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駁三分論
三分天下乃是劉備集團自諸葛亮出山後,始終堅持和貫徹的方針。其核心便是劉備以益州、荊州為基,三麵出兵。
一路走漢中攻涼州、關中,一支輔軍走上庸三軍,可南北支援。一大將率荊州之軍,北伐宛城、威逼中原。
而東吳襲擾徐州、淮南之地,使得曹魏無暇西顧,首尾不得呼應。
此刻居然有人公然質疑此戰略方針,不由得讓群臣想看看是何人膽敢如此狂妄,公然質疑軍師出山之時的戰略。
來人身著武將衣冠,麵色卻無比年輕。有相熟之人立刻認出,此人便是大王新封神武將軍,馮習馮休元。
“休元此言何意?”
劉備也是被馮習的話吸引,帶著幾分探尋的目光看向馮習。劉備也隻是和諸葛亮對於出兵方向有所分歧。馮習倒好,直接否決了三分戰略,即使劉備也有些吃驚。
“無知下將,軍師高略你也敢質疑?還不速速退下?!”
馮習還沒來得及回話,一旁就跳出來一個留著山羊胡的文官指責自己。
“閣下是?”
馮習自然不認識,出於禮貌還是詢問了一句。
“我乃尚書楊儀。此乃商討軍國重事之地,豈容你一無知小將在此大放厥詞?還不趕快回到隊中!”
馮習一聽這人是楊儀,也是忍不住“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你……有何可笑!”
楊儀素來瞧不起軍中之人,此刻被馮習笑了一下,像是受到奇恥大辱一般,麵色通紅。
“無他,軍國大事,武將為何不能商談?莫非楊尚書覺得武將沒有看法?若是天下之事都是幾個書生窩在房中誇誇而談就能解決,怕是也不會有董卓、曹操之輩了。”
馮習諷刺了楊儀幾句,看對方氣的甚至都想上來動手了,也是不再理睬楊儀,繼續自己之前所言。
“昔日軍師製定三分之策之時,便是主公占據荊、益二州,方可三麵出兵,北擊曹魏。此刻我等已是困守川中,無力三路並進,此乃其一。
按軍師所想,東吳必定深明大義,知曉唇亡齒寒之理,能與吾等同心戮力,共抗曹魏。之後我等可再各憑本事,圖謀天下。
然敢問軍師,吳侯數次行事,可謂深明大義否?此乃其二。
此兩點已經足以證明,我等目前不宜再按三分之策行事,尤其是吳侯短見,無法遠謀。對我等更是步步相逼,因此竊以為不能將吳侯視為我等戰略之關鍵。”
馮習洋洋灑灑幾句話,就已經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完畢了。
在現代大部分人看來,季漢的外交就非常的畸形,對待曹魏可謂不共戴天,誓死抗爭。對待東吳卻步步相讓,甚至最後夷陵之戰後還是季漢主動求和。
馮習作為後來人,可不會這麼慣著孫權。
“馮將軍之言頗有道理,但為大局著想,聯絡吳侯共抗曹魏乃是必然之舉。我等之力恐難以獨抗曹魏。”
諸葛亮不急不惱,也是轉過身來和馮習對答。
“敢問軍師,吳侯抗過幾次曹?