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看了一眼飯盒裡麵的雞湯麵,點點頭:“可以吃。”
轉過頭離開的大夫,心中不自覺的想起了那份雞湯麵。
心裡忍不住念叨著,國營飯店今天居然有雞湯麵,待會下班就去國營飯店吃吧。
看著張宇帶回來的飯,兩個孩子的家屬感念他想的周到。
拒絕了他們給錢的動作,張宇將兩個飯盒遞給他們,讓他們先喂孩子。
隨後交代了一下自己打聽到的情況:“醫院這邊有食堂,左邊那幾間平房就是醫院食堂,早餐一般6點~8點之間,中午11點~下午1點,晚上一般從5:0左右就結束了,你們要是打飯的話,注意著點時間,儘量早去會,晚了就沒什麼好飯了。食堂裡麵有爐灶可以租借,你們可以自己開火,醫院大廳拐角那邊,有水盆和熱水壺可以租借,不過需要付押金。還有……”
聽著張宇的囑咐,兩個孩子家屬不停的說謝謝。
張宇開口打斷了他們的感謝:“大隊那邊還要用拖拉機,天不早了,咱們得趕緊回去,你是準備都在這照看孩子,還是怎麼著?”
幾個家屬商量了一下,二毛爹主動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家裡還有事情要忙,我打算先讓他們娘回去,我和小胖奶奶在這裡照顧兩個孩子。正好孩子的東西啥的都沒拿,他們回去也能收拾收拾,給孩子準備些換洗衣服,等到後天再過來跟我們換一下。”
二毛娘點點頭,同意了自家男人的說法。
不是她不心疼孩子,也不是她不想陪著孩子。
隻是他們家不止二毛一個孩子,就算是再心疼二毛,家裡也需要個大人照顧,總不能為了二毛一個孩子把其他孩子都扔在家裡不管吧。
再說家裡不光有孩子,還有雞和豬呢。
前兩年年景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緩過來一點,她咬咬牙,才決定養隻豬。
養那頭豬的糧食,都是一家人從牙縫裡省出來的。
一家老小就指望著過年的時候把豬賣了,能夠掙兩個錢呢。
家裡最大的孩子也才10歲,二毛娘實在不放心家裡的豬和雞交給幾個孩子。
張宇隻吃了兩個包子,稍微墊吧了一下,然後把剩下的東西全部留給了,在醫院陪護的兩名家屬。
張宇開著拖拉機突突突的來,又開著拖拉機突突的回。
回到大隊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
一進大隊,就被人圍住了。
大隊長率先問道:“孩子怎麼樣了?”
得知孩子沒什麼大事,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白天因為得使用去醫院,耽誤了澆地,所以晚上得補回來。
張宇直接開到距離地最近的一處水井旁,車子一停穩,幾個拖拉機手便迫不及待地忙活了起來。
他們在張宇的指導下,將水泵重新安在了拖拉機車頭上,連接好管道,重新啟動拖拉機。
親眼看著水流順著管道噴湧而出,縱使這兩天已經見過好多次了,村民們仍忍不住的歡呼。
看著水流順著管道流入地裡,滋潤著乾涸的土地,大隊長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拍拍張宇的肩膀:“小宇,你今天也折騰的不輕,趕緊回去休息吧。”
張宇也沒過多的推辭:“行,那大隊長我就先回去了,要是有什麼事兒,你們再去找我。”
“行,行行!你趕緊回去休息吧。”
張宇回去的路上,一路都有人和他打招呼。
而就在他走後,盯著水流的村民一臉的羨慕。
“謝鴻光那老小子以後可要享福了。”
“誰說不是呢,你說謝鴻光那老小子上輩子積了多少德,他那幾個孫子,也都個個有出息。”
說起謝鴻光那幾個孫子的時候,眾人更加羨慕了。
“你們說人家這孩子咋教的,都不用家裡幫忙,就能當上公社的乾部。”
“哎!這就是命吧,我為了家裡那幾個臭小子費了多少心,砸鍋賣鐵的供他們上學,到現在還不是一事無成,隻能在地裡乾活。”
這話一出,旁邊的人沒忍住白瞪了他一眼。
“你這話說的就虧心了,你家孩子還不好,那我家那幾個不得扔啊!”
“就是老五你知足吧,你家那幾個孩子已經不錯了。個個都肯乾不說,還孝順,現在又被挑著做了拖拉機手,以後的好日子在前麵呢。”
被喊做老五的老人忍不住笑了。
“彆那麼說,他們也就隻會乾些賣力氣的活。”
“那還不行嗎,隻要踏實肯乾,日子總能越過越好的。”
眾人聊著聊著孩子,就忍不住聊起了受傷的小胖和二毛。
“也不知道那倆孩子現在咋樣了,二毛腿傷的那麼厲害,骨頭都出來了,以後會不會留什麼後遺症?”
此話一出,原本樂嗬嗬的氣氛一下子就凝滯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湊過來的大隊長也跟著歎了口氣。
“說是開刀把骨頭安回去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恢複好。”
眾人被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來的大隊長嚇了一跳。
“你啥時候過來的?”
被嚇到的人忍不住抱怨道:“老頭子我年紀不小了,可經不住你這麼下,嚇。”
大隊長:“我一直在這裡待著,你們沒看到我賴誰?”
看到大隊長,就有人關心的問道:“大隊長,你知道倆孩子什麼時候能出院嗎?”
大隊長搖搖頭:“不知道,這得看兩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了,不過倆孩子還小,骨頭長得快,應該待不了多久。”
眾人點點頭:“希望兩個孩子沒事兒。”
說起這個,就有人想起那些陷阱了。
“你們說這是哪個王八犢子辦的好事?”
“誰知道呢?遭瘟的東西,他這麼做也不怕遭報應。”
一說起挖陷阱的人,眾人心頭的氣不打一處來。
“你們覺得會是誰呀?”老五小聲問道。
眾人琢磨了許久,也猜不出來究竟誰會這麼做。
“想不出來,不過應該不是咱們大隊的。”一直沒有出聲的老支書突然開了口。
眾人齊齊的看向他:“老支書你咋知道?”
老支書磕了磕手上的煙袋,解釋道:“咱們村沒什麼外來戶,除了本家之外,剩下的那幾家也都過來很久了,大家都知道村裡的規矩,也都知道違了規矩的後果,不可能會為了點吃食冒這個險。而且那麼些陷阱,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挖出來的,我也過去看了,那些陷阱都是最近才挖出來的,可咱們村除了幾個老夥計,其他人天天都得上工,工分冊上都能看出來。
我剛才去查了村裡的工分冊,村裡最近彆說是壯勞力了,就連婦女都沒有人請假的。
彆說什麼下工了挖的,不說西山有多危險,就光說從村裡到半山腰的距離,來回得多長時間你們算了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