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門!
楊朝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陛下,當前要做的就是安排人將現在能做的都安排下去。河北道現在已出現旱情,現在開始挖水渠引水,再用滴灌來澆水,說不定今年的糧食還有拯救的希望。”
“賢侄說的對,朕現在就命人安排此事。來人,去給朕將司農寺卿李道通和大理寺少卿戴胄叫過來。”
李世民一拍大腿,對著殿外的內侍說道。
沒一會,李道通和戴胄便急急忙忙趕到。
“你們看看這封河北道的急報!”
李世民見他二人來的速度相當快,不由暗自點頭,將手裡的信函遞給二人。
李道通接過後一看,立馬麵色大變。
戴胄見他如此,湊上前去,頓時麵色沉重。
“陛下,這河北道大旱的急報傳到皇宮,想必那裡的災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了,還請陛下早點撥款賑災啊!”
司農寺卿李道通急忙說道,他也是李氏族人,和李世民乃是親戚,又是司農寺的主官,自然知道這旱災處理不好會對李唐江山帶來多大影響。
戴胄也在旁躬身附和。
“賑災肯定是要賑災的,你們先聽朕說完,這次的河北道大旱可能隻是個開始,後麵又可能會波及山東諸州和關內,整個北方都有乾旱的危險。而且,很有可能會有蝗災!”
李世民麵色嚴肅的看著二人,緩緩說道。
當李道通和戴胄兩人聽到有可能還有蝗災的時候,整個臉都白了,麵無血色。
“陛下,請恕微臣無禮,陛下是如何得知旱情會波及整個北方,還會有蝗災的?”
李道通緩了緩心神後,疑惑的問,他著實不敢相信。
李世民看了楊朝一眼,但是沒把楊朝的事情說出來。
“朕怎麼知道的你自不必問,朕把你二人叫過來就是負責探查旱情和蝗災以及賑災事宜。”
“李寺卿,朕命你司農寺從你這個寺卿開始,上上下下所有大小官員全部去北方各道州了解情況,一是看看地裡是否有蝗蟲卵,二是傳授新的糧食澆灌之法。如若真的有蝗蟲卵,督促各地官員安排百姓多養雞鴨鵝,應對蝗災。”
“戴胄,裴尚書年事已高,加上有病在身,朕現在命你暫代民部尚書一職,統籌河北道賑災糧款。著水利使、各地水利監察使、河道總管負責挖水渠、建水庫,以備不時之需。”
“另外,朕從內庫中拿出30萬貫充進國庫。你二人負責此事,若給朕辦砸了,你們就提著頭來見朕吧!特彆是戴胄,如若有貪汙賑災錢糧的情況,不管官員大小,朕許你先斬後奏之權。”
“陛下,微臣謹記!”
李道通和戴胄同時躬身領命。
隨後,兩人又向李世民詢問了各項措施的細節,期間楊朝也在旁做了補充說明。
待兩人全都弄清楚後,便匆匆告退。
李世民看著兩人離開的身影,不由的深深歎了口氣。
“也不知這些安排,能不能解決這場災難!”
楊朝看到李世民這幅樣子,搖搖頭笑了笑。
“陛下,放心吧,就算這些都解決不了,不是還有世家麼,世家積累的錢財和糧食夠受災的百姓度過這場劫難的,況且這不還有我呢!”
等過幾個月,他的係統空間會是現在的很多倍,想解決糧食問題,隻要有錢就行。
李世民聞言一掃內心的陰霾,暗自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