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伴隨著這樣的片頭,很多影迷為之高興歡呼,為之傷心落淚,為之膽戰心驚……
“此片頭已經是經典。”一位記者說道。
“無數好電影鑄就的。”
“咚咚……”伴隨著電影開頭,優雅的聲音響起,電影開始了。
“羽毛?”
“這開頭?嗬嗬……”
一根羽毛開始出現在灰色的天空上,那樣隨著風兒飄逸,時而高時而低,音樂的旋律也為之不斷的變化。
看過《阿甘正傳》的都知道,優美的和旋,加上這根羽毛的飄逸,不由自主的,很多人的心安靜了下來,這就是鏡頭給予的魅力。
當鏡頭拉低,一副舊時代中國的風貌,出現在畫麵上。
“很熟悉的感覺。”有上了年紀的影迷說道。
“起碼這布局不錯。”
緩緩的,飄逸著,黃渤的鏡頭出現了,當羽毛落在他沾滿泥土的鞋子上的時候。
接下來的一幕是震撼的。
一個好電影,起碼最重要的是要有好演員,一個好演員是一部作品的脊梁。
“呃!這是?”
“厲害啊,黃渤這表情和演技厲害啊!”
“聽說黃渤為了這個戲,提前一個月到‘智障’醫院去揣摩,果然很形象,佩服啊!”
作為演員的一幫明星們,看到黃渤剛一出現,那種神態,那種動作,簡直叫絕了。
黃渤,活靈活現的展示了一個‘智障’人士的動作。尤其是‘扭捏’的身姿,以及手上的那種舉輕若重的感覺。
平常人撿起一根羽毛,不是這個樣子,隻有黃渤這種形態符合一個‘智障’人士的形態(再說一下,智障並非罵人和貶低,是指——智力有障礙的)。
畫麵開始展開,劇情開始呈現。
阿牛把羽毛夾在了書中,書中是一幅藍藍天空的畫麵。
那種動作的展現,有點顫抖的手,讓很多觀眾看的有點醉了。
“怎麼可以這麼像?演活了,上來就抓住了很多人的感覺。”有人心中想到。
一輛公交車過後,一位婦女走了過來,坐在了和阿牛一排的座位上。
“你好,我叫牛壯,阿牛,你吃巧克力了嗎?”黃渤的聲音出現了。
也是本片第一句台詞出現了。
很多人看的惠心一笑,顯然阿牛上來的動作有點突兀。
哪位婦女根本就不理他,看他,像看傻子一樣,而黃渤展現的動作,也越來越傳神。
“我很喜歡吃巧克力,我能吃到上百萬顆巧克力。”
“我媽媽經常說人生就像一盒各色各樣的巧克力。”說完拿起一塊放到了嘴裡,帶著嘴裡咀嚼的聲音,轉頭看向陌生的婦女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將會是什麼顏色。”
說完還煞有其事的,在那回味。
“噗嗤……”看到這的觀眾笑了,“很有意思啊!”
被這種氣氛帶動的笑了,也被黃渤的表現帶動的笑了。
黃渤的表現,單單這開頭不到四分鐘,就被很多人期待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