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陪我去種田!
小姑娘們知道今天劉大壯要來教她們化妝是非常開心的!
可這等了半天也沒見到人來,小姑娘們又開始憂心了起來。
莫不是劉師傅不願意教他們吧?
想到被劉師傅教的的其他兩個東方閣,客人絡繹不絕。
小姑娘們就一陣的發慌,好在等到楊秀麗懷表到達十點的時候,劉大壯終於步伐穩健的走了過來。
不過他的眼底下卻帶著重重的黑眼圈。
見劉大壯這般模樣,楊秀麗有些擔心道“劉師傅這是怎麼了?”
劉大壯搖了搖頭道“謝謝老板關心我沒事兒,就是昨天晚上回家太高興了。”
聽到這話,楊秀麗點了點頭,雖然想要調侃劉師傅一番,但是想到現在是古代社會,她便壓下了調侃的意思,和劉大壯友善一笑後便朝開始活,忙碌她自己的事。
時間往往過得很快,劉大壯估算了一下日子,發現今天是接兒子回家的日子。
想到家裡那兩個兒子,劉大壯神情頓時柔和了下來。
等到他將店裡的所有一切全部忙完之後,他想著今天可以雇一輛馬車將兒子們全部接到城裡來,然後今天好好的帶他們去吃一頓好的。
至於現在還在小於村的劉周氏,劉大壯下意識的對她的存在產生了回避。
最起碼現在他還不想當著兒子們的麵,和她發生劇烈的爭吵,而後從而破壞他們母親在他們心中的印象。
劉大壯雖然不讀書,但也知道這種事情的嚴重性,所以他準備將兒子接回來,而後等到這次大沐休結束再和劉周氏討論這一次和離的事情。
沒錯,即使這件事是他夫人先出的軌,可劉大壯依舊為了保全劉周氏的顏麵,選擇與劉周氏和離,而不是一直休書。
他並不想將這件事情鬨得滿城風雨,然後讓劉周氏陷入人人唾棄之中。
畢竟夫妻多年,劉大壯對於劉周氏就算沒有愛情,可親情還是在的。
到了學堂之後,劉大壯前往學堂找尋自己的兒子,卻發現兩個兒子全部已經被接走了,這讓劉大壯感覺很驚訝,於是他趕忙攔住學校的老師。
“先生不知道我的兩個兒子劉青雲和劉之誌二人是被誰接走了。”
劉大壯攔住的這個老師正是負責劉青雲和劉之誌二人的老師。
往日裡他對這一個憨厚老實的漢子一直很有好感,但今天他看到劉大壯後,眼神之中卻閃現過不懈的目光,隨後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劉大壯被老師這個舉動弄得一愣,隨即有些無奈,難道是剛剛自己的動作太過無禮,惹惱了老師,導致老師不願意為他解惑。
可往日裡老師對任何人都彬彬有禮,即使有人不小心觸怒了老師,但老師也絕對不會做如此姿態。
就在劉大壯納悶於老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一個和劉大壯往日教好的學院,雜工一臉詫異的看著劉大壯。
“你怎麼來了?”
劉大壯看著與他較好的老周,臉色再次熱情了起來。“是這樣的,我來接我家老大和老二……”
劉大壯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老周直接打斷了。“你來接你兩個兒子?你夫人不是說你拋妻棄子,不要他們了嗎。”
聽到這話,劉大壯的臉色立馬僵硬了起來。
“你說劉周氏說我拋妻棄子?”
老周點了點頭,“沒錯啊,難道你不知道嗎?她可是把這件事情宣傳得沸沸騰揚揚!”
此番交流下來,劉大壯臉色頓時黑如鍋底,他完全沒有想到那個女人居然會如此的不要臉。
想到自家兒子對這件事情完全不知道,在想到此刻劉周氏那副不要臉皮的嘴臉,劉大壯連忙朝家走去,唯恐劉周氏對二人顛倒黑白。
與此同時,劉青雲和劉之誌回到家中之後,看著母親那哭哭啼啼的樣子,皆是滿臉心疼。
在他們心目中母親一直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女子,雖然沒有太大的文化,但這輩子儘心儘力,從未做過什麼對不起家裡的事情。
現在父親居然要拋棄母親,這對學習了聖賢書的二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其中以劉青雲受到的影響最大,他憤憤不平。
“母親莫要哭泣,等到孩兒將來考取功名,必定為母親爭個告命來讓父親後悔今日的決定。”
劉之誌雖然也疑惑父親為何會這般,但也對著母親點頭道“是啊,母親不用擔心,孩兒將來也一定會有出息,讓您過上好日子的。”
得到兩個兒子的保證,劉周氏感動的眼淚汪汪,同時心裡又有些得意。
果然兩個兒子還是最親近他的,他不過是在他們麵前稍微說了一下劉大壯的壞話便得到兩個兒子的鼎力支持。
看來接下來的計劃是可以繼續執行下去了。
想到這裡劉周氏沒忍住,露出了一個笑容,不過好在這個笑容,在兩個兒子的眼裡是欣慰的笑容,他們也並未起疑,反而心疼的拍了拍劉周氏的肩膀。
裡正看著劉周氏三下五除二便將兩小隻糊弄過去的樣子,眼神之中閃過詫異,不過他也並未太過驚訝,畢竟這兩小隻從小就養在劉周氏的身邊,親近劉周氏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到兩個兒子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之後,裡正和劉周氏兩個人鬼鬼祟祟的聚在了院子的角落。
劉周氏臉上帶著憂心忡忡的說道“裡正,你確定那劉大壯會接受我們二人的敲詐。”
裡正肯定的點了點頭。“劉大壯要想要兒子的話,肯定會接受我們的敲詐!畢竟他還指望著兒子給他養老呢。”
聽到這話劉周氏神色定了定,可隨後臉上還帶著不自然之色。“如果到時候劉大壯將我們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告訴了老大和老二,那你說老大和老二會不會叛變。”
聽到這話裡正有些嘲諷的,看了一眼杞人憂天的劉周氏道“你要知道先入為主,你已經提前和他們二人說了這件事,那他們斷然會隻相信父親不要他們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