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
眾將看著與之前傳聞中廢物世子截然不同的徐鳳年,心裡已經隱隱發生了改變。
就光從剛才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徐鳳年絕不是什麼頭腦一熱就昏招頻出的廢人,反而是在一切未開始之前就已經未雨綢繆了。
比如這武林盟主一事,又有多少人知曉這背後實際上有著北涼的運作?
他們雖然沒有聽說過這武林盟成立一事,但他們確實知道劍州有那與龍虎山隔江而望的徽山。
畢竟當初徐驍馬踏江湖之時,他們可是差點就踏平了那座姓軒轅的徽山。
隻是沒曾想時過境遷之後,那徽山竟然與北涼放棄了仇恨,反而在私底下合作了起來。
這中間的彎彎繞繞多半就與目前坐在主位上的未來北涼王徐鳳年有關。
那徐鳳年是廢物嗎?
顯然不是。
現在眾人算是知道為什麼燕文鸞不發表任何意見了。
顯然上次世子殿下去過幽州之後,燕文鸞已經明白了世子殿下確實擔得起北涼王的位置了。
否則的話以燕文鸞在春秋之時立下的累累戰功,何須慣著徐鳳年這個對他們來說隻算是毛剛長齊的年輕人呢?
現在邊軍遊弩手中馬上就有江湖高手的補充,那麼很快北涼就能在邊境刺探情報的戰爭中勝出。
占據了情報先手的北涼自然也就能對北莽的攻勢做出最為正確的應對,從而以少勝多!
換句話說,徐鳳年這位未來的北涼王隻要能真如承諾般所說拉來那些江湖高手,那麼徐鳳年就等於有了大大的軍功!
但想憑借此功做北涼王還差了點,可若是之前大將軍徐驍所說都為真,那麼這北涼王的位置確實非徐鳳年莫屬。
能與徐鳳年在這個位置爭一爭的也隻有那位在春秋立下不世之功,現在遠赴蜀地的蜀王陳芝豹了。
可陳芝豹既然當了蜀王,那這北涼王也隻有名正言順的徐鳳年可以擔當了!
作為武將,這些北涼邊軍將領們心中並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
眼下既然確認了徐鳳年有領導他們的能力,那他們自然就不會再多說什麼。
就像徐鳳年說的那樣,一切都需交給時間來證明。
唯有時間和戰火才能檢驗眼前人究竟是不是個合適的北涼王!
……
在北涼王府確認了徐鳳年即將即位北涼王之後,整個北涼軍伍就開始了大規模的調動。
大量的步軍、騎軍都開始往邊境聚集。
除了為了防止北莽南下以外,更是為了見證新涼王的加冕。
在北涼倒馬關外的葫蘆口處,由墨家巨子們親自指揮建立的校武台在短時間內就拔地而起。
而與校武台相距三裡路的東西方向又各有一座氣勢非凡的閱兵樓。
這兩個閱兵樓以文官、武將作為劃分,就像是廟堂大殿的佐輔重臣一般。
不過北涼雖然尚武,但這閱兵樓文樓卻是特意高出了武樓一層,有六層之高。
此舉讓那些被徐鳳年帶回來的西楚讀書人心底對於北涼的認同更深了一分。
誰說亂世之中隻有武將有用,他們這些殺不了雞的文官就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