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具備恒星際航行能力,是說陳嶽經過理論計算,認為在理想條件下,以氘氚核聚變為能源,以離子推進為動力的自己,應該——注意,是應該,應該是可以到達另一個距離不算太遠的恒星係的。
但他還沒驗證過啊。實際究竟行不行,隻有老天知道。
再說,就算現在要倉促展開恒星際航行,逃離太陽係到另一個恒星係去,至少也得有適合的飛船啊。
自己造的這些星係內運輸船,以及眾多戰鬥飛船,可不具備恒星際遠航的能力。必須要是那種大型的運輸船才行。
十年時間,根本不夠自己造一艘恒星際運輸船出來。
逃是不可能做到的。
“媽的。”
陳嶽暗暗罵了一句。
他調集了更多的觀測力量瞄準了那個光源,儘可能測算更多的信息與情報。
漸漸地,陳嶽發現……
這來勢洶洶的外星艦隊,其科技程度……似乎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高?
他們為什麼要在距離太陽係差不多高達一光年的地方便開始減速?減速速率,差不多隻有幾厘米每平方秒的樣子?
他們的最高航速似乎隻有10光速的樣子?
10光速這個速度雖然驚人,但距離陳嶽其實並不遙遠。
陳嶽也一直在進行恒星際航行的技術積累。六十年前,他便向太陽係邊緣發射了一艘科考船,在探索太陽係邊緣環境的同時,也進行長航時加速發動機的可行性驗證。
截止到今天,它已經飛行了足足六十年時間。
在前二十年,它一直處在加速狀態,甚至已經將自身速度累積到了光速的4,也即一萬兩千公裡每秒。
前些年,通過布設在環太陽軌道上的十六台大型陣列天線,陳嶽還和與自己已經距離五萬億公裡——差不多052光年的樣子,還和它保持著聯係。
後來距離實在太遠,才斷開了聯係。
這次試驗表明,10光速的航速,對於陳嶽來說並不遙遠。他大概率也是可以做到的。
基於這種情況,陳嶽再次做出了猜測。
“或許……這個遠道而來的外星文明,其科技程度其實是和我差不多的?也僅僅是剛剛勉強能進行恒星際遠航的程度?”
後續,伴隨著更多觀測信息的到來,陳嶽愈發肯定自己的這個猜測。
“他們似乎采用的也是離子推進器啊……效率應該比我的高,具體高多少不知道,但應該不多,否則光譜應該不是現在這樣。”
綜合各種信息,陳嶽終於做出了決定。
“跑是跑不掉,那就留下!再說,他們也不一定就是來和我展開戰爭的。我隨機應變也就是了,實在不行,那就打!”
當然,戰爭是最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能和平相處,那當然最好。
尤其是,陳嶽此刻對於太陽係之外的事情幾乎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他不知道太陽係之外的文明們相互之間是否有關聯,是否存在聯盟之類的東西,也不知道是否存在所謂的文明準則之類的東西。如果存在,那準則又是什麼。
如果能和平相處,且從這個文明那裡知曉這些情報,那就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