧辯,陳霸先在南朝的威望達到了頂峰。557年,陳霸先廢蕭方智,即位稱帝,取代梁朝建立了南朝最後一個王朝陳朝。陳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開國皇帝姓氏作為朝名的王朝。
回過頭來看看名利雙收的陳霸先,其襲殺王僧辯真是為南梁的江山社稷著想?
近代曆史學家蔡東藩對此有段精準評論王僧辯之從容拒景,智勇不在霸先下,瑜、亮並生,同輔一主,設非後日之互啟猜嫌,各思攘柄,寧非亦蕭氏之周召耶。王僧辯以齊師之逼,迎立為主,宜為陳霸先所譏。但霸先之襲殺僧辯,亦非真心為梁。利害切身,親友可以不顧,朝婚媾而暮寇仇,軍閥固如是乎。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還不信?那就再來一個事實作為鐵證—陳霸先以清除北齊傀儡的名義乾掉王僧辯後,也一樣對北齊稱臣納貢。嗬嗬。
當時陳王二人最後一次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陳霸先你個老王,為何要跟北齊一起對付我?
王僧辯啥?沒有啊,咱倆是哥們,而且馬上是兒女親家,我跟北齊聯合乾啥?
陳霸先那北齊是敵國,你為何不派軍隊防備?
王僧辯你駐紮在京口,職責不就是防備北齊嗎?
陳霸先……拉出去,拉出去……
亂世的社會環境,對心眼兒實誠的君子特彆不友好,倒是油滑者更能快速成功,因此競爭很難保證被控製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中,而是很容易突破下限。明末的鄭成功為何不配合已歸順南明永曆政權的勇將李定國進行北伐?答案就在這裡。北伐成功之後,這兩個民族英雄,誰做陳霸先,誰又做王僧辯呢?曆史一再重演,而一再重演的曆史,也教會了實力相當的軍閥們一個油滑的道理莫做和事佬,翻臉要趁早。
如何能創造出良心的競爭環境,將競爭的下限控製在可控範圍內?一種模式是,最強者上台,實現領導一元化,由其控製競爭的下限;另一種模式則是,全社會形成一種統一的可控的價值觀,以此為基礎建立全社會均認可的製度,以製度控製競爭的下限。模式好壞?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看你適合什麼。
不論動機是否正義,手段是否光明,陳霸先畢竟也算英明神武之君。然而,他卻跟劉裕一樣,身後事比較淒慘。四個兒子,前三個都夭折了,最後一個兒子陳昌,也被奪權的侄子陳蒨投在長江裡淹死。
然而,光是絕後的話也就罷了。
陳霸先去世30年後,隋朝大軍席卷江南,陳朝滅亡。某夜,一千多名白發蒼蒼的老頭,偷偷掘開了陳霸先的陵墓。破棺焚屍,將骨灰倒進池塘後,上千人痛飲骨粉池塘水,與漢代霍去病倒酒於泉中與將士痛飲成就酒泉之名異曲同工。
這一千多個老頭,都是王僧辯當年的部下,領頭的叫王頒,王僧辯的兒子。
陳霸先襲殺王僧辯後,王頒當時在荊州,幸免於難。得知父親遇難,“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
後,荊州被西魏吞並,王頒成了西魏的臣民。再後來,西魏變成北周,北周又變成隋,王頒作為士族子弟,一路升官。
無論跟著哪個老板乾,王頒都始終堅持一個習慣吃素。下班,穿素服,晚上,睡稻草、吃苦膽,複仇的火焰在王頒的胸腔中熊熊燃燒了30年。
大隋滅陳時,王頒激動萬分,自願從軍。建康城一破,他立刻四處尋訪,找到了一千多個當年曾經為父親複仇的老部下。如今30多年過去了,都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了。
王頒一見到老頭們就嚎哭不止,哭的老人們心潮起伏少主人難道是因不能親手殺了仇人而含恨?若是如此,我們跟你一起去將陳霸先挫骨揚灰,為老主人複仇。
王頒抹淚笑了,很快,滿眼陰冷……
不僅被挫骨揚灰,還被喝了骨頭湯。一代梟雄陳霸先,身後竟遭如此羞辱。事後,王頒自覺違反了組織紀律,向隋文帝楊堅、楊廣自首請罪。
老楊小楊均表示關我鳥事兒。赦免不問。
殺戮奪權、後代複仇、循環往複,也不知人這短短一輩子,到底圖什麼。
侯景禍亂南朝,為北朝送上了巨大的利益,東魏及代之的北齊趁機坐得全淮。西魏則先取襄樊,再占益梁,長江上遊儘入掌握,力量陡增,為以後取代西魏的北周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