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
去死好了?
聽見徐鳳年那囂張至極的話語王仙芝的臉上並沒有流露出絲毫憤怒之色,反而是有些走神。
自從他殺光了那群屍位裹餐的東嶽皇族坐鎮東海武帝城以來,他是有多久沒有聽見這種不自量力的‘豪言壯語’了?
他猶記得當初缺了門牙的黃老頭笑嗬嗬地說了句‘聽說你是所有江湖人的目標’。
而那西楚曹長卿初次登樓時對他說的則是“與前輩求個幾鬥風流”。
如今風頭一時無兩隱隱有超越李淳罡之勢的桃花劍神鄧太阿也隻不過是說了句“我有劍要問你”。
至於其他更多前來挑戰的人物,見到他王仙芝基本都是畢恭畢敬不敢有任何造次,偶有一些登樓之前還能有豪言壯語的後生在真正見到自己之後也就收起了所有銳氣。
因為他王仙芝雖然自稱天下第二,但實則便是此間江湖裡最高的一座山了。
這一點不久前飛升離去的李淳罡就能證明。
隻是這山巔,實在是太寂寞了啊。
他王仙芝確實累了,可他卻還沒想死。
徐鳳年的指玄境確實打磨得不錯,所以他王仙芝敗了。
但在指玄境敗了又如何?
他王仙芝從來就不是如李淳罡那般一出世便境境無敵之人,他王仙芝在坐鎮武帝城之前敗過很多次,多敗一次又如何?
這些失利隻會讓他王仙芝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變得更為強大,將此間江湖的真正山巔再拔高一籌!
因此現在麵對大膽到敢走到他麵前要他去死的徐鳳年時,王仙芝隻是平淡地點了點頭。
想讓他去死,那麼你徐鳳年便試試看吧。
咧嘴一笑的徐鳳年將嗬嗬姑娘交給身旁的薑泥,然後向著倒下的軒轅青鋒招了招手將其撈了過來後,不緊不慢地卷起了袖子,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王仙芝走去。
見到向自己走來的徐鳳年,王仙芝吐出一口舊氣再深吸一口氣機,讓自身氣機重新流轉起來。
接著緩緩抬起了雙手,再將雙拳握緊的王仙芝心中少有的出現了一種興奮感。
麵對劍開天門的李淳罡時,硬抗了開天一劍的他大約用了九成力。
麵對神出鬼沒的少女殺手時,他隻用了兩成力便輕易接下了各種角度刁鑽的刺殺。
麵對紫衣攔江的徽山軒轅青鋒時,那虛假的大天象之力也隻讓他用了三成力。
最後得證佛門大金剛的無用和尚劉鬆濤,他王仙芝也不過是隻用了五成力罷了。
現在徐鳳年既然已經吸納了高樹露留給他的天人體魄,又走了春秋將佛道兩境推至了,還有了決死之心,身上又有北涼氣運可用,那麼這一次他王仙芝總算是能傾力而為了吧?
這種可以真正放手一戰的感覺才是他王仙芝期待了無數年的東西。
山巔風大,隻容一人,也太寂寞了。
抬頭望向走來的徐鳳年,王仙芝也同樣向其大踏步而去。
今日不止分勝負,還要分生死。
所以你來我往,你死我活。
就這麼簡單。
……
近日來有一則消息在這天下間傳的越來越甚囂塵上。
消息說那位終於離開了武帝城的武帝王仙芝是為了殺那作惡多端的北涼世子殿下而去。
早先在太安城裡屠戮國子監太學生的北涼世子殿下早就被以太安城國子監為首的士子集團口伐筆誅的名聲都要爛了。
所以聽聞這則消息的大多數人都是拍掌稱快,恨不得這位無視律法、草芥人命的北涼世子殿下早日魂歸地府,省得還要留在人間遺毒萬年。
要說對這則消息笑得最開心的還當屬陪同武王趙武一同前去廣陵平叛的太安城守門人柳嵩師了。
作為京城白衣案唯一還幸存著的‘餘孽’,柳嵩師清楚的明白徐鳳年一定是不會放過他的。
所以不管是他放棄了太子趙篆選擇了武王趙武,還是如今陪同武王大軍一同去廣陵平叛都隻是為了一個目標——從徐鳳年手上活下來。
但沒曾想這北涼世子殿下竟然不知為何招惹到了那在東海武帝城坐鎮的武帝王仙芝。
這對於一直擔憂徐鳳年尋仇的柳嵩師來說無疑是個最好的消息。
徐鳳年能擋下天人,能擋下高樹露,能避過那絕世凶劍,但柳嵩師真不覺得徐鳳年還能敵得過天下無敵的武帝王仙芝!
作為老一輩的江湖人,柳嵩師是十分清楚王仙芝的可怕之處的。
這王仙芝雖然口口聲聲稱自己隻是天下第二,但這麼多年來那空懸已久的天下第一可從未有人坐得上去。
而且太安城之所以會將那被封印的高樹露身體搞來,實際上也是因為怕這江湖第一的武夫會喪心病狂地學那曹長卿一般進太安城。
甚至於離陽在武帝城周邊安插的趙勾諜子可一點兒也不比安插在北涼的更少。
這些事足可見離陽對於這位東海武帝城武夫的忌憚。
現在,這東海武帝總算不是離陽的問題了,而是那北涼世子殿下該頭疼的存在了。
想到這裡的柳嵩師就不自覺地露出了笑臉來。
舒服,實在是太舒服了。
還有什麼比自己仇敵被其他人殺死更令人舒服的事呢?
隻要徐鳳年死了,那麼肉眼可見的便是他柳嵩師能活到下一個百年,甚至努努力指不定也能證個小長生也不一定。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那北涼世子殿下徐鳳年必須得死!
略微思考了一番的柳嵩師雖然覺得徐鳳年絕無在王仙芝手下生還的可能,但他為了以防萬一仍舊是向著武王請命道
“王爺,北涼之事關乎離陽興衰。
所以為了避免事態失衡,臣願前往一觀,以便早作準備。”
聽到柳嵩師請命的趙武若有所思地看向了這位守護了王朝近百年的老人。
京城白衣案之時他還年幼,但也不是沒有聽見過風聲。
如今細細想來,當年那些人似乎都已經被那北涼世子徐鳳年一個接一個的殺死了,就連他父皇也難以逃脫死亡的命運。
而當年的這群人裡似乎隻有這柳嵩師逃過一劫。
那麼所謂的‘怕事態失衡’隻是柳嵩師的托詞?
柳嵩師實際上是想去確保那北涼世子死得不能再死?
意識到這點的趙武本能地想要拒絕柳嵩師,即便他和徐鳳年有著私怨,但他也不是蠢人,明白如今離陽王朝還需要靠北涼來抵擋北莽。
但趙武轉念一想,如今徐驍還在,就算徐鳳年死了也無傷大雅。
畢竟死於江湖的徐鳳年跟他們離陽有什麼關係?
徐驍再憤怒也不過隻能再來一次馬踏江湖罷了。
到時候北莽來襲還不是乖乖地要替離陽鎮守西北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