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家占地不過幾萬平米的芯片廠,占據了陳嶽高達50的算力。而除去這家芯片廠之外,無論鐵路還是礦場,冶金工廠還是鑄造工廠,所有的建設任務加起來,一共才消耗了僅僅約106的算力而已。
這是到達木衛五之後,陳嶽第一次被占據了50以上的算力。
芯片廠這裡,陳嶽小心翼翼的操作著,建造著。芯片廠之外,陳嶽則大刀闊斧,豪情萬丈,頗有揮手之間讓青天變個顏色的豪邁。
幾百公裡的鐵路,說修就修。一家每天能處理數千噸銅礦的冶金廠,說造就造。
時間便在這種情況之下快速溜走。轉眼間便是三年時間過去。
此刻,木衛五上,陳嶽所建造的鐵路總裡程已經突破了三千公裡,初步形成了一橫兩縱的局麵,連接了礦山、加工廠、化工廠、電廠等等總計36個工廠或者基地。
而芯片廠這裡,也到了陳嶽第一次開機實地製造的時候。
繁瑣的調試過程已經結束。此刻,經由提純工廠生產出來的矽棒已經被送入到了加工廠之中。
它們首先將會被切割成一片片的晶圓,之後才會在上麵雕刻電路,製造成芯片。
但第一個步驟就出了麻煩。陳嶽看到,因為加工精度不足的緣故,自己切割出來的晶圓,竟然……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雖然精度隻差了約06,但這仍舊屬於重大失誤範疇。
“靠。”
檢查一番,發現當前工藝無法解決之後,陳嶽隻能捏著鼻子接受了這種情況。
無論如何,先造下去再說。
晶圓隨之開始了後續的加工。然後,陳嶽發現,濕洗液裡似乎混入了一點彆的東西,精度不夠,加工根本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這又是約1的誤差。
陳嶽咬牙開始了光刻。
然後又有了誤差……
陳嶽被打擊到信心丟了大半。
一路“將就”著完成了後續所有流程,陳嶽一測試,便傻了眼。
首批製造了約一千枚芯片,但經過檢測,達到最初設計要求的一枚都沒有。
“這是良率為零啊。”
陳嶽欲哭無淚“放在地球上,這是要坐牢的……”
良率為零這個結果深刻的打擊了他。
這一千枚芯片之中,有高達850枚根本就是廢品,一點都不能用。能用的150枚之中,性能最好的一枚,經陳嶽計算,大約僅能達到人類文明的約一萬納米工藝芯片的性能。
剩下的,勉強算是達到了三萬納米工藝芯片的性能。
“但……無論如何,總歸是把芯片造了出來。”
陳嶽這樣安慰著自己“隻要慢慢提升,總有超越人類時代技術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