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規劃,張宇當下就恨不得立馬行動起來。
不過心裡雖然急切,但明麵上他還是能夠把持得住的,慢悠悠的繼續往家走。
這邊方才走到大門口,就聽到院兒裡麵鬨哄哄的,往裡一探頭,就與背著人往外走的周家大哥打了個照麵。
周家大哥根本沒空和張宇打招呼,背著人急匆匆的往外跑,在他後麵,周大爺推著個自行車,大喊“騎自行車去騎自行車去”
張宇稍微愣神兒的空隙,他們已經走出了大門。
張宇隨手扒拉了一個熟人,問他們這又怎麼了,然後就得到了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答案。
原來周大媽今天買魚回來之後,就跟同院的趙大媽換了塊豆腐,然後興致勃勃的給閨女做魚肉豆腐湯。
熬的過程挺順利的,湯也奶白奶白的。
因為心疼閨女,湯還沒熬好,周大媽就提前給閨女盛了一碗出來,還特意給閨女放了兩塊魚肚子上的肉。
而周大媽她閨女在外麵雖然很厲害,能夠一抵二,但也頂多能讓自己吃個六七成飽。
當然在這個年代能吃六七成飽就已經不錯了。
不過外麵的六成飽和家裡的六成飽還不一樣呢,他們這一幫熱血青年跑到鄉下,沒兩天就都後悔了,直接被繁重的農活壓趴下了。
而能下鄉到京城附近的知青家裡多少都是有些關係在的,家裡條件都不錯,幾個知青平日在家就沒怎麼做過活,家裡有長輩包攬一切,也很少需要他們做飯。
這就導致了,初下鄉那會兒,一幫知青根本不會做飯,做十回飯能糊鍋六次,剩餘四次不是水添多了,就是沒煮熟。
最後還是大隊長看不下去了,安排了村裡的老太太教他們,磕磕絆絆之下,幾個知青這才算是學會了做飯。
但是要說能做的多好吃,那就不用想了,能把飯做熟就不錯了。
所以彆管周大媽她閨女再怎麼厲害,吃的也就那樣,畢竟她也要和大家一起吃,搞特殊什麼的就不用想了。
吃了這麼多天自己和一幫知青做的飯,昨天又受了罪,因為又吐又瀉的原因,肚子裡現在那是一點兒東西都沒有了,早餓的不行了,看著親娘端來的魚肉燉豆腐,當下就有了胃口。
就吃的稍快了一些,然後就被魚刺給卡到了。
好家夥,卡住之後這翻折騰啊
先是喝醋,試圖把刺軟化了,不行
然後又用饅頭往下咽,也不行
又最企什麼法子都用了,那根刺就是卡在喉嚨裡,出出不來,咽又咽不下去。
眼看閨女越來越難受,周大媽也急的不行,看見下夜班兒回來的大兒子就像是看到救星一樣。
周大哥一聽妹妹被魚刺卡了喉嚨,當下背上她就要往外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