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隔壁院兒裡的二大爺又在打孩子了。”其中一位年輕人聽著從隔壁傳來的聲音猜測到。
對於這個回答,眾人一點兒都不覺得奇怪。
二大爺對幾個兒子的區彆對待附近的住戶幾乎都有所耳聞,想想剛才發生的事情,大家也大概都明白了這是為什麼
無外乎是在外麵受了氣,回家打兒子出氣罷了。
“可憐呐”一位大媽忍不住搖搖頭,有些憐憫地說道。
“誰說不是,那兩個孩子攤上這麼一個爹也真是造孽啊”想到前兩天看到那倆孩子躲在角落裡互相上藥的場景,縱使是再冷漠的人都忍不住生出一絲憐憫之心。
“我家那孩子也是夠淘氣的,但長這麼大我都沒舍得動過他一根手指頭,孩子該教育是得教育,可也不是這個教育法呀,再說了,我看那劉家老大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說話的人滿臉的悲憫。
對於她這話,其於幾位大媽表示無比讚同,更是有人附和道“那劉家大兒子也是個心狠的,能眼睜睜的看著兩個弟弟被打。”
“我估摸著那位二大爺要是一直這樣,老了估計可要受罪了。”趙大爺插了一句,他無意見到過那劉家大兒子眼睛中對於自家父親的排斥,總覺得他不會在家裡待太久。
對待孩子最忌諱偏心,可以沒有,但是絕對不能光給一個人。
要知道這些個事兒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兒子都不願意留在家裡,另外兩個被從小這麼對待的兒子又怎麼可能會孝順
他總有一天會因為自己的行為遭到反噬。
可惜張宇不是趙大爺肚子裡的蛔蟲,不知道他此時的想法,不然恐怕會給他豎起大拇指,說他一句料事如神。
可不是嗎
那劉家大兒子隨嶽家一起離開了京城,二兒子和三兒子身體力行的給大家展示了什麼叫做“父母不慈,兒女不孝。”
聽到趙大爺的話,現場氣氛一時間有些凝滯,大家頭一次開始審視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是太過激烈了。
有覺得自己以往做的過了一些,反思著以後是不是要對孩子好一點。
怎麼說呢,誤打誤撞之下,隔壁院兒裡二大爺打孩子的事情倒是讓他們院兒裡的孩子受益良多。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受益,就比如某個手賤的熊孩子。
張宇眼看著齊剛將蚯蚓塞進了他爹的茶缸子裡,還沒來得及提醒,齊剛他爹就將水喝進了肚裡。
喝完之後,臉上露出了一副不解的表情“今天這茶味道怎麼不對呀”
聽了他的話,旁邊的人笑著開口“這個時候有口茶喝就不錯了,茶還能有什麼對不對的你要是不喜歡喝就給我,我上次專門兒排隊都沒有買到,你可彆身在福中不知福。”
說話的人沒有彆的愛好,就喜歡喝個茶,隻是很可惜這個年頭茶不好買。
眼見著齊剛他爹有茶喝還那麼多計較就微微有些眼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