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那劍童三祿不解的言語順著微風斷斷續續地傳過來
“老爺,這老頭就是你常說的春秋劍甲李淳罡嗎?
怎麼看起來一點兒也沒有高人風範啊?”
“三祿,不許對李老前輩不敬!”
……
見到鄧太阿遠去,李淳罡長歎一聲。
江湖一代新人換舊人。
這江湖新劍神鄧太阿確實有望接過他身上的擔子為天下劍客繼續引領前路。
想到引領前路,李淳罡難得又有了教學的興致。
他伸出一根手指來輕敲那黃梨木劍匣,口中輕念一個起字。
那黃梨木劍匣竟是主動滑開,劍匣中的十二柄飛劍就如同受到不知名召喚般懸空排成一線,與之前鄧太阿列陣使出兵解時如出一轍。
接著李淳罡也不管徐鳳年有沒有做好學習的準備,直接自顧自說地說道
“劍術劍道一途,在鄧太阿出現之前,老夫以為自然是劍道更勝一籌。
而老夫的兩袖青蛇便是集劍道之大成者。
這非是老夫自誇,而是如今天下確實無人能做到兩袖青蛇般的劍道極致。
你學兩袖青蛇就等於學會了如今天下的所有劍道。
至於你小子到底能悟透幾分劍道,那就全憑你自己的造化。
就目前來說你的悟性還不賴。
但今日得見鄧太阿,老夫方知世間所有劍術劍道實際上都是殊途同歸。
劍術一途,若是臻於巔峰境界,也能如同洶湧江河奔東海般蕩氣回腸。
若是能將兩者結合,怕是能走出一條新的劍道。
老夫在想若是將其比作人之遠行,用術當作腳力,用道當作路徑,那麼這條路是不是就會變得更長?
隻是老夫如今雖明此理,但如今已經憑借見到入得陸地劍仙,若想回頭重新以術道合流,那便需要再度跌境。
這等勇氣,老夫雖有,但歲月不饒人,時間卻不能再等老夫了。
所以老夫隻能將此理告知於你,讓你銘記於心,希翼你有朝一日能打破劍道瓶頸走出一條真正獨一無二的路來。”
說完之後,那懸於空中的十二柄飛劍便突然以肉眼幾乎不可見的急速微顫,像極了鄧太阿手中的兵解秘術!
六十個刹那,一個刹那九百生滅!
李淳罡竟是憑借著自己對於劍道的理解,近乎完美的將情況模擬了出來!
隻是擁有照鏡之法的徐鳳年依舊能清晰的看出其中差彆。
道始終是道,術始終是術。
李淳罡模擬出來的兵解秘術,實際上還是那兩袖青蛇的應用。
李淳罡自然也知如此不行,他遺憾的搖了搖頭輕聲道
“落。”
十二柄飛劍緩緩落下,重新躺回到了在黃梨木劍匣當中。
接著李淳罡抬眼望天似乎在感歎著時不待我。
徐鳳年收起那黃梨木劍匣,向著老人背影鄭重承諾道
“老兄弟,我一定會走出自己的劍道來,這是我的承諾。”
聽見了徐鳳年的保證,李淳罡沒有言語,隻是重新坐回到了馬車之中,翹起二郎腿扣起了腳趾。
顯然心境已經好轉了許多。
輕吐一口濁氣的徐鳳年望了一圈周圍的大雪龍騎,沉聲道
“回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