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
北涼。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病。
這裡的一切之始似乎都開始於北涼。
那麼這裡的一切之終也會結束於北涼嗎?
齊陽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畢竟他在來這裡之前隻是個在上陰學宮做學問的老學究罷了。
論治國,他比不上張巨鹿,論開疆,他比不上徐驍、顧劍棠。
所以讓他來做一個修補匠為這個風雨飄搖的離陽修修補補還行,但再多就有些難了。
但他心裡確實有些話想說。
“王爺,天下分分合合乃是大勢所趨,無可避免,即使是那看似強盛的大秦帝國也會出現一世而亡的局麵。
就算是那國祚綿延了四百餘年的大奉朝也躲不過一朝分崩離析。
但若是追根溯源,王爺就會發現每一次天下出現大亂,都是因為那個王朝讓大多數人都失去了安全感。
老百姓所要的安全感很簡單,吃飽穿暖,有了這個念想,老百姓就會怕死,也就不想死。
但若是有一天連這個安全感都失去了,那老百姓還有什麼可怕的?
而當官的想要的也很簡單,無非是‘升官發財’四個字罷了,有著這個念頭在,他們就會拚命的往上爬。
但若是有一天,當官的發現他升無可升,財無可財,那他還想要更多該怎麼辦?
所以歸根結底,一個王朝若是滿足不了大多數人想要的東西,那麼就離大亂不遠了。
所以啊不管是當皇帝的,還是當王爺的,就算再吝嗇,也要去給所有人一雙鞋穿,彆讓天下人總覺得光腳不怕穿鞋的,由此心生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心思來。”
齊陽龍的這番話讓趙武恍然間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
齊陽龍的長言沒有正麵談及北涼,卻是字字不離北涼。
要給天下所有人一雙鞋穿,一個很樸素的道理卻是道儘了治國的關鍵。
誰說這齊陽龍是個隻會窩在上陰學宮做學問的老學究?
他趙武第一個就不同意!
如此深入淺出講出了大道理的齊陽龍當為帝師才是!
隻是如今的北涼王封無可封,賞無可賞,他趙武又能給其什麼鞋子穿呢?
總不能將他那個還沒有坐上的龍椅也拱手相讓出去吧?
那他趙武廢了這麼大勁走到這裡是為了什麼?
所以聽得齊陽龍一番言語的趙武躬身抱拳道
“請先生賜下對涼之策!”
涼策,良策!
齊陽龍撫著自己的胡子沉默了半晌後抬頭緩緩道
“王爺若是相信在下,那便放開漕運,將以往那些克扣了北涼的軍餉儘數返還,再給予涼地與廣陵一般的待遇。
如此底下人若是吃飽喝暖有了安全感,那自然不會再同北涼王一起顛沛流離以性命搏一個未知的未來。”
放開漕運?
聽到這四字的趙武隻感覺一陣頭大。
合著想要給北涼一雙鞋穿就要將其他人的鞋給換成草鞋?
漕運一事上下牽連有多大就算是趙武這個在兩遼領兵的皇子都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