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了點頭之後,李林就繼續處理自己的其他事情了,關於這篇報道的影響力,李林是很不在乎的。
其實當這個記者在寫這篇報道的時候,公子的眼線就已經注意到了這件事情。
在這一篇報道表之前,他們就已經悄悄地做了手腳。雖然說有相當數量的布,可是並沒有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清晨一早,李軍拿著當天最早的報紙,來到了李林的辦公室中。
“李先生,您看這份報道你滿意嗎?李林剛剛看了一下還差不多。”
從李軍的手上接過報紙,李林看到了以自己昨天的那個題目所擬的對自己個人專訪的報道。
在這篇的報道之中,很多內容都是誇大出來的,而且李林這個從美國回來的身份,被特彆的強調。
笑了笑,李林將這份早報放在一邊“行啦,這件事情就已經成了。”
李軍有點不明白,隻是單單的這一個報道,會有什麼影響力呢!
“李林看您還是要多在外麵走動才好,不然之前的那件事情對您還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那個報道對您是有負麵影響的。”
站在旁邊的李軍,很善意的提醒到李林。
抬起頭了,李林緩緩地說“很多事情沒有必要刻意去做,在不經意的幾個動作之間就會把事情輕易地化解掉。”
對於李林所說的話,李軍是很不讚同的,但是他現在作為李林的助手,隻能是李林說什麼他自己聽什麼。
當然,根據李林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輿論的形勢馬上會劃轉的,他那個的身份不會讓大家有所懷疑。
果不其然,在這一篇報道布不久之後,就有很多宣傳部門開始宣傳李林作為一個回國的美籍,能夠參與家鄉的建設,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
在這件事情報道之後,李林得以跟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有商業上的交流。在這樣的交流會上,李林的身份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而在公子這邊,卻是每天不斷的催促著教授的工作。
因為他所謂的成功,已經是近在眼前了,能夠找到替代的新能源,就是他能夠組建物聯網的最後一個關鍵步驟了。
在公子的催促之下,教授每天是馬不停蹄的在運轉著物聯網。
“老教授,今天的進度可是有點慢了,如果再這樣下去,李林該什麼時候才能見到真正成功的那一天。”
一旁的教授聽到公子這樣說,他整個心中也是不淡定的,因為這樣的原因確實是存在的,他這一段時間已經是拖了很多東西了。
在李林走之前,他特意找過教授的,把這個消息告訴過教授。
而教授也告訴了李林自己的想法,就是自己能在這裡拖多久的時間就拖多久的時間,讓李林在那邊想辦法,不能讓公子將這件事情做成。
可是現在每天在公子的監督之下,教授的進度不能放得太慢,否則他和他的家人都會受到威脅,這樣子又是教授不想看到的。
“你不要再催了,這個項目本來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你讓我用這麼短的時間來做成萬一之後項目出現什麼問題誰來負責!”
如果原來聽到這些話,公子還是會相信的,可是到了這個時候,教授再說這些威脅的話,公子是一概都不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